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适合小县城的41个投资,中国未来十年发展前景最好的行业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年3月1日开始披露。“十四五”期间,江苏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

江苏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独树一帜,可以说是遥遥领先。然而,在都市经济时代,区域发展竞争将是中心超大城市乃至城市群的竞争。在这种背景趋势下,县域经济的走向更值得关注。

未来五年,江苏一方面将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另一方面将推动小城镇多元化发展。着力建设全国县城城镇化示范区。盱眙县、宝应县、沛县,东海县、沭阳县、建湖县、泗阳县、南通市海门区、泰兴市、溧阳市,这些都是列入建设名单的县。

突出转型升级,

现代工业体系取得新突破。

突出城乡融合,

美丽的沛县呈现新面貌。

突出改革创新,

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突出绿色发展,

darkmode-color: #DC0000;">生态沛县迈出崛起新步伐。


突出以民为本,


群众幸福指数实现新攀升。


突出法治思维,


基层社会治理展现新成效。


……


时光记录下


一个个奋斗的足迹,


沛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印记


清晰可见——


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产业转型全面提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载体能级全面提升。


推动城镇村三级联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打造宜居宜业新环境。城市品质加快提升,乡村振兴亮点纷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以8大类27项重点改革为抓手,厚植发展优势。创新活力有效激发,营商环境大幅优化,金融支撑精准发力。


沛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立足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以创建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园林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绿化品位,扩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范围,积极开展煤矿塌陷地、砖瓦废弃地修复和滨水园林建设工作,打造景色各异的滨水生态空间,构筑纵横交错的滨水绿网,建立“碧水绕城”的城市生态系统,形成春季观花、夏季遮阴、秋季赏叶、冬季观雪的全县域园林景观。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多举措促进富民增收,全方位发展社会事业,长效化保持社会稳定。


全力打造法治沛县、平安沛县、善治沛县,法治建设综合满意度、社会治安满意度均居全市第一。


盱眙县拥有众多文化旅游资源,曾获“中国旅游强县”荣誉称号。2016年盱眙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依据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将小龙虾变成红遍大江南北、走向世界的富民产业、支柱产业。据统计,目前,全县从事龙虾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人员达20万余人,县内开设龙虾品牌店1500多家,全国先后开设盱眙龙虾加盟店2000多家,龙虾年交易量达15万吨以上,造就了一批百万“虾王”和千万“虾富”,成为名副其实的“龙虾之都”和“中国生态龙虾第一县”。2020年5月10日发布的“2020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盱眙龙虾品牌价值高达203.92亿元,位列地理标志产品排行榜第十三名,连续五年位列全国水产类公用品牌第一名。依托美味龙虾,做好文化和旅游。2019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90.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5.02亿元。在此基础上,盱眙琢磨开发文旅产品,加快建设投资10亿元的盱眙龙虾全球交易中心,官滩镇霍山村、黄花镇茶厂、江苏怡亨酒庄体等一批集生产、销售、加工、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基本建成。


过去的一年,宝应县实施了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镇村布局规划形成初步成果,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新的一年,宝应县将高起点完成全县国土空间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形成全县开发保护“一张图”,推动宝应城市美、乡村靓、生态优的独特魅力更加彰显。


2020年是宝应古城实施民房修缮的第二年。据了解,过去的一年,县古城办共接收28户有资格申请民房修缮的居民,最后圆满完成的有22户。资金一部分来源于政府补贴,一部分由居民自己出资。主要涉及安宜镇学墩、牌楼、画川等社区。


“十三五”期间,宝应县“环境美”的成色更加闪亮。“公水铁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新城建设展现华丽模样,主城改造、古城保护、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镇化率提高6.7个百分点;运河沿线整治、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深入推进,创成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2021年,宝应县将突出宜居宜业,推动城乡融合迈上新台阶。着力打造生态优良环境。围绕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五气”共治,切实解决臭气、尾气、扬尘、烟尘等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宋泾河、中沟河等20条城市骨干河道治理,削减整治排污口120个,推动国省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有序推进省管湖泊退圩还湖、里下河洼地治理等重点工程,加大绿化造林和生态修复力度,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今年,宝应县将推动河湖环境展现新面貌。继续实施退圩还湖项目,不断加大河湖“两违四乱”整改力度,加快城区中沟河、东城区活水工程,完善农村河道轮浚机制,推进城乡污水提质增效,不断改善全县水环境。推动灌区改造取得新成绩。在精心组织实施泾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灌区改造全覆盖,进一步巩固水价改革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改革成功,推进全县农业水利不断走向现代化。


