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体育产业如何创业,体育产业创新创业

1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付民发表了题为《把握“十四五”发展机遇,体育产业细分赛道大有可为》的主旨演讲。结合“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刘付民引入了5个值得关注的体育细分领域:竞赛表演、智慧体育、体育金融,广泛发展“体育”项目,充分利用国家体育消费试点项目机遇。

竞赛表演产业大有可为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承办2021年三亚亚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2025年成都世界杯、足球世俱杯、亚洲杯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这些赛事的举办,将进一步夯实我国体育场馆等硬件基础设施,扩大竞赛表演市场,扩大人才规模,培养体育人口。

据权威部门统计,2019年中国体育竞赛表演总产出308.5亿元。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体育竞赛表演业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可以看出,未来几年,这个领域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

刘付民建议,要抓住举办和承办重大赛事的机遇,努力提高赛事运营和场馆管理质量,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壮大。

智能体育产业前景广阔

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智慧体育,培育线上健身等体育消费新业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体育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速,体育产业直播健身、网络游戏、线上培训、线上销售等新模式成效显著。刘付民介绍,2020年,中国田径协会举办了368场线上跑步和家庭田径活动,线上参与人数超过5000万,线上页面浏览量近5亿。与此同时,线上销售的快速增长也成为一大亮点。某电商“双11”数据显示,平台内瑜伽服、普拉提器材、健身哑铃的成交额分别增长407%、368%、134%。

刘付民表示,要努力抓住新一轮信息革命和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充分依托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体育产业,完善体育产业大数据,加快扩大线上体育消费,让智慧体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体育金融业更加频繁多样化

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新增体育金融类。2019年4月11日,国家统计局修订《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5)》,在“体育金融与资产管理服务”中增加风险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体育金融最知名的两个场景是体育融资和体育保险。

目前体育企业多为轻资产模式,因缺乏抵押物而面临融资难题。据刘付民介绍,目前全国已有近20个省级政府出资设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根据体育企业的特点量身定制相应的融资模式,帮助体育企业筹集资金。据介绍,2020年,体育无形资产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规范交易,共挂牌交易项目91个,挂牌总金额6.8556亿元,成交金额1.3597亿元。可以说,体育融资有着广阔的空间。

2020年疫情导致大量赛事取消或延期,体育保险可以帮助主办方分担部分损失。目前,我国体育保险的种类并不完善,我国体育保险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职业运动员人数高达10万,每年有数千场大型体育赛事,体现了体育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

“体育+”工程发展空间巨大

刘付民认为,体医融合不仅可以通过全民健身降低医疗费用,还可以提前预防疾病,前景非常广阔。

在体育一体化方面

,每年参与山地户外运动的人次达7000多万,自行车俱乐部超过1万家,每年参与自行车运动人次达1000万,参加马拉松人次超过700万,滑雪人次超过2000万,帆船帆板体验人次超过500万。2017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累计发布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8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刘扶民透露,下一步,体育总局还将会同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推动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从这一点看,体旅融合的发展空间巨大。


体教融合方面,去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体教融合的实招硬招。12月,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全面推动体教深度融合,把体育寓于教育全过程。刘扶民表示,目前体育的中考分值在不断提升,极大地提升了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这对社会体育培训机构而言,也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创新并引导民众扩大体育消费


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应对疫情影响,体育总局研究确定了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和49个不同类型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


刘扶民透露,“十四五”时期,体育总局将发挥试点城市先行先试的作用,推动体育消费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推动体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下一步,还将对各试点城市明确要求,推动试点城市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提出促消费的实招硬招,包括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发放体育消费券等方式。国家消费试点城市还会带来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


新京报记者 王继松


编辑 韩双明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