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韩股市都起飞了,日经指数创30年新高。我们的大a股还是“发挥稳定作用”,能涨1个点,不会涨2个点。主要资本关键时刻怂!
这两个城市上涨超过5%的股票不到300只。科技股就像咸鱼一样躺着。半导体和消费电子失去了它们的名字,认为它们是垃圾股。因此,指数上涨,但市场情绪没有上升。
化工、有色金属和煤炭等周期性行业上周继续走强。在RCEP的利好刺激下,自由贸易港、民航机场等板块也开始崛起。RCEP正处于投机阶段,我们对其可持续性持谨慎态度。
今天就来说说a股家电三巨头之一的海尔智家,中国10户家庭中至少有5户使用其电器。
笔者对这只股票可谓是“又爱又恨”,因为它去年骗了我一次,今年在低谷中反转了。3月至今,股价上涨100%,创历史新高,市值接近2000亿。
海尔的崛起表明行业龙头只要不丧失市场和订单(基本面出现问题),即使暂时处于低谷,也始终有涨回来的一天。(一个充满希望的行业)
今天我们在海尔卷土重来,发现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未来的市值绝对超过2000亿元!
最新上涨的逻辑是“双十一”和“销量预期差+三季报业绩超预期”。当然,短期涨幅还是比较大的。目前不建议介入,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
从长远来看,一是高端路线未来的成长潜力,二是估值是否具备提升空间.
一、高端化初见成效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高端化是家电行业的大势所趋,高端品牌在营收和利润上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将享受更高的估值。
海尔是国内冰洗(冰箱、洗衣机)行业的龙头,在高端冰洗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以洗衣机为例,2014年2019年5500元以上市场销售占比达到45%'s销售额占比不到20%。
品牌力、产品力以及营销力是海尔走高端化路线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品牌方面,海尔旗下高端品牌casarte经过14年的运营,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近年来营收快速增长,利润有提升空间。2019年,卡萨尔特在海尔的国内销售利润已增长至20%-30%。
产品方面,推出双子尚云洗衣机、自由嵌入式冰箱、Air-new集成新风空调等新产品,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在产品性能、艺术设计、SKU数量均具备竞争优势.以卡萨尔特为例
营销方面,海尔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营销,服务优质,拥有较强的用户粘性.例如,卡萨尔特为VIP用户推出了7星高品质服务、免费上门设计、免费水电计量、一体化产品交付安装、免费安装材料、免费清洁、用户关怀、终身质保。
二、海外业务不断扩大
/>国内家电市场逐渐饱和,未来家电外销增速将持续超过内销,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盈利能力将超过ODM(贴牌代工)模式企业。
海尔很早之前就走出国门,始终坚持发展自主品牌,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在海外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2014-2019年,海外收入占比从12.1%提升至46.5%,主要来源于自主品牌。

截至2019年,海尔在海外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1万余项,覆盖28个国家,成为获得海外专利最多的家电企业。
不过,海尔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2019年海外业务经营利润率仅3.4%,对比惠而浦(12.0%)、博世(7%)等海外品牌,海外业务盈利能力较低,未来海外利润率能否提升,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地方,是海尔业绩的一个先行指标。
三、海尔的估值空间
从家电三巨头的PE估值来看,美的PE(TTM)为25倍左右,海尔为27倍,格力为24倍,三家企业估值处于同一水平。
行业龙头盈利能力稳定,PE的成长性和稳定性更好,因此可以享有更高的估值。

从历史估值来看,海尔估值低位在10倍左右,估值高位在20倍左右,目前PE估值处于高位。
考虑到未来家电行业的估值中枢上移的可能,以及业绩增速转正,海尔未来的估值有望下移。
海尔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7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23%,扣非净利润-27.87%,净利降幅大幅度收窄,保守估计2021年一季度实现正增长,乐观估计2020年全年实现正增长。
从PEG来看,海尔、美的、格力的 PEG 分别为1.3倍、1.9倍、1.0倍,海尔具有较强的业绩弹性,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从PS(市销率)来看,海尔、美的、格力PS分别为 0.9倍、2.2倍、2.2倍,海尔明显低于美的和格力,反映了公司估值处于行业地位。
一句话总结:短期估值看似处于高位,中长期估值还有提升空间。
安信证券认为,未来5年海尔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市值有望上涨至3700亿,其实就是实现翻倍,5年之内完全有可能实现,不要小看白马股的抱团。
海尔这两年“双十一”线上销售额大增,说明其营销策略很成功,不要小看这一改变,对年底冲刺业绩很有帮助,所以下次机会可能在年报预披露前后。
参考研报:安信证券《5个视角看海尔,为什么市值还有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作者主要是罗列上市公司的核心逻辑供投资者参考,而不是让大家直接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