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
我国的工程项目普遍采用项目管理与监理分离的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随着现代工程的发展,工程管理和监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工程监理和管理的结合中遇到了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管理和监理人员的发展,严重时甚至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项目管理与监督一体化,很多有实力的企业也在积极学习项目管理与监督一体化。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运作是时代的潮流,也是工程组织的科学发展方向。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已成为工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将对工程建设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谈谈项目概况
公司与万科股份有限公司就万科某项目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内容包括:项目管理工程监理专业验房交付后两年的维修管理。项目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是高层平房独立商业相关配套设施(幼儿园、社区用房、地下室、人防)的多形式组合,尤其是体量大、户型多的多层建筑,是难点。
本项目的组织架构为:建设单位项目经理、业主代表1人,为第一任项目经理,无现场管理经验,主要做重要决策,办理外部手续。项目管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秘书及造价工程师、土建工程师、水电工程师共6人组成。项目监理部由13名总监、工程师和监理组成。
3.项目管理与监督一体化服务模式
3.1指导思想
通过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一体化服务,可以深化融合,加强分工协作,减少项目管理内部工作接口,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项目管理更加注重项目组织和目标管理。
项目管理团队充分发挥监理团队的微观管理和监督力量,在施工阶段领导项目运作,制定工作和产品标准,制定项目工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落实最终目标。
监理组充分利用项目管理部门的宏观控制和协调优势,实施项目工作计划,工作简单,参与项目管理行动,提出合理建议。
根据项目的特点,项目管理的重点是规划优化、规划管理和质量保证。
3.2项目管理范围
(1)编制项目管理计划:包括项目实施计划、推进计划、验收计划和交付计划。
(2)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包括万科质量施工和安全文明施工体系标准的宣传、培训和实施。
(3)项目内部组织协调:总分包月度评估及报告。
(4)设计管理:从可施工性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负责设计变更管理;负责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5)成本管理:与常驻成本咨询公司对接管理;发布经甲方验证的工程指令和指令确认;项目付款的审批;配合造价咨询公司对施工单位的结算、决算进度和资料实施规范化管理。
(6)采购管理:负责与甲方采购部门的对接管理;协助投标、合同谈判和签署。
(7)项目外围对接协调:协助甲方前期配套外围单位进行协调;协助甲方办理政府建设申请的相关手续。
(8)协助其他德
ze:15px;">(10)代表甲方组织竣工验收,办理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3.3 项目策划书
项目管理最为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前期策划,项目能否顺利开展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策划尤为重要,下面主要阐述项目管理相关的策划工作。
在项目初期阶段,我们编制了项目管理策划书,对相关重点的策划内容列了一个清单,如下表所示。

项目管理策划过程中,分期策划、示范区策划、创新工艺策划、质量策划、验收取证策划、交付策划等等比较重要的策划,项目管理工程师会反复进行修改几遍至理想状态、有时候根据策划内容会同甲方和施工单位进行商讨数个小时,常期到达成共识已至深夜。所以这些策划不仅是我们自己闭门造车去编排,同时也要得到甲方的肯定,并且重点是扭转施工单位的固定思维模式、得到施工单位的认可,这样他们才能按照我们的策划来实施,后续工作才会顺利推进,同时也为未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提供指导依据和铺垫;
3.4 质量管理
质量目标的达成得以于措施的跟进、我们编制了质量管理8大措施,细化质量管理举措。
(1)标准交底:明确施工工艺流程,制定质量验收标准表格,根据《建造手册》对总分包做好交底。
(2)样板先行:按照公司规定时间完成样板制作。
(3)材料封样:严格填写“材料封样单”,并封样保存。
(4)工序交接单:认真检查每一道工序,建立工序交接制度,并严格执行。
(5)三方验收制度: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必须项目部、监理、施工方共同验收签字确认后,方可申报工程款。
(6)验房一体化:总包单位自行验房,自己对结果负责,监理复验,敦促整改至完成。
(7)实测实量:总包单位实测组实测后监理复验,监督整改完成。
(8)奖惩:“红黑榜”制度,对多次验收不合格,野蛮施工,偷工减料,质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施工班组建议劝退。
