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中县自然资源局公示了4月30日至5月30日马坡乡、小康营乡、城关镇、青城镇、金牙镇、和平镇8个村的规划。
本次规划涉及的总面积为4,640.56公顷(合同69,608.4亩),规划期为15年。
马坡乡张家寺村
村庄规划范围为张家寺村,总面积520.05公顷(合同7800.75亩)。预计到2035年,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16.92公顷(合同253.8亩),占总用地面积的3.25%;农业空间总面积为474.16公顷(7112.4亩),占总用地面积的91.59%。
张家寺村属于聚集提升的范畴。综合考虑各社区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该村未来发展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以特色农业种植为主要因素,逐步建成兰州乡村旅游新样板村、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休闲驿站、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村。
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将结合张家寺村的资源背景和发展现状,确定张家寺村“一轴一核三中心多片区”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一轴为村内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轴,以省道104(S104)为通道。第一个核心是依托村委会的选址和旅游服务中心的规划打造村庄综合开发的核心;三鑫主要是指休闲驿站体验中心、生态游憩体验中心和开心农场家庭度假服务中心;发展区域包括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区、现代农业展区和农业产业发展区。
小康营乡浪街村
村庄规划范围为朗界村,总面积494.27公顷(合同7414.05亩)。预计到2035年,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59.57公顷(合同893.55亩),占村庄总用地面积的12.05%。
朗杰村属于聚集升级的范畴。未来,该村功能定位为兰州市乡村休闲游示范基地、甘肃隆中农业文化体验示范村。主要依托“家乡朗杰”的发展基础,结合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山水田园风貌,聚焦陇中农业文化发展,以特色旅游为基础,以完善配套设施为抓手,将朗杰村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的大浪街道”。
为推动郎街村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资源为主题—主题为产业—产业为项目”的“三步走”产业发展思路。确定以旅游业为主导、农业为支撑的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大产业十大工程”。其中,五大产业分别是:乡村旅游产业、民俗文化产业、特色民宿服务业、农业种植产业和经济林种植产业。
小康营乡刘家营村
村庄规划范围为刘嘉颖村,总面积177.08公顷(合同2656.2亩)。截至2035年规划期末,刘嘉颖村建设用地规模为31.8
8公顷(合约478.2亩),占总用地面积的18%;农业空间共计140.57公顷(合约2108.55亩),占总用地面积的79.38%。
刘家营村属集聚提升类村庄。未来村庄功能的定位为兰州粮食种植基地,兰州近郊区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兰州近郊区乡村休闲民宿体验点。
村庄在未来将重点构建“农业+5”现代产业体系,搭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农业+互联网、旅游、文化、品牌、服务),构建多模式经营体系,提升产业专业经营水平;协同推进村庄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产业振兴;深度挖掘村庄特色产业。
目前规划重点将放在刘家营村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及管控分区上,遵守生态优先、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布局合理、整体稳定的原则,以基期现状地类为基础,进行全域土地利用规划。
城关镇兴隆山村
村庄规划范围为兴隆山村域范围,总面积304.36公顷(合约4565.4亩)。至规划期末2035年,兴隆山村建设用地规模为92.42公顷(合约1386.3亩),占村域总用地面积的30.36%;农业空间共计127.94公顷(合约1919.1亩),占总用地面积的42.03%。

兴隆山村属城郊融合类村庄。此次规划的目标为将兴隆山村打造成兰州都市圈以离城较近为发力点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村,以兴隆山景区为依托的特色田园康养度假村,以精品塑造为目标的生态宜居质朴乡情村。
未来发展中将主要依据村域各社自然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在尊重原有产业布局形态基础上,规划确定兴隆山村产业空间布局六片区, 即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区、质朴乡情文化体验区、精品休闲度假旅游区、亲子观光休闲体验区、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城市产业发展区。
城关镇东湾村
村庄规划范围为东湾村域范围,总面积420.07公顷(合约6301.05亩)。至规划期末2035年,东湾村建设用地规模为37.96公顷(合约569.4亩),占村域总用地面积的9.04%;农业空间共计344.59公顷(合约5168.85亩)。

东湾村属城郊融合类村庄。此次规划的目标为将东湾村打造成兰州市近郊区农业采摘园、兰州凤凰湾农业创意体验园,榆中乡土风貌体验园、榆中县乡村休闲游览后花园。
未来将主要依据村域各社自然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在尊重原有产业布局形态基础上,规划确定东湾村产业空间布局五片区,即凤凰湾创意农业体验区,中部乡土风貌体验区、南部旱作农业示范区、东部现代农业示范区、东北部特色养殖区。
青城镇建亭村
村庄规划范围为建亭村村庄全域,总面积为421.02公顷(合约6315.3亩)。生态空间总面积为238.58公顷(合约3578.7亩),农业空间总面积为144.75公顷(合约2171.25亩),建设空间总面积为37.69公顷(合约565.35亩)。

建亭村属于集聚提升型村庄,是第一产业综合发展区,是青城古镇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规划的目标为将建亭村打造成依托湿地农业,构成有效的经济链,以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旅游为支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村。

金崖镇陆家崖村
村庄全域行政管理范围面积为1023.49公顷(合约15352.35亩),本次规划范围不含六社,规划范围面积为692.05公顷(合约10380.75亩)。预计到2035年,生态空间总面积为284.10公顷(合约4261.5亩),农业空间总面积为331.69公顷(合约4975.35亩),建设空间总面积为76.26公顷(合约1143.9亩)。

陆家崖村属于集聚提升型村庄,是围绕高效种植为主的第一产业,兼有养殖业发展的宛川河谷地生态文明村。此次规划中陆家崖村未来的发展将主要以新型农业特色蔬菜种植为根本,养殖、农民劳务经济为支撑。

和平镇冯湾村
村庄规划范围为村庄全域,总面积为1280.22公顷(合约19203.3亩)。预计到2035年,生态空间总面积为476.04公顷(合约7140.6亩),农业空间总面积为531.90公顷(合约7978.5亩),建设空间总面积为272.28公顷(合约4084.2亩)。

冯湾村属于城郊融合型村庄,是兰州近郊重要高原夏菜种植区域,农村集体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区。此次规划目标将冯湾打造为依托现有资源,构成有效的经济链,以新型农业特色蔬菜种植为根本,农产品加工、旅游、农民劳务经济为支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村。

榆中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近几年随着兰州“东扩西进,南升北拓”的步伐,也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原有的产业布局主要重点在于农业的发展,但因为拥有兴隆山等优势风景资源,每年都会吸引各地的游客参观游玩。此次规划也是在自身原有的农业种植业等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跟随十四五发展规划作出调整。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以农业+旅游业的模式为重点,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深度挖掘生态资源价值。此次除了对于未来发展定位的规划以外,还公示了土地的具体用途,规划了学校,便民服务点,卫生所等生活服务场所,旨在打造更优质的人居环境,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