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主演《创业时代》的收视率平平,再加上剧情的暂停和很多失误,豆瓣评分已经降到了4分以下。曾经主演过《芳华》 《妖猫传》等电影,演技备受好评的黄轩,遭遇了一轮营销数字的猛烈攻击,斥责他。【又是正直】【自我放纵】,连老套的【推人之耻】【万年,
然而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创业时代》的收视率和口碑都失败了。黄轩的演技真的有问题吗?因此,大量的特批对黄轩来说更是醉了,其心可诛!
对于一部电视剧的成败来说,光谈演技永远没有用。可以说《创业时代》也是一部换掉了主创阵容垫底的女主角“天使宝贝”的烂剧。《娘道》明星演技比黄轩、周一围、宋轶好?更不用说电影的剧情和三观了,可以让无数观众观看。相反,任何一部收视率高的剧,不管是高到《天盛长歌》,还是低到《创业时代》,归根结底都是【不好看】。
《娘道》虽然思想过时,三观精彩,但郭靖宇团队的节奏已经是教科书级别的了,剧情血腥,剧情跌宕起伏,冲突激烈,几乎一集就有一个小高潮,所以他是一部面向广大完全不在乎三观的中老年观众的[好看]剧。
类似的例子还有《延禧攻略》,也是把握剧情节奏和观众心理的大师级人物。我们这些整天抱怨“这个观众做不到”,以为邀请一群演技派和老戏骨就能拍出好剧的人,应该放下身段,学习郭靖宇和郑铮的优点。
至于黄轩,如果说一个月前,哀叹(谴责)、怜惜(责备)黄轩和周一围,以及《天使宝贝》,如何“让人失望”,如何“放纵自我”,都是相当有说服力和迷惑性的。
然而在经历了中国电视剧最高奖之一的金鹰奖,直接送了一对水帝之后,后台公关运营奖的娱乐之都早已被广大市民赤裸裸的蔑视和嘲讽。即使被千人指责,被千人唾骂,他们又何必在意呢?只是换数据,删差评,撤热搜,发动一批脑残粉丝“控评”,吹“演技进步”“谦虚态度”掩盖过去。
目前已经是交通明星了。只要他拍了一部演技过关的电影,用两年前被很多人嘲讽的演技和别人的配音角色,就能打败一群老戏骨。他被冠上“皇帝”的名号,假装“有罪”,被很多键盘影评人称赞为“可以接受”。他的粉丝更乐意做表格,列出“成就”
而黄轩和周一围是这样的
演员呢?既不曾整天包年热搜,也不曾让粉丝们给自己疯狂应援,或是去刷转评赞,只不过是为片酬故,为稻粱谋,和口碑不佳的流量女星搭档拍了部烂剧,自身演技无力去拯救本身悬浮空洞的剧情,
然而在那些整天吹捧流量明星的营销号看来,在众多不敢得罪流量明星脑残粉、却最爱对正常演员去吹毛求疵的键盘影评家们看来,就是“又当又立”"人设崩塌"“活该你不红”。
早已经被流量明星污染玷污的奖项,不曾给他们奖项或提名,更因此就成了“吹嘘演技,言过其实,浪费资源”。
黄轩在3年前那段著名感慨:
【有时候我觉得很沮丧,对当下的年轻中国演员来说,可能表演本身已然不重要了。长得好看一点,拍一个古装神剧就出来了,然后突然就火得一塌糊涂,很多电影的大导演就去找他们来演自己的电影,目的竟然是为了利用粉丝效应去保障票房。选这种演员的时候,没人去问你对电影有多热爱,没人问你拍过多少电影,也没人问你去过多少电影节,对电影有什么样的态度和理解。只要你粉丝多就行,你就是主角了,仿佛在宣布,我们这个电影不靠剧本,不靠制作,就靠你了。这是让我觉得最现实最可悲的一个现象。】
让他成为圈内流量明星“小鲜肉”及其脑残粉丝的公敌。甚至有“小鲜肉”公开且轻蔑地放言「不知会不会封杀他?」
其后,《红高粱》《芈月传》《女医传》的男二号,收视率年度冠军的《翻译官》男主角,让黄轩步一个脚印地有了知名度,让此前一直肯定认可他演技、却又犹豫他票房号召力的大导演们,终于敢用他来主演自己的电影。
《芳华》《妖猫传》两部大导电影的男主角,可以为“白乐天”一个镜头在寒风下裸身几个小时的苦功,"刘峰"这样催人泪下的成功角色;

