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正规融资公司怎么走流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

每经记者:李磊每经编辑:叶枫

今天,又有一则关于某大公募龙头“私有化”的消息引起了业内的热议和关注。

根据中国资产管理协会信息,一家名为厦门和睦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和睦)的私募股权基金于7月16日完成备案。这个新机构成立于今年4月,注册地址在厦门自贸区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注册资本1000万元。机构类型是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经理。看似没什么特别的,但真正炸了行业的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海富通基金前董事长邵。

邵本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公募巨头。海富通基金成立于2003年4月,是中国首批获批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邵自公司成立起一直担任董事长,直至2013年4月退休。在加入海富通之前,他还在海通证券工作了5年,担任宣传培训中心和党群工作部的总经理,因此他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经验,是一名投资老手。退休8年后,邵“重新崛起”成为一家新私募基金的总经理,这自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从去年年底开始,公募老板“私有化”的情况并不少见。

退休8年后,“50后”公募大佬重出江湖

创始元老、海富通基金前董事长邵已经“重新崛起”。

公开资料显示,邵出生于1950年,现年71岁。翻看他的简历,可以发现邵的背景是“学历”,和某些行业的其他老板差不多。1975年至1991年,历任吉林大学教务处主任、党委书记、经济系党支部副书记、学生处主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1991年任长春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不过,邵尤果是众所周知的公募行业。自2003年起担任海富通基金董事长,工作10年,直至2013年5月退休。近十年来,海富通基金从成立之初的一张白纸,迅速成长为216.78亿元的非货基管理规模,在当时所有72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33位。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退休8年后,邵选择了一家私募基金,这与许多公募大佬的方向不同。根据开心宝资料显示,厦门由两名自然人股东共同创立,其中黄认缴700万元,持股比例70%,认缴300万元,持股比例30%,黄同时担任该机构法定代表人。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基金会备案信息,黄此前在深圳市华谊汇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厦门众合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投资经理,出生时为股权投资人。相比之下,邵果作为总经理,之前在二级市场有主赛道,所以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创业”。

公募大佬“奔私”风潮不减

去年底以来,公募行业掀起了一股“私有化”浪潮。

7月9日,一家名为“海南迎海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被监管备案。公开资料显示,这家新成立的私募机构成立于今年4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3名自然人股东发起设立。持股5

1%的大股东韩茂华是原博时基金的基金经理,另一位原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蔡望鹏持股19%,此外深圳新同方投资原合规风控部经理孙群也持股30%。


6月11日,两位公募老兵共同发起设立的“上海汇万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备案成功。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正是原国元证券副总裁、原长盛基金董事长陈平,而总经理和投资业务负责人则是原国投瑞银基金副总经理储诚忠。启信宝数据显示,上海汇万心基金由陈平和另一位自然人股东程志强各自认缴出资2400万元、600万元设立。


5月,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100%控股的国新新格局(北京)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完成备案登记。而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正是原易方达基金首席大类资产配置官汪兰英,她也是一名具有20年左右金融从业经验的投资老将。


去年12月7日,海南富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其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郭特华原为工银瑞信基金、工银瑞信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一度引发市场热议。除此之外,去年原东方红资管副总经理林鹏、原富国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于洋等也纷纷转战私募,足见大家对于投奔私募的热情。


客观说来,去年以来A股结构性行情显著,在火热的行情影响下私募市场快速升温,奔私潮持续是一大趋势。不过“奔私”也不再是很多公募大佬的唯一出路,今年不少离任高管和明星基金经理就仍然选择了留在公募行业,甚至“投而优则仕”,也侧面体现出当前公募发展势头的持续向好和人才选择的多元化。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