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蚯蚓引发热议
2020年,沛县法院的一份判决书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家住沛县张寨镇的朱在网上买了一台电动蚯蚓机,打算用它来抓蚯蚓,赚点外快。没想到,朱在使用期间被电死了。家属认为电蚯蚓设备的设计和质量缺陷是事故的“罪魁祸首”,于是将设备制造商告上法庭,索赔70多万元。沛县公安局出具的《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也证实了朱某的死亡特征与触电死亡一致。据法院调查,朱使用的电蚯蚓机设计较为简单,通电后接触地面的钢针只有一个小小的塑料薄套,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公司涉及的业务范围是逆变器、家电、新能源电池,不包括电动蚯蚓机的生产和销售。最终审理结果是,厂家需要赔偿买方57万元。
“电”本身就是一个敏感话题,网友们对此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有网友直言,“我经常在河边散步,没有湿鞋”;有网友认为赔偿太多。这不是鼓励电吗?有网友说,设备是厂家生产的,再精彩,但质量底线要保证,要赔偿。
网友讨论之余,也揭露出了电蚯蚓“行业”里面的种种问题,令人不安。
其实电蚯蚓设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城乡结合部。据说有人受电鱼设备的启发,“发明”了电蚯蚓机。但真正受欢迎的是在2000年左右。亳州有一个叫朱的人,对电蚯蚓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使之变小变瘦,成本大大降低。
朱也通过互联网销售这种新设备,经常供不应求,但也吸引了大量厂商效仿。电蚯蚓产品原本是非标产品,门槛不高,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厂家蜂拥而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比如2017年海口琼山区,一台电动蚯蚓机致人死亡,也是漏电造成的。
电蚯蚓的结构和原理并不复杂,主要由逆变器、电源和电源线、地钉组成。首先,12V的低电压通过逆变器转换成高电压,电流也随之降低;然后,将两个金属钉插入距离为2-5米的位置。附近的蚯蚓不用太长时间就能一个个“破土而出”。蚯蚓的皮肤中分布着大量的微血管网络,可以通过皮肤与土壤有效地交换氧气。但是电流的刺激抑制了皮肤的这种交换能力,蚯蚓不得不爬出水面“喘口气”!
电蚯蚓一本万利与带来的破坏
蚯蚓中的蛋白质约占干重的60%,含有10种必需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高达50-70g/L,大部分蚯蚓可食可药。 : #333333; --tt-darkmode-color: #A3A3A3;">蚯蚓在南方被叫作“地龙”,将蚯蚓与调料一起烹饪后便是一道地道的家乡菜,至今在广东、福建、云南等地部分区域还保留着吃蚯蚓的传统,但吃的人越来越少。药用是蚯蚓需求的主力军。我国古代中医典籍里记载蚯蚓具有清热熄风,平喘,通络,利尿的作用,也可用于治疗高热烦躁,惊痫,抽搐等疾病。除此之外,蚯蚓也常常被加工成动物的饲料或钓鱼的饵料。

旺盛的需求导致蚯蚓价格不菲,比如鲜蚯蚓一斤能卖到10-18元,干蚯蚓更是高达70-150元一斤,因为7-8斤鲜蚯蚓才能换来1斤干蚯蚓。
电蚯蚓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电蚯蚓人只需花200-500元就能购买一台电蚯蚓机,再配上一辆摩托车或自行车,带上一个化肥袋就能上阵了。出去一趟少则捕获几十斤蚯蚓,多则上百斤,平均下来一天能有二、三百元的收入,遇到蚯蚓价格暴涨时收入还能更高。

电蚯蚓者大都轻装上阵,田间地头、深林山地、河边,包括一些偏远的林地都能看到的他们的身影:只要旁边有个电脑体积一半的小箱子、两个插入土壤里的地钉,八成是电蚯蚓人。现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制止电蚯蚓行为,然而电蚯蚓人机动性强,常跑到远离市区的荒郊野地、人不易出现的地方,很难被发现结果电蚯蚓行为屡禁不止。

土壤中的蚯蚓Earthworm in soil
之所以打击电蚯蚓行为,是因为蚯蚓太重要了。
研究发现但凡被电蚯蚓人的频繁光顾的地方,土壤里的有机物质大幅度减少、有害化学物质却极速增加,而且土壤不再松散而是板结成块,农作物表现得萎靡不振,即便是投放再多的化肥也不怎么奏效,说明土壤里的蚯蚓已经很少了。部分网友更是直言以前夏季雨后经常看到蚯蚓爬出地表呼吸新鲜空气,十几条、几十条聚成一片,自从电蚯蚓兴起后再也没有看到了。
结果是电蚯蚓人不得不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以前驱车十几里地就能捕获几十斤,现在最远要跑到几十公里的地方,这也是网友能在本地看到一些从外地赶来的电蚯蚓人的原因。

蚯蚓素有土壤的清洁卫生、耕耘者的称呼,它们在土壤里里穿行,能疏松坚硬的土层,增强土壤的透气性。蚯蚓还能吞食土壤里的有机碎屑、化肥残留,也吞食砂砾和土壤,并将其转化为农作物需要的尿素、磷钾矿等化合物,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
蚯蚓粪便本身就是一种高效有机肥料,还能增强土壤的腐殖质,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大有益处。资料显示果园、林地每年因蚯蚓在土壤里耕耘、吞食而形成的土壤团粒结构每公顷最高达到170t,氮素最高增加125kg。

更难得的是这些土壤颗粒理化性质稳定,蚯蚓利用身体的各种酶成功将酸性或碱性土壤转化至近乎中性,土壤的可塑性大大提高。此外,每克蚯蚓粪便含有大约10亿个微生物,可轻松消除土壤里的有害病毒和细菌,为农作物健康生长打下了基础。
不管是从土壤生态,还是电蚯蚓人的生命安全都理应制止这种行为,更应该从源头入手彻底解决。当然,电蚯蚓机生产不难,有人可能自行组装,所以也有加大宣传让民众知道蚯蚓的益处,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好些。
原创: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