主演的四部影视剧豆瓣过7分(《推拿》《芳华》《妖猫传》《猎人》),获得了柏林银熊奖、金马奖最佳影片(《推拿》)、提名金像奖和百花奖的最佳华语电影(《芳华》);
更拿下了20亿的一番票房,三次提名了专业性质的导演协会年度最佳男主,入围了百花奖影帝的初选,这些成就都让黄轩成为85后演技派小生的领军人物,前程无量,宏图似锦,同时也就让他成为那些通过众多营销号、在相当程度上操纵网络舆论的流量营销团队,及其脑残粉丝心中的头号死敌。
众多娱乐营销号们,本身就被娱乐资本所直接或间接豢养,一直是“粉丝文化”的鼓吹手,流量经济的帮凶。常年以来,就是它们捧红了那么多毫无演技的鲜肉流量,荼毒了无数未成年人和年轻人的三观,让他们对那套层层传销、形同邪教的“饭圈规则”“粉丝文化”去奉若天条,再拿这些脑残粉丝和营销水军刷出来的流量数据,去忽悠外行投资人,替流量明星争抢资源。
而对黄轩这样已经得到主流圈充分肯定和认可,并经过市场充分检验,在流量营销时代逆势而上,接到了令流量明星艳羡眼红资源的演技派小生,更是这些利益共同体的眼中钉、肉中刺。因此这些魍魉魑魅之徒,才围绕他散布了种种匪夷所思的谣言,甚至不惜将其他无辜演员也拖下水。
一直以来,在强大的资本策动下,在网络水军、营销团伙和狗仔队的群策合力下,一个个演技好的主流演员,因为所谓的“人设崩塌”,在空前的网络暴力面前次第倒下,
一群群流量明星的团队,得以轻松获得了最好的影视资源,然后靠着这些好资源,大肆吹嘘自己“单扛”了多少收视率,多少票房,再进一步去公关运作奖项;
他们的最终目的,难道不就是要把这些好演员,全部罗织罪名去赶尽杀绝后,好让流量明星的价值和他们公关运作来的奖项,更具“含金量”,好更加名正言顺统治整个影视圈么?
黄轩目前的演技,和那些功成名就的影帝大咖相比较,确实还谈不上完满圆融,哪怕一部戏本身烂到《创业时代》这个程度,也就是坚持用自己原音去塑造角色,不是全程面瘫,也没有对戏时一直被其他演员吊打。

所以,也就没有人会因为黄轩在《推拿》《黄金时代》《芳华》等电影的演技,去夸赞“演技进步”“口碑提升”,于是便在国家级奖项的颁奖典礼上,让一群如何冰、于和伟、张嘉译、孙维民这样的老戏骨做陪衬,给他发两个视帝奖杯,以作为对“年轻演员的鼓励”,让他也有一回惺惺作态“受之有愧”的机会。

2017年初,某流量甚大的公众论坛也曾有这样的问题:张译是被抓到了什么把柄要拍《守护丽人》?
经过2016年在百花奖男配竞争的失利后,张译不是“知耻而后勇”,一部《鸡毛飞上天》拿下白玉兰和金鹰双视帝,和飞天提名;一部《红海行动》一番36亿票房,如今更是张艺谋新片《一秒钟》的男主角,
一年下来,不就从小鲜肉粉丝眼里不配和他们偶像竞争奖项的“糊咖”,进步成为唯一能为他们水来的奖项挽尊的行业大佬了么?而此前一部豆瓣4.6分的《守护丽人》,又碍着张译的“进步”什么事了?

作为一个年轻演员, 黄轩,还有周一围,不管评判他们演技的标准是80分,还是60分,这些年这么多部影视剧看过来,至少是一直表现及格,没丢过身为“演员”的基本水准。他们竟能够在这么乌烟瘴气的演艺圈,站稳脚跟,有了自己的知名度和代表作品,就已经很难得了。
看看那么多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和实力派演员,不得不出席那场可以钉上中国电视剧史耻辱柱的颁奖礼,不得不为两个德不配位的流量明星的得奖,去强颜欢笑地鼓掌和祝贺。
我等看客,何必再去苛责这些好演员的妥协和委屈?对他们那些“纯粹为了生活”的烂剧,不听不看不关心,就是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