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广播电台网站7月17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城市建设如何应对不断升高的暴雨天气风险》的文章。全文摘录如下:
近年来,德国夏季的特点是极端天气频发。干旱过后,一直在下雨。有些地方,短时间内每平方米降雨量超过150升,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洪水、山体滑坡、房屋倒塌,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暴雨的原因是什么?
气候科学家早就预测,干旱、暴雨等极端夏季天气将显著增加。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和海洋研究所的专家马库斯雷克斯说,我们所处纬度的极端天气是“北极快速变暖的结果”。
目前的极端天气是由三个因素叠加而成的:潮湿的暖空气、缓慢移动的低压和“对流”。
如何预测濒危地区的风险?
暴雨风险比极端温度事件更难建模。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地理和包括各种强对流天气在内的“中尺度降水系统”。它需要特殊的建模方法。
波茨坦大学环境科学与地理研究所专家安妮格雷特铁肯解释说,自20世纪90年代莱茵河泛滥以来,德国一直在实施综合管理系统,近年来,该系统越来越多地用于应对暴雨。
德国水管理、废水和废物登记协会的“洪水审计”可以帮助市政当局评估和提高其防洪能力。德国也有河流洪水和暴雨的国家灾害地图,但这些地图必须设计得更详细,更容易阅读和评估。蒂肯说,还有必要检查电源的安全性以及哪些技术设备可能会受到影响。
德国气象局气候专家安德烈亚斯贝克尔(Andreas Becker)解释说:“预测中心的同事将对某些极端天气发布预警。“但这些早期预警在空间划分方面还不够清晰,因为该模型无法提供可以具体针对某些地方的信息。采取保护措施。”这种准确性只发生在事件发生前一两个小时。
面对气候变化,我们必须使预警系统、计算模型和救援协调适应未来形势。莱茵-普法尔茨州内政部长罗格莱文茨说:“首先,我们必须解决加强我们救援服务组织和消防队装备的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预警系统——。那么,我们当然必须制定一个行为准则。”
如何降低洪水风险?
商业和住宅区的建设导致地面被封闭。因此,雨水不再能充分渗入地下,而是在地表更快地流入运河和河流。如果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下水道系统很快就会超负荷。德国几十年前规划的基础设施通常不是为极端天气设计的。与此同时,德国忽视了将水域恢复到接近自然的状态。
科隆防洪中心的专家乌塔伦茨也认为,增加城市中可以储存水的绿地面积是一个解决方案。他说,现在广场和公园里也可以建水库,天气热的时候这些水还可以再用;这些都是巨大的长期投资,但必须完成。
“村庄、城市和景观应该像海绵一样设计。每一立方米没有通过下水道系统排入河中的水都有助于平息洪水。”波茨坦大学环境风险和可持续性教授克里斯蒂安库利克解释说,这可以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实现,例如屋顶绿化、提高露天区域的渗透性以及分散建造雨水储存设施。
库利奇还呼吁在未来5至10年内重建老化的德国基础设施——,如重要的交通干线、变电站、通信枢纽或桥梁。他说:“路一定要修得很牢,在炎热的夏天不会断,也不会被急流冲走。”
西根大学土木工程师、城市发展专家拉米亚默扎里-贝克尔认为,有必要扩建下水道系统、蓄水池和抽水系统。
西根大学水与环境研究所的于尔根詹森强调,在一些受洪水影响严重的小城镇,如艾弗高原,地面是否被封闭并不是重要因素。如果房子倒塌,要么改变建造方法,要么留下足够的空间
来源:参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