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管理的本质,新创业管理的首要事情是

来源:李向群蒋南春笔记满

定位

笔记君说:

在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合著的《定位之父》《22条商规》中,有一篇特别的《感知定律》(——),“市场上没有客观现实,更谈不上更好的产品。存在的只是客户或潜在客户头脑中的认知。只有这种认知是事实,其他都是假象。”

《认知规律》指出,商战是各种认知之间的较量。企业定位的第一法则是“做第一”,这样才能在客户心目中占据强势地位。

2020年,各行各业的“第一”企业将获得更多客户选择和更多资本追求:茅台市值超2.5万亿元,农夫山泉市值超7000亿港元,分众传媒市值超1600亿元。

一些脱离大赛道的头部公司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比如2020年,销售规模约30亿元的“第一奶酪股票”,市值近230亿元,动态市盈率320倍。“透明质酸第一股”爱美客2019年营收仅为5.58亿元,但市值突破830亿元,动态市盈率为215倍。

商战不是产品战,而是认知战。

企业如何理解“认知”,应用“认知”,甚至学会“在认知的大树下捡果子”?

近日,36氪首席内容官李洋邀请到了特劳特(中国)管理合伙人李湘群与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江南春,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流量广告是私定终身,


品牌广告是广场求婚




因为疫情,整个2020年似乎是灰色的,但是我们却在分众身上看到了一个非常不同的一年。从Q2开始,我们发现分众的业绩、市值开始猛烈抬头。


1.从分众看趋势


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当然,疫情对很多的企业造成了冲击,但是疫情对一些头部企业可能是好事。


因为头部企业很多人会采用踩油门,不是踩刹车的方法,踩油门之后清扫了市场,更向头部聚集了。


第二种是创新型企业,它的独特的创新性价值开始被消费者知道,这种公司也会抬头。


而这两种公司恰好是分众的最主要的客户,因此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头部客户一路猛进,创新型客户全面发力。


李湘群(特劳特(中国)管理合伙人):前两天我正好看了江总的一个视频,就是见证中国新经济的十年,恰恰在这个里面,所有这10年崛起的品牌都会在分众出现,换言之,分众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特别是今年疫情的影响,使得分众的地位更加突出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消费者的选择更趋向谨慎,一方面是对于自己的支出更加谨慎,另外一个是大家更关注健康。


所以这个时候消费者的选择一定会趋向于头部品牌。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分众的业绩会越来越好。


对于消费者,用江总的话来说,信息获取的方式原来是碎片式的,现在是粉尘化的。


只有在一个地方集中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才能进入心智并建立品牌。其实分众这些年的崛起,到现在市值1600亿,原因就在于它担负了新一代打造品牌的平台责任,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设施。


2.创业公司如何建立品牌?


李湘群(特劳特(中国)管理合伙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两个阶段,业务测试期可以主要集中在各种流量平台,去获取你的流量,测试你的业务,获取精确的反馈。


但是真正要建立品牌发力的时候,就不应该那么精确,目的是要让更多、更广普的人知道你,要出圈,这个时候可以用分众这样的一个媒体去引爆品牌。


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我觉得流量广告和品牌广告不太一样,流量广告有点像私定终身,只有两人知道,分众广告有点像广场求婚,大家都可以见证。广场求婚之后成为了社会共识,形成了一种社会场能,这是引爆的感觉。


品牌经常讲要引爆,不到一定程度不引爆,不在消费者心智中固化,很难成为一个社会的共识,就很难爆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所以我认为,品牌广告和流量广告两个其实不矛盾,品牌认知越强的公司,在流量型广告上的转化率越高。现在双11看都是传统的大品牌占据榜单。


为什么?不是大品牌玩流量的水平高,是大品牌认知足够强,所以它做流量水到渠成,在认知的大树下捡拾胜利的果实,流量效果就很好。


由品牌建立出有效的认知,流量精准推送的双向组合,品效是不可能合一的,但是品效是可以协同的。


李湘群(特劳特(中国)管理合伙人):我更愿意把流量广告理解为渠道,它的本质是渠道,在这里面做的传播,就像我们以前在超市里做试吃、促销一样,所以你会看到整个在阿里、快手、抖音等流量型平台上,所有的广告都带有促销性质。


