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年轻人用微信赚3000万 如何利用微信赚钱方法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胡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些新名词,比如修仙、城市限定版、DM(游戏主机),都被热爱剧本的Z世代带火了。

剧本杀起源于欧美,是以情节为核心,围绕情节展开的逻辑推理游戏。在游戏中,玩家扮演剧情中的角色,模拟相应的剧情,最终探索真相。一个剧本通常需要2到4个小时来完成,有6到10个参与者。以一线城市北京为例。88元的客户消费从388元不等。

天空调查数据显示,仅2020年,中国就将新增3200多家杀剧本相关企业。剧本杀作为线下社交娱乐的新宠,已经从游戏变成了商业,发展出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上游内容制作(IP、剧本创作),到中游内容分发,再到下游渠道建设(线上APP或线下店铺),满足玩家娱乐、社交、表演需求的剧本杀正在迅速俘获市场的心。

按照业内流行的说法,剧本决定玩家游戏体验的下限,DM(游戏主机)决定游戏体验的上限。在6月25日至28日的一次采访中,时代财经发现,一个剧本从作者到玩家的制作周期约为三个月;市场上流行的剧本每半年更新一次。

与影视剧行业不同,剧本的制作周期短,变现快,吸引了很多有戏剧和表演基础的年轻人。编剧、DM等新职业也为在影视“寒冬”中挣扎求生的他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回长沙从事剧本杀,也是因为目前影视编剧行业前景堪忧

人物:佳华

经历:“科班”编剧出身,离开北京互联网大厂,回家乡创业。在北京,他负责互联网大厂的IP策划。在长沙,他是剧本杀店老板,在当地开了3家门店,开发了2部原创剧本。

我是一个有专业背景的编剧。在过去的7年里,我在中国的专业艺术院校学习编剧,也在编剧工作室呆过。2020年5月,第一次演剧本的时候非常喜欢,决定花20-30万在长沙开店。

筹备工作从5月份开始,7月份敲定,9月份长沙第一家店正式开业。当时剧本杀的市场竞争没有现在这么激烈,我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占优势。因此,2020年底,第一家店回到了首都。今年4月和6月,我们在长沙开了两家店和三家店。除此之外,在其他地方,我也参与了两家店。

长沙的创业成本比北京低,娱乐生活丰富,年轻人聚集。这些都是我们在剧本杀领域投资和就业的原因。但现在,剧本杀业务已经开始在中部地区出现“内卷化”。

2020年11月,我成立了自己的剧本杀工作室,想从门店业务延伸到上游剧本杀创作,再到剧本杀发行,未来拓展日韩海外门店。

一开始,按照我的预期,一个编剧满足于一部作品赚10万元。没想到团队第一部原创作品就有不错的市场反馈。团队三位编剧于2020年12月开始写作,今年5月在展会上销售。每本400元大概是1000本,60%的成本都扔掉了。编剧的收入还算不错。

第二部原创剧本于今年7月上映。测试结束后,行业内头部公司订购了100台。

发现剧本杀行业是时候争取资源和团队了,产业链各方都很难赚钱。

一般来说,编剧会找到发行公司,通过他们销售剧本。如果发行公司认为剧本好,会垫付4-5万元“试水”,印几十份在展会上销售。剧本反响不好,出版公司直接止损。

编剧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没有钱赚。据我所知,大多数剧本实际上并不赚钱。能赚钱的书,大部分能让作家赚10万元左右。如果作品爆了,收入会更好(一个剧本的制作周期大概三四个月)。

style="font-size:15px;">线下剧本杀门店,老板每年最多赚50万元,这和互联网大厂的高管收入也差不多,但要操心的事情可太多了:门店装修、查消防、人员招聘、日常运营都要参与。


我在互联网大厂做过IP策划,内容是接触、评估各种影视IP、文学IP,帮公司决策适不适合采买和使用;回长沙进行剧本杀创业,我的收入没有比在大厂打工多很多,但优势是工作时间更自由,不用被安排,不用为完成绩效而困扰。总之,自己做老板,被他人消耗的感觉更少了。当然,也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


