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哪个好,外包公司与劳务派遣

劳务外包和劳务派遣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关系。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企业的管理方法错误,劳务外包会被法院认定为劳务派遣,导致企业承担额外的法律责任。

[案例介绍]

案例一:樊文斌与中油长城钻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众齐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审民事判决书

审判庭: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案件号。(2017)京0102民初8163号

法庭观点:

“但是,劳务外包协议和劳务派遣协议有很多本质区别。在劳务外包服务协议约定的是完成的“工作量”,结算方式以“工作量”衡量,而劳务派遣协议是以人数来结算;服务外包单位的员工由承包商管理,劳务派遣中的派遣人员由雇主管理。”

案例二:北京凡诚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等与孙珍等劳动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审判庭: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案件号。(2014)三中民字第10429号

法庭观点:

(一审)

“吴梅公司主张与保洁公司建立外包关系,而不是劳务派遣关系。但根据双方签订的年度店铺保洁合同,保洁公司安排员工为吴梅公司提供劳务,员工人数、岗位固定、长期,并非保洁公司根据承包业务的经营需要自主安排、独立完成业务成果的本质是保洁公司为吴梅公司提供劳务,公司是劳务的受益人;物美公司支付保洁公司的费用包括人力成本、社会保险费等,再由保洁公司支付员工工资;同时合同还约定了因此,保洁公司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符合劳务派遣关系的特征,公司与韩X之间的成立本质上是劳务派遣的法律关系。”

(二审)

根据保洁公司与物美公司签订的《物美店铺保洁2011年采合同》和《物美店铺保洁2012采合同》,保洁公司安排员工为物美公司提供劳务,员工数量和岗位是长期固定的。虽然上述合同规定了承包劳务、包装材料(如垃圾袋、洗涤剂等)的承包方式。)和包装设备,则是在物美公司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其可对员工进行停用、拒绝使用.上述合同内容均在合同中约定如保洁公司作业人员未按时、按质完成工作时,物美公司有权对保洁公司员工进行警告、停用;物美公司向保洁公司支付的费用中亦包括保洁人员费用(薪金、福利、保险)等,一审法院认定吴梅公司与宝洁公司已建立劳务派遣法律关系。

物美公司对保洁公司所派人员具有用工单位的管理权,符合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特征

审判庭: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案件号。(2015)冯敏子楚05109号

法院的意见引用如下:

“根据四原告提供的王的工作证、培训证明、考勤表及证明,王生前为万豪物业公司员工,王生前知道自己是万豪物业公司员工。王的和万豪物业公司承包了军区总医院住院部和门诊部的保洁项目。王被送到军区总医院做保洁工作,军区总医院是王的工作场所,所以王与军区总医院的雇佣关系4。原告请求军区总医院

承担各项赔偿的连带责任,没有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法律摘要】


上述前两个案例中,法院之所以在企业之间签订《外包协议》的情况下,仍然认定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存在实质劳务派遣关系,其认定法律依据为: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27条规定:“用人单位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的,按照本规定处理。”


众所周知,劳务派遣为我国《劳动法》规定的用工方式之一,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上述法律法规属于社会法范畴,具有一定的公法性质,更多体现对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的关照。因此一旦发生劳动纠纷,无论是在举证责任,还是在赔偿责任上,法律都会更加倾向于被派遣劳动者。


例如《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但是,劳务外包则不同。劳务外包协议合同双方的主体均为商主体,适用合同法,更多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一旦发生纠纷,则完全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一份良好的外包协议,能够基本上将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之所以如此规定,就是为了预防企业之间以看似外包的形式(企业承担的风险和义务较小)按照实质派遣的方式使用劳动者,规避法律的约定和企业应付义务。


【区别分析】


那么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回到前述三个援引的法院判决,我们可以看出,法院在认定用人单位以承揽、外包等名义,按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劳动者时,主要审查的对象为以下三点:


(一)工作结算方式。若用人单位按照员工的人数、工作时间等来结算,则可能被认定为劳务派遣,若按完成工作的“工作量”来整体结算,则被认定为劳务外包;


(二)管理主体。若由用工单位直接管理相关员工,或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直接适用于该部分员工,将被认定为劳务派遣(核心区别)


(三)员工人数、岗位是否固定、长期,员工人数、岗位是否由用工单位明确规定。若用工单位对所使用的员工数量、岗位有明确规定,且所使用员工人数是固定的、长期性的,并非是协议相对方根据业务情况自主安排、独立完成,则将可能被认定为劳务派遣。


除此之外,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还在用工范围、结算方式、资质要求等方面,均存在相应区别。


【律师提示】


实践中,企业常在保安、保洁、绿植养护、垃圾清运等领域采用劳务外包方式处理,因此这些领域也一般成为“外包变派遣”的重灾区。为保证企业利益,减少企业法律风险承担,企业需从自身管理方式调整出发,如果采用外包方式,则需要“放手”管理权,真正将工作外包出去,如此才能避免被认定为劳务派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