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场的选址和布局直接关系到鹅场的隔离和卫生以及场区环境的维护。只有好的场地和合理的规划布局,才能为隔离和卫生打好基础。鹅场的布局是根据拟建场地的环境条件,科学确定各小区的位置,合理确定各种房屋、道路、给排水及供电管道、绿化带等的相对位置。以及农场内防疫和卫生的安排。鹅场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鹅场的环境控制和卫生防疫。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高,规划布局对其生产的影响越明显。选址后,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由于鹅场的性质和规模不同,建筑的类型和数量也不同,规划布局也不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可以有效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建设投资,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使管理高效便捷。
鹅场的规划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方便做好防疫卫生;三是充分考虑投料操作过程的合理性;第四,节约基建投资。
(1)管理区管理区是鹅场经营管理的场所,与社会关系密切,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和流行。该区域的位置应靠近闸门,并与生产区域分开。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内活动,不允许进入生产区。非现场运输车辆不能进入生产区。车库、车库应设在管理区,除饲料仓库外,其他仓库也应设在管理区。工人生活区位于管理区的逆风方向和地势较高的地方,避免相互污染。
(2)生产区生产区是生产鹅的地方(饲养区)。这个地区的主要建筑是各种牲畜房和生产辅助建筑。生产区应位于整个场地的中心,地形应低于管理区和顺风,但高于病畜管理区和逆风;生产区饲养不同年龄的鹅。由于它们的年龄不同,其生理特性、环境要求和抗病能力也不同。因此,在生产区,要划分地块规划,严格把育雏区、繁殖区和成鸟区分开,进行隔离。年龄小的鹅放在安全地带(逆风、地势高);养鹅场、孵化场和商品养殖场应当相互间隔300-500米以上;饲料仓库可与生产区围栏建在同一条平行线上,饲料可由饲料车直接运送到饲料仓库;放牧的鹅场或鹅群应靠近牧场,以便于放牧。
(3)病畜隔离区病鹅隔离区主要用于病鹅的治疗、隔离和治疗。为防止流行性疾病传播,该区域应处于生产区的下风方向和最低处,并应远离排水的生产区、牧场和池塘。火葬场和粪便处理场位于生产区的下风方向。隔离鹅舍应尽可能与外界隔离。该地区周围应该有天然或人工隔离屏障,道路和人口分开。
2.鹅舍间距
鹅舍之间的距离影响鹅舍的通风、采光、卫生和防火。鹅舍之间距离过小,田间空气环境差,舍内颗粒、有害气体、微生物含量过高,增加了病原体含量和传播机会,容易造成鹅群生病。为了保持农场区域和鹅舍的环境卫生适宜,鹅舍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5-20米。
3.鹅屋方向
鹅舍方位是指
鹅场设有粪污处理区。粪场靠近道路,有利于粪便的清理和运输。注意贮粪场(池)的设置:贮粪场应位于生产区和鹅舍的下风处,与住所和鹅舍保持30-50米的卫生距离,并便于运输至农田或其他处理;化粪池深度不应被地下水浸泡,底部应牢固;粪肥储存场和污水池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粪肥渗漏和流失污染水源和土壤;贮粪场底部要有斜坡,使粪便能流向一侧或集液井,便于取用;粪肥储存罐的大小应根据农场动物排出的粪肥量和储存时间的长短来确定。
6.运动场和水库
="font-size:15px;">根据鹅的饲养数量设置运动场和水塘。7.绿化
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可以净化环境,改善小气候,而且有防疫防火的作用,鹅场绿化应注意如下方面。
(l)场界林带的设置在场界周边种植乔木和灌木混合林带,乔木如杨树、柳树、松树等,灌木如刺槐、榆叶梅等。特别是场界的西侧和北侧,种植混合林带宽度应在10米以上,以起到防风阻砂的作用。树种选择应适应北方寒冷特点。
(2)场区隔离林带的设置主要用以分隔场区和防火。常用杨树、槐树、柳树等,两侧种以灌木,总宽度为3-5米。
(3)场内外道路两旁的绿化常用树冠整齐的乔木和亚乔木以及某些树冠呈锥形、枝条开阔、整齐的树种。需根据道路宽度选择树种的高矮。在建筑物的采光地段,不应种植枝叶过密、过于高大的树种,以免影响自然采光。
(4)运动场的遮阴林在运动场的南侧和西侧,应设1-2行遮阴林。多选枝叶开阔,生长势强,冬季落叶后枝条稀疏的树种,如杨树、槐树、枫树等。运动场内种植遮阴树时,应选遮阴性强的树种。但要采取保护措施,以防家畜损坏。
PS:欢迎添加关注全国首个养鹅行业公益性平台养鹅小助手微信公众号:yexzs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