我不是第一次创业,之前先后投资过线下艺考培训、餐饮门店等等,亏得比赚得多。我在投入剧本杀前,还在家人的影响下,应聘了事业单位的编剧岗位,有编制更稳定,但到最后体检时,我主动放弃了。


从事剧本杀,也是因为目前影视编剧行业前景堪忧。在编剧行业,因为很多影视项目中途夭折,所以大部分的剧本创作只能拿到定金(比如30万元的项目,编剧要做好只能拿到10万元的准备);就算参与了能与观众见面的影视剧,最后编剧拿到尾款也是2到3年后的事情了。不仅回报周期太长,创作激情也随着时间消磨掉了。


行业盛极而衰是客观规律。现在倒闭的剧本杀门店越来越多,门店一挪地方,客户群体一变就死了。有个玩笑话:开了剧本杀店,加了这么多客人的微信,转型做微商可能更赚钱。


我在剧本杀行业没有多么宏大的目标,就是想着在二三线城市过一个比较安稳的生活。不管这个行业如何发展,都希望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



上海大一新生想写一部自己的剧本,感谢剧本杀在其苦闷时带来的美好


人物:小童


经历:“985”高校大一学生,正休学中。目前在上海静安区一家剧本杀门店,担任全职DM(游戏主持人),每月到手工资6000元,准备做到今年10月。


我是同济大学2020级工科试验班(智能化制造类)的学生,已经办理了休学一年的手续,搬出了4人宿舍,目前在静安区长寿路一家剧本杀门店担任全职DM。


作出休学的决定,不是因为要投身剧本杀行业,而是想让自己从令人倦怠的学业中先解脱出来。虽然高考取得了667的高分,但并没有让我在选择学校与专业上如愿。加上大一下学期的物理学得我筋疲力尽,在校内转专业未果的情况下,我选择了休学。


剧本杀是一个能让我解压、放松的娱乐活动。从高二开始,我就喜欢玩;来到同济大学,大一上学期,我在学校附近一家剧本杀门店做兼职DM;大一下学期,我参加了学校与校外组织合作推出的“剧本杀写作工作室”。


最近,我办理了休学手续,搬出了宿舍。我计划今年10月份回老家休整。这之前会一直在上海的剧本杀门店担任全职DM。这份工作是我在兼职时另一名DM引荐的。这家店的老板以投资剧本杀为副业,出于信任,聘用我俩担任门店的DM。


收入上,门店按照3600元底薪加上20%至25%的提成给我,提成比例在上海算相当高了,每月到手近6000元。现在是淡季,到暑假旺季时,月薪会更高。


作为DM,首先要有控场能力。我高中曾选修过播音主持,因此控场是我的长项。其次,DM需要给门店带来客源。我在上海上学的这一年,有3到4个月都在从事与剧本杀相关的工作,因此也积累了一定的客源资源。


在客源维持上,我喜欢与剧本杀的玩家交流,互加微信,保持联系。来门店玩的同济大学同学,我可以在能力范围内给予折扣,用优惠的价格吸引他们再来。同时,我在微博、小红书上也都会更新状态,吸引喜欢剧本杀的朋友来我的门店组队玩耍。


DM的工作,让我积累了很多剧本杀领域的经验和口碑。因此,校外的剧本杀工作室会选择我,在测本上双方进行合作。工作室提供新本子,我组局测本,提出意见、建议。最近在测本时,我发现了一部令人满意的剧本,它计划在8月的展会上发售。


当然,在剧本杀行业工作对我也有很大消耗。因为常常陪玩家玩通宵,虽然晚上11点后有一笔“修仙费”(加班费)给我,但疲惫是一定的。


剧本杀玩得次数多了之后,我希望从DM转型到编剧,写一部自己的剧本。至于会不会把剧本杀当做事业一直做下去,我还没有想好,休学回来、甚至毕业之后做什么,我现在心里也没有数。但对于剧本杀在我苦闷时带来的美好,我会一直记得。



