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20:2:04我来说说阅读次数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日报记者徐英波通讯员田亚华)记者从市行政审批局了解到,去年9月以来,我市不断深化园区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对全市三大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从供地、立项到竣工验收进行了优化升级,建立了审批部门直接联系、直接沟通、直接取得成果的并联审批模式。经过多次改革,速度提高了。园区工业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时限由往年的200多个工作岗位压缩到目前的12个工作日,建立了从征地到工业项目验收的系统化全流程审批制度。
为促进项目审批无缝衔接,我市建立了代办机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各园区建立招商产业项目代办服务中心(站),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招商产业项目代办服务。同时,建立“全流程、全环节、全时限”的工业项目代办服务机制,在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业企业政务服务“一站式”窗口,为工业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推进“一窗受理、一体化服务”,建立“前端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输出”服务。截至今年3月,三个市级园区招商代理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办理投资项目审批事项29项,企业固定资产计划投资14.8亿元。代理其他审批事项94项。
企业和项目要想用地,必须解决用地问题。为此,我市通过简化土地出让流程、缩短审图服务时间、缩短审批时限等方式,再造审批流程,确保项目落地全面提速。比如在土地出让方面,园区管委会可以自行确定土地出让方案作为基本原则,采取市自然资源部门对提交的方案进行审核备案并报市政府批准等措施,及时进行土地出让的招标、拍卖、挂牌等,从而将供地时间缩短30至40天。今年1月底,仅用了12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材料,并提交到桂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在完善配套措施方面,全市建立了主动服务工作机制,全市各单位严格遵循“服务第一”的原则。工业建设项目土地出让完成后,工业项目代理服务中心(站)立即发出先行服务通知书,各级审批服务部门接到通知书后主动联系工业项目业主,提前介入,为各类评估服务提供咨询、审核、预审批等服务。同时实行“加班默认”和“缺勤默认”制度。代理服务中心(站)出具先行服务通知书后,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法定条件,审批部门超过承诺期限后未反馈审批结果的,视为默认同意。在联合审批中,不签署意见、缺席联合踏勘和平行审查会议的,视为默认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