但一个本质不会变,消费者是根据品牌来选择的,品牌才是真正持久的流量。促销是单次的,而品牌在你的头脑建立认知之后会持续很长时间,下次你在渠道看到这个产品的时候,就会更倾向选择它。


所以企业一定要分清楚,流量广告和品牌广告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要让流量更有效,流量成本降低,你必须建立品牌,不建立品牌也运营不下去,因为流量成本会越来越高,无法持续。


二、创业一开始要尽可能地小,


先占据一个第一




1.中国消费行业的趋势?


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新锐品牌的崛起一定看到了新人群和新需求,比如元气森林,我一直问彬森怎么把元气森林做大的?


他先是做了几十种饮料反复在互联网上测试,最后发现“燃茶”的概念很好,元气森林“零卡零脂零糖”这个概念非常好,消费者有这个喜好,试销了两、三亿的时候突然发现元气森林会爆。


去年5月份在分众上投放了第一轮广告,瞬间众人皆知,一个月的销量赶上了前一年全年的销量,到了8、9月份销售额都是三、四亿元级别/月,元气森林就进入了高速循环期。


第二部分,他会先抓住新流量新渠道,之后逐步在各大传统渠道上铺货,渗透率也很高。同时,他一定抓住了品牌爆发的红利,以及像分众这样的媒体红利。


李湘群(特劳特(中国)管理合伙人):我们更看重的是创业家,他看到了这个机会,然后把事业开创出来,引领整个行业发展。


例如,如果没有郎酒的开创,就不会出现酱香热。放眼整个中国,创业家都在成长,成长过程中要更多的掌握更新的知识,例如定位的知识,通过定位在消费者心智中去建立起品牌,成为行业的头部,这是很重要的。


2.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品牌


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比如特劳特也做妙可蓝多。这家企业的前身是位于吉林卖牛奶的广泽股份,早期处于一个充满挑战的处境,为什么?


卖牛奶大家马上想起谁?蒙牛伊利。一个地方的牛奶公司如何能挡住一个规模比你大数百倍的全国巨头?


所以这家企业跳到了“奶酪”这个没人关注的战场上。现在它的奶酪销售额已经接近30个亿(元)了,明年可能到50、60亿元,这个市场就被一个遥遥领先的品牌引领出来了。


最近蒙牛入股了这家公司。为什么?


因为行业里面的人是非常懂的,你抢占了一个核心要道,如果我越不过去,我不如投资你,蒙牛入股说明了这个行业的战略投资者对妙可蓝多所占据的奶酪头部位置的认可。


3.创业公司无需害怕细分赛道


李湘群(特劳特(中国)管理合伙人):而且我们主张一开始尽可能地小,占据第一后可以把它做大,如果没有占据,这个红利是不持久的,而且通常会把这个红利还回去。


所以小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控制权。当你占据第一的时候,你要考虑怎么样去扩圈,下个第一在哪里,我要不断去把它拓展、做大。


妙可蓝多做细分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做大,而不是为了做小,在奶酪棒取得第一之后会迅速扩展。细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标准是你能不能成为第一。


三、想从热门赛道出圈,


千万不要跟着领导者跑




1.新造车势力如何持续赢得用户的心智?


李湘群(特劳特(中国)管理合伙人):汽车是一个巨大的行业,车企的品牌营销费用非常高,但其实在我们看来,很少有汽车品牌广告做得好的,大家都停留在建立形象这一阶段。


当然大家都这么做格局也是比较稳定的,恰恰特斯拉的崛起打破了这种局面,所有的车企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现在电动汽车已经分为两个阵营,一边是特斯拉,特斯拉的强势就跟当年iPhone在手机领域一样,可以说在心智中是一家独大,大家会有比较向往的感觉;另一边是新势力,如小鹏、理想、蔚来,它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去强化哪方面的技术,而是要找到一个跟特斯拉差异化的概念,然后把这个概念做大。


