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率与互联网平台一致,前端不收费的基金份额增加或推上线。很多银行的基金认购费大幅降低,基金代销行业可能要有所改变。
7月15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将该行发售的权益类基金a股认购比例下调至10%,增加前端不收费的C类股基金布局。同一天,迈出更大步伐的平安银行将代销3000多只基金的a股认购费下调至10%,并在网上推广C类股。
A基金和C基金的主要区别是费率不同。A类基金份额下降到10%,意味着银行作为渠道可以收取的费率只有0.12%~0.15%,与主流互联网平台基本一致;c类股票在持有期间最多只收取销售服务费的0.8%。
但由于C类股的低费率,互联网平台对城市发起了攻击,侵占了银行的传统版图。随着银行开始降低利率,推动C类股,基金代销行业的格局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降低费率可以放大基金代销规模,但基金代销的关键是提高服务能力,为投资者赚钱。
申购费看齐互联网
招商银行表示,近期公募基金费率有所升级,一批优先股基金陆续进入10%销售类别,1000多只股票基金认购率降至10%。
在招商银行宣布降费的同一天,正在进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平安银行也宣布将改变基金销售方式,大部分非初始、非定制基金的认购费将降至10%,覆盖3000多只。
银行基金a股认购费大幅下调,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2020年4月,招商银行就陆续推出指数基金、债券基金认购费率10%的优惠。通过招商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参与认购优惠指数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可享受基金认购或认购费率9折优惠。
与上述机构相比,中国建设银行的动作更大。今年5月,中国建设银行和CICC宣布,不会向投资者收取任何管理费和赎回费,只收取业绩费。业绩不好或者没有业绩,经理没有收入,建行作为代销机构,不能提取销售和交易费用。
目前A类基金份额的认购费用一般在1.2%-1.5%之间,而10%的认购比例仅为0.12%-0.15%,这也是互联网和支付宝、田甜基金网、腾讯理财通等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大部分A类基金份额的认购比例。
相比a股认购费的降价,银行基金代销更大的变化在于转向以推C类股为主。
招商银行表示,将加快布局前端不收费的C类份额基金,目前已累计投放近千只线上产品。
平安银行表示,未来将全面推进C类基金线上份额,近1600只基金将实现零认购费。在平安银行口袋银行App基金渠道,首先推荐C类基金份额。
对于投资者来说,基金a股和C股的主要区别在于收费标准。同一只基金中,a股的认购费在前端收取,标准一般在1.2%-1.5%之间;C类购买阶段不收费,即前端不收费,持有期间只收取销售服务费的0.5%~0.8%。
据业内人士透露,C类份额基金的前端认购费明显低于A类份额。a股的认购费一般归渠道所有。无论是A类股认购费打折,还是C类股推上线,银行的收入都会受到明显影响。但与a股相比,C类股的推广对银行的短期影响更大。
行业格局要变?
去年以来,火热的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已成为银行和t
代销收入增长更为迅猛。今年一季度,该行代理私募复杂产品、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同比增长73.7%和57.2%,代理收入12.08亿元,同比大增289.7%。A类份额申购费降至一折后,意味着银行需要承担对应的收入和利润损失。
那银行为什么愿意这么做?
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银行降低基金代销费,也是趋势和压力使然。目前,不少互联网平台、独立销售机构都已将申购费降至一折,这无疑给银行带来了一定压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A类基金份额申购费下降,银行基金代销的最大变革之处是加大或线上主推C类份额。去年以来,一些互联网平台的银行理财代销业务被禁止后,正是凭借较低的费率,主攻C类份额销售,短时间内又斩获了大量用户,而传统银行代销的主要是A类份额。
不过,在基金销售渠道中,目前银行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中基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招行“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6711亿元,位居各渠道第一。
但招商银行的基金代销“老大”地位,也正在面临挑战。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排名第二的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5719亿元,与招商银行的差距已不足1000亿元,并远远超过排在其后的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
平安银行的基金代销业务,仍处于追赶地位。截至今年3月底,该行“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为910亿元,在全部代销机构中排在第14位,在银行类机构中排第11位。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有账户、渠道优势,主推C类基金份额,可以凭借较低的费率,吸引更多用户,做大基金代销规模。如果此后有更多银行加入,整个银行业的基金代销渠道格局可能将发生改变。
从渠道到生态
降低费率虽然是做大基金代销规模的有效手段,但最终的目标,费率并非关键问题,如何提升服务能力、为投资者赚到钱,才是基金代销的核心所在。
招商银行财富平台部总经理张东透露,该行公募基金客户的平均持仓时间超过16个月,去年权益类基金持仓客户平均收益率达到35.7%。2012年以来,该行的基金持仓客户累计实现盈利近3000亿元,其中2020年接近1400亿元。
招商银行人士表示,在此过程中,客户需要的不仅是“产品超市”,更是服务聚合。 除了管理规模、历史业绩、业绩稳定性等定量因素外,还格外关注基金经理的成长。为此,该行配备专门团队,对基金经理全程追踪。
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年初提出,要通过面向大客群、搭建大平台、促进大生态。大平台是指发展顾问式财富管理、全权委托,从卖方服务向买方服务转型,做产品采购专家和资产配置专家。
在此背景下,银行不再仅仅局限于提供销售渠道,而是与基金公司、投资者合作共赢。目前,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都先后推出了财富管理或银基合作平台。据了解,招商银行将向合作机构开放招行App “财富开放平台”,可以直接触达其持仓客户和潜在客户。招商银行会从智能运营、智慧风控等方面为合作伙伴提供服务,从而链接全市场优秀的资管机构和产品,形成财富管理生态,为客户提供服务。
“客户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单靠招商银行自身来提供服务显然不够,因此我们广泛链接全市场优秀资管机构。”招商银行方面表示。
平安银行也在稍早前,联合多家基金公司共同搭建 “银基开放平台”。这一平台突破了传统“产品货架”模式,参与的各家机构形成“银基服务生态联盟”,银行和基金将在投研、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更深度的合作,并可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共同为用户提供服务。
根据平安银行介绍,在新的平台上,基金公司可直接触及银行持仓客户和潜在客户,并借助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客户标签化等提供精准服务;银行则从平台层面提供资产配置服务,银基双方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