封面新闻记者刘宇阳
随着中小学期末考试的结束,中小学生开始了寒假模式。很多家长开始考虑是否给孩子报辅导班。1月26日,成华区公布最新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并提醒家长,如确需利用假期参加校外培训,请以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和身心成长特点为出发点,不盲从、不跟风,理性对待和选择校外培训。在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确实需要了解以下关键信息。
1.选择正规的校外培训机构
正规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持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并同时持有《工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证照,并在培训场所显眼位置公示证照。
2.远离非法校外培训机构
教育培训只能在持有注册地址与实际学校地址一致的校外培训机构后进行,《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不能代替办学许可证。
非法无证培训机构存在诸多隐患。一旦资金被抽走,学生受到侵害,发生纠纷和安全事故,权益得不到保障。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要盲目相信培训机构或个人的招聘广告和口头承诺,远离非法办学,避免权益受损。
3.防疫体系是否到位
最近,疫情在全国各地爆发。检查培训机构时,要检查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到位,门是否检查温度和亮码,是否配备足够的防疫物资,是否消毒通风等。
4.签署培训协议,索要账单
家长在与培训机构签订标准化培训服务协议前,必须认真阅读并充分理解培训合同文本。缴费时请索要票据,查看票据是否加盖与办学许可证名称一致的新鲜印章,保管好合同和票据,以便发生纠纷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5.不要支付一次性的长期费用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压力、主办方管理不善等原因,各地频频出现部分机构收取服务费后突然停止运营的现象,给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给家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支付费用时,家长不应该一次支付超过3个月的费用,因为机构会提供折扣、送课等优惠措施。
6.保持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国家严格禁止培训机构聘请中小学在职教师兼职授课,禁止组织或者变相组织与中小学生招生挂钩的学科水平考试、竞赛和测试活动。
一些不良组织或个人通过发放广告传单、给家长打电话、设置微信群、推送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方式,组织招收尚未毕业的小学生、初中生。并诱导家长带领孩子参加考试和培训。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旦被采纳,将有费用奖励。举报微信关注:ihxdsb,举报QQ: 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