传统车企面临的挑战会更大,但是机会也更大。它们有很多忠实的用户,而且品牌也很强,所以这个时候领导品牌要迅速地攻击自己,同时也要找到和特斯拉的差异,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任何企业在时代变革时都有自己的机会,一定不要跟着领导者跑,或者站在某个单点去攻击它,而是要走不同的道路,这样才会有出路。


2.学会走不同的道路


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我觉得其实往往是相反走带来的机会。特斯拉是往高端走,蔚来就把服务做得很深,用户也非常喜欢。


蔚来在分众做广告是找4000个车主自己代言,它的车主是可以主动帮助它来推荐的,就像把服务做到极致的海底捞,因为对用户特别好,用户就会希望你好,希望你千万不能倒。现在蔚来市值很高,用户也就特别高兴。


3.对白酒市场企业的建议


李湘群(特劳特(中国)管理合伙人):行业好的时候恰恰要小心,要去分析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迅速集中资源做大优势,而不是说市场好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做,恰恰这个时候要做少,把自己的优势做出来,等到市场不好的时候,就突出出来了。


譬如郎酒,它原来有1000多个SKU,分析下来整个郎酒最大的优势是酱香酒。


郎酒的生产基地在赤水河的南岸,自然条件非常好,郎酒在那里建成了全球第一的白酒酒庄,它“生长养藏“的工艺都这个酒庄里面得到了充分展示,独特的酱香酒工艺使得它的酒质非常地好,它就决定要集中资源做大酱酒


这几年郎酒对行业最大的贡献就是推动了酱酒热,最近大家好像都在喝酱酒。




四、分众和特劳特都只选择


最终能打赢战争的人




1.特劳特的转型


李湘群(特劳特(中国)管理合伙人):我们既不是咨询公司,也不是投资公司,我们开创了一种称为“创业伙伴”的全新模式,形成长期相互内外双打的合作,基本上现在我们都会拥有合作企业的股权。


其实特劳特在普及定位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化和创新。


我们将定位知识注入企业,承担起企业战略定位功能,企业家负责战略配称和运营的实施。把这两个知识结合起来,形成长期的内外双打的合作模式,这种新的模式我们称为创业伙伴。


一是长期护航企业战略,一起走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二是我们还会持有企业股权,与企业一起共创大业,打造行业典范。


2.分众挑选客户的原则


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第一,我们是看赛道,我们会把重兵压在那些行业崛起的过程当中。


第二,赛道中的人不一样,我们会把核心资源放在能打得赢这个战争的人当中。


商战中分众只是一个必要元素,绝对不是个充分元素。一个企业能不能成功,主要还是企业家自己。我们公司内部特别喜欢两个词,一个叫雄心,一个是定力。


雄心就是你相信这件事,就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就要把一条道走到黑,几乎所有创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这样的。


但是我们在近距离观察这些企业家的时候,你可以发现在关键时候他不会为一些表象或者一个短期的东西所动,会坚持长期主义,做可以被累积、可以享受时间复利的事情,这个非常重要。


3.对创业者和新品牌的建议


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综合来看我们还是比较乐观的, 2003年SARS之后,中国迎来了黄金的五年。


2020年,很多压力之下,还叠加了一场疫情,这反而激发了中国人的创造能力和斗志,我觉得一方面内部有巨大的信心,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给我们留有一个很好的缓冲,别国的供应能力、制造能力在一定时间中衰退。


在这一时间窗口当中,我觉得中国经济一方面会持续高成长;第二方面,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不能因为今天出口膨胀,低端产能就可以继续维持下去了,一定要从同质化转为差异化,要从价格维度走向价值维度,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


每个品牌在自己的人群中形成独特的优势,提供独特的价值,最终让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都得到满足,企业在消费升级和满足人民美好向往的同时得到长足增长。


李湘群(特劳特(中国)管理合伙人):我们一直都是非常乐观的,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企业的挑战永远会越来越大,无论有没有疫情,它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追逐红利的时代已经过了,只有梳理好自己的优势、建立好自己的品牌,才是企业长期、持久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