东海县将大大助推“世界水晶之都、中国温泉之乡、生态宜居福地”的城市愿景实现。


近年来,东海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编制完成各类规划设计20余项,高铁站房开工建设,高铁红线全面贯通,旧城区改造征收96.3万平方米,城南三期、四期征迁全面推进。


交通路网不断完善,改建振兴路、北辰路等,打通钢铁路、民主路等断头路,城区路网“微循环”更加顺畅,迎宾大道、464省道二期完成改造,城区外环“大动脉”全县贯通,高速出入口形象全面刷新。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市容环境大幅改善,开展城乡垃圾“清零”活动,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智慧公交平台高效运行,晶都大道、海陵路等实现“绿波带”控制。城市生活更加舒心,高分通过“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验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沭阳城区基础设施配套面积85平方公里,集中居住人口72万人。建设“百万人口区域次中心城市”,县里加快实施“纳河入城、跨河发展”战略,规划建设“一环、两桥、三高、四路”,深入推进“十大交通工程”“十大城建工程”,加快形成“两河三岸五片区”中等城市骨架。


沭阳城镇化率接近60%,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尽管县城人口已超70万,但离建设百万人口城市仍有不小差距。县里提出“343”农村人口分布目标,即30%农民进城、40%农民留村、30%农民进镇。上半年,沭阳销售商品房超1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近31%;新开工房地产面积逾1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近40%。销售的商品房中近七成由农民购买,而吸引农民进城购房,主要靠优质公共服务。


城区扩张到哪,学校就建到哪。沭阳出台政策:农民进城购房,不落户也可让孩子就近入学。自2018年起,沭阳启动城区“十校联建”工程,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3年来,县财政投入20亿元,建成7所学校,新增2.5万个学位,明年还将建成8所学校。近4年,沭阳新招1700名教师,今年还要招聘712人,以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沭阳县实验小学是城区老牌名校,几年前牵头创办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第一实验小学后来牵头创办南湖小学,南湖小学去年又牵头创办南关小学新校区。得益于“名校办新校”裂变扩张模式,沭阳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快速扩张,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基本得到消除,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进城后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城市活力来自繁荣的城市经济。沭阳全力推进物流、教育、商业、创业孵化“四个中心”建设,全力提升经开区发展能级,聚焦“千亿级产业园区、二十万蓝领大军”发展目标,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适应城市消费升级,满足市民休闲需求,沭阳大力发展商圈经济,提升完善万达广场、中央广场、国际图书城,规划打造活力街区、静雅街区。同时,聚焦“食、游、购、娱、体、展”等夜间消费活动,打造一批特色型、创业型夜市。上半年,沭阳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5亿元,同比增长0.3%,税占比达81.3%,增速在全省41个县市中名列第10位。


沭阳发力补短板、强弱项。近年来,沭阳投入10多亿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主管网约450公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年内县城污水处理率将达95%。该县实施城市易淹易涝片区改造、雨污分流二期等工程,统筹解决市政配套、常态保洁等方面突出问题,让城市更加宜居。


沭阳网红打卡点众多,春夏有海棠大道、牡丹园、立体蔷薇花墙,秋天乌桕、槭树这类树木色彩绚烂。沭阳着力打造“花园中的城市”,从园林、水系、景观、建筑等方面精心布置,围绕“一路一树、一路一景、一路一特”打造特色景观,加快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


