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学生创业50个小案例 创业简单吗-现实点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包春玲 王锦川 济南报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临沂莒南县老坡镇张家围子村,由两位大学生共同打造的百亩菊花产业园——茶花菊产业园,在菊花盛开的季节里,开满了“金甲”,形成了鲁东南乡村振兴的小剪影。

被村民称为“两个大学生”的和牛,2017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这对志趣相投的夫妻师从中日韩菊花专家郑成树教授,从事菊花种植研究。“我们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特殊的感情。我们也喜欢农业,所以大学四年后,我们毅然选择了在农村创业,想为中国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毕业后,他们去全国各地学习,学习农民的种植技术,请教菊花专家,参观菊花茶生产企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们整合了适用于临沂莒南丘陵地区的种植技术。

、牛和他们的菊花

作为大学生,种植经验少,缺乏社会实践,会走一些弯路。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对农业发展的敏感也成为他们的优势。大学生将所学技术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将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快发现新技术的潜在商机。正如严旭所说:“现在农村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年轻人需要在这里投资,把农民传承下来的种植经验和大学生具备的商业思维结合起来。这样,农村就会呈现出新面貌。”经过近4年的坚持和发展,他们引进了10多种食用、茶用菊花和8种观赏菊花,总面积近百亩。

严旭在商品交易会上卖菊花茶

“工具人小牛上线了!我们现在的场景是‘金甲满城’。小牛,你觉得自己抓到金子了吗?”直播用“电商翅膀”赋能传统产业。通过直播平台,和牛每天都能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线上订单。小两口拍下了生产细节、菊花的采收、花茶的制作过程等。这很简单。他们也记录下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照顾给粉丝的荤菜,赶上乡村大集的收获,还有婚后的第一个三八妇女节……吸引粉丝就像种菊花一样认真。“线下受众相对有限,服务人群少;线上受众比较广,本地优质农产品可以走出去,扩大知名度,解决销售问题。”截至目前,他们做自媒体一年多了,在今日头条、百家号、哔哩哔哩等平台直播,全网粉丝10万。

哔哩哔哩的《两个大学生下乡》记录了一点一滴的创业和生活

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看到了互联网的力量:以前仅限于线下,所以销量会受到限制;但是,通过直播,全国人民都能品尝到莒南的优质农产品,如香甜松软的红薯、饱满酥脆的花生等。严旭表示,直播的销量可以占到总销量的80%。“我们在电商和自媒体起步较晚,粉丝少,影响力小,还需要长期积累。后期我们推广当地的农产品,希望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快递费用上获得更低的价格。”

牛向全国消费者发送产品

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村头的柳叶,三月的暖阳染红了山腰的杏花。菊花产业园春耕忙。张家围子村的村民正在说笑。他们正忙着给菊花施肥。

“以前家里种点地,老了也干不了太多体力活。当我不在地里忙的时候,我帮助照看我的孙子孙女。现在,我有了副业。养这些菊花是我的任务。我在工业园度假的时候,每天都要来看看这些菊花。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我很开心,也很踏实。”刘文珍是附近张家围子村的村民。工业园区有刘文珍这样的工人40多名。一年后,人均收入可增加5000元。

le="font-size:15px;">牛效欣与村民在车间制作菊花茶


“那俩大学生”的菊花产业园不仅为村里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涝坡镇菊花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菊品茶,村民们也会把自家的农产品带到文化节展销。


涝坡镇第三届菊花节开幕式


“现在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电商,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人数呈增长态势,大学生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他们都属于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种植的菊花不用化学农药,在地里铺上防草地布,避免了使用除草剂。但大学生的种植经验较少,还需要与当地村民互相支持。”莒南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家连介绍说。


展望未来,“那俩大学生”期待满满。目前,他们以生产菊花茶为主,同时也推广莒南当地的其他农产品:花生、红薯、板栗等。他们希望今后能助力于乡村振兴发展,带动当地农民一起发家致富。参加电商培训,拓宽销售渠道,将当地农产品推广出去,成为当地农产品代言人。


徐燕与村民在收花生


近年来,莒南县坚持人才先行,通过下派、内育、外引等方式,着力抓好村级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在外优秀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地助推了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桑梓英才智汇莒南工程”,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通过各类政府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宣传阵地,加大对乡村振兴及人才新政等宣传力度,吸引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营造了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来此创业。在莒南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瑰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中图片均为受访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