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故事,藏着大智慧赚钱,比读10年书强!了解这三个故事,触发你的赚钱思维,无论是创业还是做生意,你都应该读一读。
故事1
在一个省会城市,在这个城市最好的证券交易所里,每天都有很多衣着光鲜的人进进出出。没有人注意到在门口给人们看车的老太太,因为她太普通了。然而,两年后,老太太成了这次交易的大玩家之一。有人问她经历,老太太说:我的经历就是数车。每当汽车数量少的时候,我就买,每当汽车数量开始增加,即将达到最大的时候,我就卖。光是算上汽车的数量,这位老太太就成了股市的大赢家。
赚钱思维:赚钱难吗?对很多人来说的确很难,但大道至简,对于那些观察力极强、能发现赚钱规律的人而言,赚钱很多时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故事2
蔡万霖是台湾省著名的富翁。他小的时候,发现妈妈每次做饭,总是抓一把米放在罐子里。久而久之,她省下了很多食物。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妈妈就把平日积攒的米拿出来给全家人吃,以解燃眉之急。这件事给了蔡万霖很大的启发,以至于他长大后仍然印象深刻。在走上创业之路的时候,蔡万霖想,如果家庭主妇每天从零花钱里存一点,时间长了就相当可观了。经与哥哥商量,兄弟俩决定在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开展1元钱开户的“快乐存款”储蓄活动。他们宣布,只要省下1元钱,就可以成为“十信”的客户。
这一倡议得到了家庭主妇的热烈响应,她们经常在上街买菜的路上顺便写下“十封信”,并把零钱存起来。其他中学生也把假期打工挣来的钱扣除书费后全部存进了“十封信”。
蔡兄弟1元钱的幸福储蓄大获成功。他们趁热打铁,在台湾省其他地区开了17家分店,无一例外都做得不错。后来,他们增加了夜间储蓄业务。此后不久,“世信”拥有会员10多万人,存款金额高达170亿元,成为台湾省最大的信用社之一。
蔡万霖
母亲生活中的一个小习惯给了蔡万霖一个重要启示:“财富是积累的”。这一思想不仅影响了他早期的创业,也对他一生追求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成了当之无愧的“聚财之神”。
赚钱思维:像蔡万霖一样,大多数创业者和生意人都曾有过一段辛酸的工作经历,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赚钱也都是很难的,但什么事情都是从难到易,赚钱也是如此,只要善于思考和总结,并不断在生意场上磨练,那赚钱这件事一定会越来越容易。
故事3
一天晚上,日本三洋公司的老板荆志勋骑车上路,由于自行车尾部没有反光镜,被警察严厉教育。回去的路上,荆志勋一直在想警察的话:“这是法律规定的!这是法律规定的!”突然,一个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是一笔好生意。全国大约有1000万辆自行车,每辆自行车都需要一个反光镜。这个市场太大了!”他记得在三洋的车间里,堆放着大量的铜屑。过去,这些废料作为废品出售。如果用它们来生产自行车后反光镜的底板和框架,那就再好不过了。这个想法一出现,他就立即采取了行动。第二天,他打电话到东京,询问红玻璃的价格,大致估算了一下成本。大约每个反光镜需要18元。当时市场上卖的黑铁皮做的反光板价格是28元,他有占领市场的价格优势。
很快,三洋的铜框反光板成功投放市场,凭借价格优势迅速超越松下等老牌企业,几乎占领了整个市场,此后三洋公司逐渐发展壮大。
赚钱思维:创业、做生意,成功越来越难,赚钱越来越难,难在哪?难就难在没有机会,没有发现机会的眼光,有眼光就不怕没有机会,就像马云说的:生意越来越难做,越难做越是机会,关键是你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