与“出门见绿、上街见花”相呼应的是,沭阳建设迎薰门遗址公园,原址原貌复建吴印咸故居,打造“沭水之阳”“虞姬文化”“淮海戏韵”等城市雕塑,串联形成特色文化地标。


锚定“城市在苏北县市最有活力”目标定位,加快建成百万人口区域次中心城市,努力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让市民充分享受城市美好生活——这是沭阳这个人口大县的新追求,也是让更多农民落户县城就近城镇化的新探索。


建湖地处黄海之滨,背倚苏北平原,素有“水乡明珠”之美称。建湖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同时也是全国文明县城。建湖县地处江苏中北部里下河地区腹部,是著名的杂技之乡、淮剧之乡。新长铁路、盐徐高速公路、建阜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面积11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07万公顷、水面2.67万公顷。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2018年10月,建湖县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2018年12月,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2019年1月9日,凭借建湖杂技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建湖县名列其中。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泗阳县是淮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沿运河城镇轴交叉辐射区。截至2018年末,泗阳县户籍人口106.79万,总面积141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7月,泗阳县辖3个街道、9个镇、1个乡和2个乡镇级园区,县政府驻众兴街道。


泗阳县中国唯一的“杨树之乡”,先后摘下了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泗阳县的主要旅游景点有中国杨树博物馆和妈祖文化园等;主要的特产有泗阳膘鸡、八集小花生等;主要的历史文化有云渡桃雕、玩花船等;著名人物主要有刘世勋、张相文等。泗阳县境内徐盐高速铁路、343国道、245省道、325省道穿境而过,中运河、古黄河在此汇聚。


泗阳县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县、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全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美丽县等“国字号”桂冠,连续四届入选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海门区,全境总面积1148.7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海门区下辖3个街道9个镇。2020年,撤销海门市,设立海门区。


海门区是全国双拥模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十三五”期间,海门城市扩容由老城提品质、南城强功能向开发建设北部新城迈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完善功能向品质提升迈进;城市环境整治由补齐短板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城市住房建设由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美丽乡村建设由人居环境改善向综合振兴迈进;建筑产业发展由全省总量最大向实力最强迈进;建设行业管理由精细管理向科学管理迈进,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2021年,海门围绕“1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0万城区人口”的城市建设目标,按照“西联、北展、南优”布局思路,构建“一核四片区”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加快与南通主城在功能配套、交通网络、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协同衔接,建成南通名副其实的城市副中心。


  • 加快推进江海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启动上海路东延及嫩江路建设。
  • 加快打造沿江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区,整体规划打造58公里沿江风光带,推动沿江100米绿化带向1000米林带拓展
  • 重点实施沿江风光带工程的示范段、开发区段(含张謇公园)和青龙港生态绿地。
  • 大力开展清除劣五类水体行动,实施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导推进开发区新建5万吨污水处理厂、黄海水务扩建2万吨、东洲水处理六期工程项目。
  • 实施三星增压泵站扩建工程,建设平海线和滨海增压泵站工程,建设配套机场供水专管,提升天然气供气保障能力。
  • 全年力争建成5个省市级特色田园,建成2个生态宜居先进村。

泰兴市作为城镇化建设示范县,经济成优越,甚至超过国内部分地级市。能有这样的发展与这座城市自身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这座县城处在长江现有的北岸,周围都是城市新区。境内交通网络建设相对完善,3条高速公路在这里汇集到达全国各地是十分方便,铁路与众多线路相连,并在规划建立两条高速铁路。2个小时内可以到达周边7座国际机场,设立开放港口,建设通用码头。


当地经济产业发展势头猛,冲劲十足。当地第一产业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平,每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8.47万元。工业生产以机电,化工,医药为主要支柱,并且境内设立经济开发区,经济可以达到621亿元。这也给泰兴带来发展的底气,并且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十分不错。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大量游客,有一定的旅游经济收入。


泰兴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当地的黄桥古镇,庆云禅寺,韩秋燕故居等古建筑十分值得一看。并且打造当地自然旅游景点,古银杏部落森林哦公园,泰兴三湾都让人感受到十足的江南风情。而且当地美食众多,黄桥烧饼,银杏白果,宣堡小馄饨都是特色美食。


溧阳市将严格落实国家发改委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要求,围绕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等四个方面,大力提升我市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