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涵盖了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起于周维烈王二十三年,止于先德六年的淮南。
司马光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他被世人称为徐水先生。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判西京御史台。他在洛阳生活了十五年,专门编纂《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后,还在朝任职。元丰担任尚书左仆从、侍郎八年,几个月后病逝。谥号文国公,谥。
北宋在中唐长期混战后实现了国家统一。当时内政上有很多弊端。司马光面对现实,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所以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的目的,就是从前世的兴衰中吸取教训,审视今天的得失。
在书中,司马光按照创业、守成、灵异、中兴、乱五大类对历史上的君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总结出可供君主借鉴的经验教训。宋神宗认为这本书鉴于过去的治理丰富,所以他将其命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根据时间描述史实,通过追溯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其内容侧重于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展现历代统治者和大臣的成败得失,以供后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