开办付费培训班帮同行转型,大小编剧都“有肉吃”


人物:金金


经历:计算机专业、互联网开发出身,30岁之后才转型进入影视行业。从写网文,到写剧本杀剧本,再到如今开办培训班培养剧本杀编剧。


我是学计算机出身,毕业后一直从事互联网开发工作。虽然是一个纯理工女,但从小就对影视剧很感兴趣。我超过30岁才转型到影视行业,从写网文开始,慢慢转型成新媒体运营,曾运营过百度的微信公众号。


新媒体运营是我转型的开始。虽然刚入行时没有经验,月薪只能拿到3000元,但新媒体运营满足了我对于影视行业的向往,成为了进入影视行业的奠基石。进入影视公司后,我接触到很多影视项目,5年间在宣传、制片、编剧等方面都积累了经验。


我从2019年底开始接触剧本杀。当时因为影视剧行业“寒冬”,影视工作缩减、影视编剧没项目,编剧们能写的题材也受到很多限制。偶然一次和朋友在店里玩剧本杀的时候,店家有说需要人来写剧本杀,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没想到一直做到现在。


从影视编剧转型到剧本杀编剧,我能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影视剧本看重情节,从人物小传开始写起;但剧本杀本质是一个游戏,更看重编剧能在剧本中设计出的可玩性和互动性,之后才去编写故事。


理解到二者创作思维的不同,我接受朋友的邀请,一起创立了“剧本杀创作联盟”,开发了一系列付费训练营,培训暂时被“闲置”的影视编剧们。


据我所知,国内已经有不少大学开办了剧本杀编剧选修课,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都已经在探索剧本杀的学习方向,目的也是让自己的学生有更多就业机会。另外,很多剧本杀发行工作室都有自己的培训体系,经常开办培训课程。


在新人给我看的剧本中,很多编剧还是把焦点聚集在故事上,而不是“怎么玩”。我认为,任何人想写剧本杀,都要去多玩剧本杀,只有在玩够50——70个剧本的基础上,作为新人才可能对剧本杀的主要类型、游戏机制、游戏流程建立基本认知。


目前,剧本杀还处于野蛮生长期。据我观察,不少互联网大厂已经开始注意到了剧本杀行业,阿里、腾讯已经下场,不过多处在IP授权阶段。比如我在7月将发行的剧本杀作品,就是腾讯漫画授权IP改编而成的。


除了互联网大厂之外,以蔡骏周浩晖为首的知名悬疑推理小说家也进入了剧本杀市场。很多小编剧可能会因此焦虑。但我认为,剧本杀的市场需求足够大,小编剧也有发展空间。仅6月份,全国剧本杀展会就有13个,每个展会上架的新剧本都多达200部。如此广阔的市场,大编剧与小编剧都“有肉吃”。


剧本杀市场之所以能吸引编剧,主要原因还是能够赚“快钱”,迅速解决生计问题。剧本杀写好后,能够马上测本、发行,市场反馈快,变现速度也快。除此之外,剧本杀编剧出稿量大,话语权相对也大,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不同内容。这些是影视剧本永远做不到的。


好本子给编剧带来的收益,目前还没到天花板。比如2020年的大爆款——《你好》。这部情感本目前销量2万多,如果按每本500元计算,《你好》的营收已经超过1000万元,剔除发行成本后,分到编剧手上也有200至400万元。


巨大的收益,吸引了形形色色的编剧入场:有兼职的,也有全职的;有单独作战的,也有团体作战的。我们团队中,就有按特长分工协作的编剧团:擅长写游戏机制的编剧+擅长写故事情节的编剧,希望最终能达到1+1>2的效果。


当然,剧本能不能爆,对大家来说,还是“玄学”,除了本身内容品质和宣发之外,还存在较大的偶然性。


剧本杀为编剧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版图。我相信两个行业会长期共存下去。


(文中佳华、小童为化名、金金为笔名,自述内容由时代财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