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16日电(郑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每年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围绕“奖励、扶持、培育、服务、住房、医疗、教育、落户、出行、荣誉”10大人才创新创业要素进行分类政策支持。16日晚,166名“易麒麟”人才和近2000名优秀人才在经济开发区易麒麟人才评选新闻发布会上集体亮相。
“一麒麟”意为亦庄的麒麟人才,既歌颂德才兼备的人才,也体现了经济开发区对人才的渴求。在沉浸式开幕环节,本次人才大会运用高科技3D影像,将动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描绘出“宜居宜业”的新图景,开启北京经开区产城融合的新篇章。然后,通过《新星》《搜索》《至尊》《极限》《使命》《荣耀》六章,以音乐铺垫、故事情节、古今过渡等方式呈现经济开发区人才的多样性和重点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在每一章对人才代表进行颁奖。
北京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王少峰16日晚在易麒麟人才选拔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致辞。图片由北京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北京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王少峰在讲话中表示,人才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经过29年的建设,经济开发区从一片绿色农田发展成为产业集中、竞争激烈的科技创新之城。在升级后的经济开发区扩容、市级管理权限下放等一系列中央和市级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开发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比任何时期都更渴望人才的加持。
他指出,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为人才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逐步建立起以“十大人才”为核心的人才政策体系,每年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奖励、扶持、培育、服务、住房、医疗、教育、落户、出行、荣誉”等人才创新创业10大要素;成立人才发展集团,通过市场化手段为人才提供医疗、旅游、培训、创业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成功建成全市首个国际人才服务大厅,实现外国人工作证、居住证“一窗受理、同步取证”;持续推进集居住办公、医疗教育、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人才社区建设,持续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
目前,北京经开区人才总数已超过29.9万人,其中两院院士38人,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76人,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142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