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原稿
编者按:近日,中央审计署办公厅、审计署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号文指出,做好“十四五”时期审计工作,必须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今年以来,全国审计机关持续推进政策执行跟踪审计、财政审计、农业农村审计、资源环境审计、民生审计等各领域审计工作。人民日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审计机关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治病救人、防病治病、深入推进国家“十五”计划实施所作的积极贡献。
“十三五”期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须振兴。《“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农业农村审计要以促进农业质量和竞争力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聚焦惠农政策落实和涉农资金安全绩效,加强对涉农专项资金、项目和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审计机关积极开展农业农村审计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农业农村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积极做实事、为民做好事,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行之有效。
保障粮食安全政策落实见效
勇往直前和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湖北省荆州市审计局对地方储备粮管理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以“储备安全、管理科学高效”为主线,全面抓好储备粮的基础和管理,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有力保障粮食安全。
一是聚焦粮食政策落实和效果,推动监督员履职尽责。在核查粮食政策执行情况和粮食专项资金管理情况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了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多方协调机制,完善粮食轮换风险准备金制度,落实粮食安全工程配套建设资金”等多项建议。
二是聚焦粮食安全风险和轮换效益,帮助储粮企业可持续经营。审计人员根据粮食动态变化的特点,深入分析了近年来粮食轮作在数量、价格和成本上的差异,找出了粮食风险和效益存在的问题。
三是聚焦粮源溯源和储粮安全建设,推进储备粮一体化管理。审计人员对粮食产区和粮库进行实地调查,查看粮食数量,找出粮食仓储企业在仓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尽快实施粮食仓储智能化升级、完善粮食追溯系统等审计建议。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今年一季度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驻彭阳县梁浩村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优势和特长,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着力培育乡村文化、美化乡村环境、发展乡村经济、助力乡村实现新发展。
一是培育乡村文化。村里的常驻团队
第三,发展农村经济。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开展了“大作为、大作为”活动,全面摸清了全村畜牧业、种植业等农业产业基础。研究制定“发展特色种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初步规划,加快产业发展。
助力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帮扶问题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家审计署驻重庆特勤处着力解决群众“燃眉之急、盼之所盼”的具体问题,将为群众办实事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切实保障干部职工需求。在实践中,努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的成效。根据审计署实施乡村振兴审计工作的相关要求,审计署重庆特派办结合审计地域农业农村工作特点,聚焦“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在乡村振兴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深入某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以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为重点,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一方面,审计人员着眼就业扶持,揭示部分困难搬迁群众未获得就业援助补贴的问题;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聚焦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发现部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未享受相关生活、护理补贴,部分生活不便的重度残疾人被安置在步梯房高层。
在审计组的督促下,被审计单位迅速整改,及时向搬迁群众补发就业援助补贴,并将困难残疾人纳入补贴范围,为有需求的残疾人调换了低层房源,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切实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实习生贾梦琪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