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在大同市云州区观看当地黄花产业发展。胡建设
台商在大同市云州区观看当地黄花产业发展。胡建设
众信。com大同7月30日讯(记者胡建)“山西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而且很多产品都做得很好,但酒也怕巷子深,这就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更细致的深加工。把台商带到这里,就是希望找到彼此的匹配,为山西的转型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山西嘉德海峡两岸创新创业基地董事长宋30日表示。
在山西生活了7年的台商宋是这次台商代表团和农业、文化旅游、医疗保健代表团的团长。来自天津、河南、甘肃等地的20多位台商,在4天时间里先后到访太原、忻州、朔州、大同,围绕农业、文化旅游、医疗项目寻找投资机会。
台商来到了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胡建设
在拥有世界最高木塔的朔州应县,台商在当地陶瓷界找到了“打开的钥匙”。“目前应县日用陶瓷年产量达10亿件,但广阔的海外市场仍需畅通渠道。”应县副县长赵占祥介绍。
“很快,我们将在山西海峡两岸建立跨境电商平台,联合众多国际知名电商平台,帮助山西、台湾企业在全球开店。应县陶瓷是一个非常好的出口产品,希望应县陶瓷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走向国际。”宋对说道。
台商认真参观应县陶瓷世界。胡建设
在大同市云州区,台商和当地官员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来自台湾省的新技术、新项目,如人道主义养殖、台湾省农民创业园、DNA安全溯源等,让位于塞北的云州区似乎找到了缺失的“短板”。
台商王长富带来的中草药鸡蛋,让大家对“养鸡”有了新的认识。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王长富就开始尝试台湾省的人性化养殖模式,即不喂抗生素,甚至听音乐。“通过这种喂养方式产出的鸡蛋营养更丰富,农场也可以成为亲子观光的天堂。”王长富说。
按照台商罗盛佳的想法,他希望在大同落地一个两岸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也就是台湾省农民创业园。他希望推动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为台湾省农民提供更多土地、税收等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台湾同胞到大陆投资农业。
在大同市阳高县,台商们认真参观考察了当地的农旅融合示范园。胡建设
大同市云州区副区长李文杰对上述项目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如果把云州区过去比作‘等字里最好’,现在就要‘抛绣球’。台商的项目和技术与云州区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医疗的总体规划相吻合。相信未来会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助力云州区的全面发展。”李文杰说。
在大同市阳高县,一个台湾代表团参观了当地的农旅融合示范园和温泉小镇。台商看好当地农产品深加工原料、再生资源和健康旅游的前景。未来双方将继续围绕这些产业进行深度对接。
在大同市云州区,当地政府和台商团体举行了座谈会。胡建设
参加这次活动的台商老林荣松,在大陆生活了几十年,参加了很多文化经济活动。他希望两岸民间交流能转化出更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