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谁需要钱我借他10万 怎么能快速弄到20万

来源:大河网

仿版贷款App设套有人被骗数万元 官方支招收好“避坑”攻略

大河日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闫荣荣吐温

总有一些“套路”让人措手不及。

近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收到多条消费者举报,称其通过短信链接或社交软件链接下载了一款贷款App,但没想到不仅没有拿到钱,还以认证费、解冻费等名义被骗了不少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套路接套路多人被骗

今年5月,河南省兰考县的张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显示有9.8万元要收。您可以通过输入链接来确认收藏。因为家里急需用钱,张先生点击链接下载了一款名为“中原消费金融”的App,填写了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提交了10万元的贷款申请。

没想到,事情发生了。

“App上的一个客服让我加一个QQ。加完后对方说我卡号错了,借的10万被冻结了。要求本人在一小时内提交贷款金额的20%,即2万元的配套资金,进行认证解冻。解冻后,10万元和2万元的贷款将一起支付。”张先生说。

虽然张先生多次确认自己的卡号没有填错,但对方坚称是填错的。张先生最终将2万元的“认证费”转给对方后,App上的银行卡账号发生了变化,但张先生再次尝试提现,仍未成功。原因是“操作错误,解冻前需要再次提交金额的50%(即6万元)进行二次认证”。

“我当时也提出了质疑,建议第二天交认证费,但对方说需要当天办理。合同已经做好,我已经向经理申请延长时间到当天下午6点,否则12万元将被永久冻结。”张先生说:“我别无选择。”

在各种“套路”下,张先生在两天内先后将8万元“认证解冻费”转到客服提供的多个账户,但客服突然消失,联系不上。根据央视财经6月7日的报道,梁先生损失了3.2万元。

“对方一直在忽悠我转账。如果我不配合,会影响我的信用信息。公共交通不能坐,出行会受影响。”梁先生说。

“李鬼”App层出不穷

事实上,确实存在组织“中原消费金融公司”及其对应的App。是河南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总部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

但是,张先生和梁先生遇到的是“李悝jy”还是“李鬼”呢?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原消费金融公司相关人员。对方核实下载链接后,声称张先生和梁先生下载的App不是官方App,而是不法分子伪造的高仿App。

记者注意到,梵高App的所谓“客服人员”为了证明自己身份的真实性,伪造了“营业执照”、“工作证”、“身份证”等几乎可以伪造的证件,甚至还有加盖“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印章的所谓“公文”。

“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士,作为消费者,只从外观上分辨瑕疵真的很难。图标看起来几乎一样,但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和功能设置明显不同。”中原消费金融公司副总经理邵航表示,今年3月以来,公司连续收到约2000条消费者关于“被不法分子冒名骗取”的查询,公司立即发布消费提示通知,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对此,公司非常重视,并普及相关知识用于致电消费者,避免了很多消费者上当受骗。然而,一些没有咨询的消费者却遭受了经济损失。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中原消费金融公司”多次发布声明,向公安机关举报“中原消费”“中原消费金”App非法冒用公司名称和Logo,使用与公司名称相近的App名称欺骗消费者,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维护公司合法权益。邵航表示,凡是在放款前收取费用的网贷,往往都是骗局,需要警惕。

">郑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民警相冰表示,这是非常典型的贷款诈骗案,诈骗方通常会假冒知名且正规的金融机构,以“超低息、无抵押”为诱饵,先骗取消费者保证金,再以“银行卡信息有误,资金被冻结”为由骗取解冻金。


据央视财经报道,这些假冒App虽与真的外观基本一致,但伪造成本极低,一般一周不到就可做出前端框架。而且很多仿版App使用的都是境外IP地址,给追踪带来极大困难。


其实,被“李鬼”冒名顶替的并非只有中原消费金融公司一家。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的监测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发现互联网金融仿冒网站4.81万个,受害用户达12万人次;互联网金融仿冒App2801个,仿冒App下载量3343.7万次。


>>河南多部门紧急提醒


针对层出不穷的网络金融诈骗手段,河南多个部门发布提醒。河南省反诈中心提醒:网络贷款先交费的,网络客服主动退款不走原渠道的,网友带你投资理财赌博的,公检法或公职人员要求转账以证清白的,网络兼职刷单大额联单的,冒充公检法让你转账汇款的等都可能是电信网络诈骗,请拨打96110核实。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郑重提醒:创业创新缺资金,贷款要找正规军。中介忽悠勿轻信,个人信息要看紧。山寨软件忌使用,不明链接要当心。一朝被骗才惊醒,天上哪会掉馅饼?


究竟该如何防范,避免让更多人上当受骗?邵航分享了三个甄别建议:


1.正规网络贷款平台不会在授信审核过程中收取任何费用,所谓关联认证金、履约保险费、保证金、银行卡解冻费等都是诈骗分子的托词。


2.正规金融服务平台的客服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个人微信、个人QQ)和用户联系,也不会向用户索要个人信息和验证码,出现非官方客服联系的情况,一定要注意核查对方身份,不要向陌生个人账户转账。


3.下载App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官方软件,务必在正规应用平台下载,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应用供应商、链接以及二维码下载安装软件。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会通过线上知识普及、线下公益宣传等形式,走进社区、写字楼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为大家普及‘防范金融骗局’金融知识,争取多渠道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邵航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信息安全部技术专家邓佑军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消费者最好避免从社交软件或者短信、二维码链接下载App。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不要私自通过个人账号将自己的钱转出去,也不要在App的范围之外进行转账。


>>万一中招怎么办?


假如不小心“中招”,又该怎么办?河南文丰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珍珍告诉记者:“网络诈骗是诈骗罪的一种,但是由于技术手段的原因,网络诈骗有侦查破案的难度,如果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保留好转账单据,立刻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相冰提醒,银行和正规的金融机构如果遇见了贷款人有“骗取贷款”嫌疑,会直接报警或诉讼至法院,不会给贷款人单独开冻结资金的通知书,因为银行没有执法权。如果遇到了此类案件,受害人应该保存好对方的银行账户信息,暂时不要删除软件(警方会提取相关数据),立即拨打110报警。如果受害人报警的时间够及时,对方还没有将资金取出,银行可以冻结诈骗账户资金。同时,受害人报警以后,警方会对涉案账户采取措施,涉案账户在48小时以内无法办理非柜面业务,这样也可以为警方办案争取到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