3.5 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项目管理中除策划管理以外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进度的管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计划管理,把工程实体比如一颗大树,计划就是枝干,通过计划不断延伸不断细化,根枝更密基础更牢、利用不断细化计划、让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茁壮成长、从而张成参天大树。
通过计划铺排分析拟定相关切入和输出条件,以便和业主方各个端口(营销、采购、客关等)达成共识。利用计划的目标性去完成各个阶段和相关阶段相关联的任务。
3.6 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层面,我们制定了相应管理体系、办法、管理动作;通过管理制度来约束大家。劳务实名制:劳务人员进场前,持本人身份证记录到花名册,并进行安全体检、教育培训、办理芯片,领取万科专用安全帽、帽贴,并做好记录。
(2)黑名单制度:严格落实人员实名制管理、班组红黄牌制度、实行班组评价,建立安全管控黑名单,每月强制一次,处罚清退动作。
(3)内部拉闸措施:重大安全事项如:结构冒顶施工、楼层临边防护不到位、临时用电;
(4)进场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所有人工进场前,进行交底,不交底不得进入现场;
4、说一说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运作成果汇报
4.1 进度目标实现
全武汉公司体量最大的商业示范区及洋房示范区的提前开放。
项目销售开盘7次、工地开放18次、绿化验收3次、消防验收6次、规划验收5次、交付评估12次、交付7次、6次竣工备案档案移交;
4.2 第三方评估成绩突出
2014.10-2018.8近四年时间,连续三个季度第三方评估武汉公司第一名,成都区域共计67个项目中排名第6,是武汉公司唯一一个连续达到区域优秀的项目。滲漏及空鼓开裂合格率也达到了100%。
4.3 后续合同签订
项目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示范区按时品质开放,第三方评估成绩斐然赢得了万科信任,合同也顺利由原合同的14万方补充调整为34万方。
4.4 品质交付
12个交付评估批次里6个批次取得万科武汉公司第一、3个批次万科区域公司第一。洋房交付是万科中西部区域作为毛坯交付第一名的好成绩,也是第一个综合成绩超过80分的项目,并受到武汉万科“品质先锋表彰证书”。
4.5 质量满意度
项目管理+监理一体化过程中的精细管理,共计交付2493户,经客户调查统计,项目整体质量及室内质量均排在武汉项目前三名。
4.6 户均缺陷点
项目管理、监理、验房、保修相辅相成,形成优势互补,项目管理宏观调控,监理细节管理,监理维修为监理、验房积累了重点,显著提升了房屋质量. 项目集中交付户均缺陷率是最低的,户均缺陷率0.34排在武汉万科第一。
4.7 工艺创新
(1)PC使用率达到50%,武汉第一。
(2)井道电梯武汉首家使用。
(3)洋房铝模水平流水开创行业先河。
(4)三期全部实现水电快建体系。
(5)洋房真石漆品质区域第一。
5、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运作模式的体会和感想
5.1 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优势
(1)项目管理更专注于项目策划管理、标准管理与目标管理工作。
(2)监理工作着重微观管理与监督,实现产品品质提升。
(3)一体化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团队借助监理的力量,及时发现目标偏差纠正,监理团队借助项目管理团队宏观控制与协调的优势,简单工作,分工与协作,能减少项目团队内部工作界面,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5.2 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难以推广的原因分析
(1)建设单位管理人员需求减少。近年随着监理综合能力的提升,能更多地做一些现场管理协调,甲方的工作量减少,项目做不完缺人现象少,市场需求小。
(2)社会诚信力尚未建立。社会整体诚信机制未建立,建筑业不规范、执业人的诚信度未得到投资人的充分信任,市场需要比较长时间孕育。
(3)建设单位管理不规范,要求不高。建设单位本身无过多的工作标准要求,目前市场人员多,薪酬高于监理公司项目管理工程师,容易组建团队,因此对项目管理的需求不高,更愿意用自己临时组建的团队,贴心、更容易控制。
(4)项目管理能力不足。万科职能部门较完善,如可行性研究、设计管理、营销、采购、物业前介、成本、事务部(发展部)等,但目前项目管理能力仅局限在围墙内的管理,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不大,对于完全意义的投资商来说我们的能力又严重不足。
5.3 项目管理未来发展要求
(1)未来我司将继续完善项目管理工作。首先实现项目管理+工程监理+验房三块业务真正的一套人马,统一安排与分工;其次项目管理工作向更广、更深、更专业方向发展;同时完善提升,应用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平台。
(2)整合各阶段服务的资源。通过项目管理+监理一体化让我感觉到如果要想向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必须做到整合各阶段服务的资源。在投资策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联合投资咨询机构,在设计阶段联合勘察、设计咨询机构,在施工阶段都自身来承当项目管理,招标代理及造价方面则联合招标代理及造价咨询机构。只有这样全周期的整合联合资源,才能突破传统监理企业局限于施工阶段的瓶颈,扩宽管理界面,贯穿建筑工程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5、结语感想
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虽然我们现在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阶段性可喜成果,但是目前我们的工作能力及经验仍限于在围墙内的现场管理范围,公司的配套部门尚未完善,仍需要拓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