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最厉害的创业者,四大80后创业青年

车和佳首席执行官李翔

2月10日,车和家创始人李翔今天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了一条文字,回忆了自己过去20年经历的五层楼,分别是18岁之前、22岁之前、27岁、37岁以及现在。

李湘说,他18岁之前是一个普通人,学习排名中下。他曾经被他的亲戚和老师认为是一个没有什么前途的学生。

作为一个普通人出生。18岁之前,学习成绩比较差,老师和亲戚都认为我不会有未来的前景。那时候我和很多同学一样,随波逐流,充满是非,但没有什么能改变我的命运。

可以说,李湘谈“一楼”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优秀,也不是什么人才。与庄、等年轻时就显露出数学天赋的企业家相比,李湘十几岁的求学时期堪称“学渣”。

但是李湘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生命。在“二楼”,李湘实现了完美的反击。

高三开始我不想被人看不起。我把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变成了个人网站,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我有目标,在无数的问题中寻找机会,对日常工作进行优先排序,在90%的结果中只做影响前三项的重要事情,选择忽略剩下的问题,而不是被问题牵着走。以大问题为契机,不断实现阶段性目标。直到2004年,泡泡网一年赚了2000多万,我遇到了瓶颈。因为缺乏团队管理能力,泡泡网打不起来。那年我22岁,然后开始了我的第二次创业:汽车之家。

可以说,在高中的时候,李湘就用“变道超车”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反击,这也是马云常说的。他没有设定考上一流大学的目标,而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起了个人站长,恰逢PC时代的开始,互联网行业出现了巨大的红利。李湘从个人站长转变为团队经理,进而将自己的人生境界从“做一个普通人”提升为“做一个优秀的人”。

22岁时,他作为泡泡网一年赚了2000多万元,这在2004年或2019年都不是一笔小收入。

当他作为泡泡网遇到管理瓶颈时,他再次创业,成为汽车领域的垂直门户网站,汽车之家。

李湘也非常喜欢汽车

然后李湘进入了他的三楼: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作为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带着一群没什么经验的年轻人,把这个汽车网站做成了行业第一。他曾经分享过自己是如何做到的,甚至对更新频率做了研究。其他网站周六周日不更新的时候选择更新,其他网站每天早上不更新的时候选择预约内容提前更新。经过一年的坚持,他们在2004年被排在汽车行业百强网站之外,2005年进入行业前五。

李翔说,2004年至2008年期间,他更加关注

重的是发现人才:


我能很快发现谁能把事情做好,谁有潜力,并带着他们一起作战,把工作做好。带着一群人作战,目标清晰,聚焦于每一个关键的事情,这个持续到2008年,我到了27岁。汽车之家流量到了第一,秦致在前一年加入汽车之家


这是李想达到的人生第三个楼层: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李想与秦致(右)


而让李想向人生第四层境界进发的是2008年汽车之家内部的一次争斗,当时几名小股东联合起来想要将李想赶出汽车之家,幸亏有薛蛮子等投资人的助力,才让李想平息了这次内讧。再加上职业经理人秦致的辅佐,李想开始从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向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转变。


对于这一时期的经历和变化,李想这样写道:


秦致的加入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更高级别的管理,一个领导者不需要自己什么都会、都擅长,而是如何找到更多优秀的管理者,并帮助他们不断的提升,提升自我的认知、协作的认知、管理的认知。也让我们知道了使命愿景价值观如何建立,以及重要性。再加上2008年几个早年创业的小股东要把我赶出公司,当然他们没有成功。此后我变得特别关注人,从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责任开始,到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培养出来很多优秀的管理者。从2008年到2013年IPO,再到我和秦致相继离开,汽车之家获得了垂直汽车网站超过100%的利润,对手都是赔钱的。这个楼层持续到了2018年,我37岁。


从2008年到2018年,李想用10年的时间来进行第四个人生“楼层”的爬升,这10年里,他曾经历内部管理层的震荡考验,也带领着汽车之家在2013年赴美国交易所上市,再到2016年他离开汽车之家并寻找新的创业项目。大起大落经历了不少,光辉荣耀背后的苦楚也只有他和秦致等人能够体会。


但李想在今天的文章里提到了一句话:


每一次楼层的提升都是巨大的痛苦或意外的灾难带来的,但是我没有退路。


是的,李想没有退路,他依然在创业的路上狂奔,2018年他的车和家也成立了3年,这期间他经历了价值数亿的SEV项目的流产,也经历了理想智造汽车的发布。李想依然在自己的人生境界中爬升:他还有第五个楼层。


李想与马斯克的合影


李想说自己到2018年才意识到,应该要将自己的境界从优秀的领导者向顶尖的领导者提升。


而目前李想认为自己的状态还处在“从四层痛苦的走向五层的路上……没有退路”。他对顶尖领导者的定义是这样的:


一个顶尖的领袖必须能够给团队清晰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做好组织的建设,找到关键的领导者,让团队的每个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不断成长,认知自我,认知协作,认知管理。


一个顶尖的领袖必须能够带领团队制定精准的战略,保证业务、人力、财务三位一体的去作战,让每一个人洞察商业、产品、技术之间相互的奥秘。


显然李想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还有进步的空间,李想说“再给我几年时间”。


从18岁到38岁,李想在创业的20年里,通过自己强大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认知境界,他虽然“生为一个普通人”,却有着一个“成为顶尖领袖”的终极目标。不得不说这是CEO来信君在2019年春节假期里看到的最励志,也最值得学习的一个“逆袭”案例。


从左至右:茅侃侃、高燃、戴志康、李想


李想曾经与茅侃侃、高燃、戴志康等人登上央视,成为四大80后创业精英,多年以后,他依然是值得80后、90后学习的榜样。


在李想回忆自己创业20年的文字最后,他写道:


当我爬上更高的楼层以后,才发现之前楼层那些让我痛不欲生的问题竟然如此简单,甚至毫无意义,自己是庸人自扰。


人因为痛苦而改变,人因为受益而坚持。


我们的真实的实力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强,提高认知的楼层是我人生中最关键的收获。


如果不是看到了李想创业成功的全过程,我们很难相信这是一个高中辍学创业的80后CEO说出的话,他深刻的认识到,提升认知的楼层,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收获。


也是在今天,他还谈到了努力赚钱的两大好处,一个是可以让内心获得安全感,另外一个就是获得相对的自由。李想奋斗了20年,如今身家数亿美元的他,已经拥有了常人无法拥有的很多,但他在认知提升的路上,没有止境。


对比李想的人生境界,各位CEO来信的粉丝们,你的人生境界处在哪一层?


2019年,让我们向李想学习,也逐渐提升自己的认知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