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记者张健拍摄的每一张照片
每经记者赵实习编辑
对于大多数熟悉安能的业内人士来说,安能获得“全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时举办大型庆祝酒会的场景或许还历历在目,但如今已成历史。
2018年底,有传言称安能物流转型成大包裹,开了“安瑞快递”,最终被安能证实。
2月19日,安能物流在其官方微信官方账号上正式宣布将安能快递升级为“安瑞快递”,并提出“转型升级,以快递为重点”的业务结构调整方向。据了解,此次业务升级是安能发展9年多来的一次重点业务结构调整。转型的另一面,也可以称之为“壮士断腕”,彻底斩断了原本备受期待的快递业务。
对此,冠硕企业CEO、快递专家赵晓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安能的升级转型可以理解为对原有业务的收缩,更多的是为了能够“活下去”。同时他表示,资本化加速了快递公司的落地,但未上市的快递公司未来3-5年很难有大的发展,今年更多的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2018年,快递公司经过一波上市,创业公司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2019年初,UC快递董事长于连兵甚至高喊“寒冬中生存才是最高目标”。随着安能物流快递业务的全面收缩,第二、三梯队快递和快递公司究竟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再次引发了业界的热议。
安能的业务“减法”
安能物流在官方微信官方账号表示,从未来战略发展角度,公司审时度势,提出“转型升级,聚焦快递”的业务结构调整方向,决定将安能快递转型为安瑞快递。
同时,快递业务将升级为公司优势快递业务。安瑞快递将作为独立的业务单元与安能快递形成有效且差异化的A、B网络。安瑞快递将承载更多个性化服务,有效助力安能快递产品升级。
未来,安能物流表示,安能快递将开发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如产品安装、电商仓储等,以补充安能快递,提升安能在快递市场的竞争力。
对于安能的战略转型,赵晓敏直言,安能更关心“活”。快递公司上市后,快递物流行业剩余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即使拿到钱,投资者也会提出很大的附加条件,这可能会大大限制公司的发展。
赵晓敏感慨地说,当安能快递拿到《全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后,举办大型庆典酒会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目前看来,过去的辉煌早已一去不复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安能物流曾一度被视为资本眼中的物流明星。2013年,安能物流获得红杉资本数千万美元的A系列融资;2014年,安能物流一年内两次募集资金,投资方为华平投资、红杉资本。自2016年1月获得1.5亿美元E系列融资后,开始进入快递领域,引起轰动。
赵晓敏认为,安能过去最大的问题是扩张速度跟不上梦想的速度,但幸运的是,它已经开始做“减法”。接下来,安能“减法”
的力度再大一些,把拳头收回来,不过其进一步发展也将对公司战略和团队提出较大挑战。同时他分析,安能未来面临一个很好的机会在于快运领域在乡村振兴、网点建设上还有很多空间,不过这也需要安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布局。
快运市场机遇几何?
战略性放弃快递业务,主攻快运市场,对于安能来说,更多似乎是不得已为之,也是其在快运领域看到了一线生机。
实际上,快递市场的生存空间早已被顺丰、通达系及跨界的阿里、京东等巨头企业瓜分殆尽。2018一头扎进快递”红海“的崔维星也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更名后压力确实大了不少,“高尔夫球都打得少了”。
对此,安能在公众号中也坦言,由于行业环境和资本市场的大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快递经营和市场竞争压力挑战加大,公司快递业务发展面临一定瓶颈。而安能快运业务经营9年,需要进一步把握发展机遇,实现突破发展。
那么,快运市场机遇又有多大呢?
有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公路零担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以上,但头部企业市场占比却整体偏低。但是,快递公司和电商巨头的触手也开始伸向这个领域,顺丰、圆通、韵达等各个上市快递企业在2017年纷纷跨界快运,中通快运董事长赖建法公开表示,2019年中通快运将力争完成货量460万吨,产值超24亿元,盈利超1亿元。分食者的不断加入,无疑加剧了市场竞争。
除了传统快递公司外,以满帮、G7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也逐渐开始蚕食快运市场份额。2018年4月,满帮集团获得19亿美元融资并在5月宣布收购志鸿车队,这些通过互联网技术切入传统货运领域的平台型公司,也对传统的快递、快运企业带来了巨大威胁。
对于未来的发展空间,赵小敏表示,未来大物流、供应链体系是主要趋势,物流公司的数字化非常关键。而要想单打独斗,完全做行业专业区域或者细分领域也将有一定的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