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红木家具营销成功案例 红木家具创业计划书范文

信息时报讯(记者顾晓彤)9月16日,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微社区额济纳通文明石齐”发表文章《番禺驱动力 | 永华红木董事长陈达强:守持匠心33年,书写红木家具行业传奇》,报道了永华红杉领航陈大强的创业故事和企业发展历程。到昨天下午出版的时候,阅读量已经达到了3838,引起了很多街坊网友的关注。33年前,陈达用3000元的大手,开着一辆破摩托车创业。凭借对匠心的执着,永华红木成为“中国家具行业十大企业”、“中国著名商标”和“中国红木家具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

近日,广州番禺永华家具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家具行业龙头企业”。为此,记者采访了从事红木家具行业33年的公司董事长陈大强。他将永华从一家红木家具企业打造成为传承红木文化、传递匠心的知名家具品牌。

3千元创业,从一辆破烂摩托车起家

陈大强1982年进入红木家具,在一家加工企业当学徒,月薪38元。有时候加班可以多拿一点。1986年,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时候,陈大强看到一些学徒期满的师兄弟出来创办自己的工厂,大部分都成功了。学徒期满后,他自己创业,成立了永华红木家具厂,专门生产红木家具。

刚开始,他用3000元的启动资金和一个朋友合伙,邀请了几个其他工作的硕士一起工作。那个合伙人负责生产,而陈大强负责管理市场。两人合作得很好,一年挣几万元,实现了一个月挣一年多的目标。

一年后,合伙人退股,陈大强接手生产销售,辛苦不用说了。陈大强每次购买货物都必须下水接受检查。当时,木材从海上运回,浸泡在珠江上。不管质量好坏,也不管是不是空心的,都要潜入水中去感受被淹没的木头。秋冬季节,河水冰冷刺骨。验货后,木材从珠江口拖出来,装上木筏,再运到番禺码头。当你忙着买货的时候,你就忙着发货。

20世纪80年代初,陈大强想通过家具市场代理销售,但这种模式在当时的广州市场并不完善。结果,陈大强不得不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风尘仆仆,颠簸在珠江三角洲之间,在每个商场里卖家具,一次又一次地吃着紧闭的门。“当你饿的时候,买一瓶米林达汽水和一个硬面包,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吃。”陈达仍然记得创业之初的艰难岁月。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永华慢慢打开了一条新路。

以德报怨,得道者多助

90年代中后期,永华家具获得了一定的名气。陈大强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开设分公司,进一步扩大了永华的市场影响力。然而,他在市场扩张中失败了两次。在上海被合伙人挪用,造成亏损;在江苏,陈大强陷入了困境,因为对方故意制造消费者投诉。

有些人看起来很生气,但要求陈大江起诉他们。陈大强说,他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一个企业必须计算投入产出比,如果投入产出比错了就放弃。如果把投入诉讼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商业上,可以产生更多的效益,那为什么还要打呢?已经输了很多钱,不争口气,输第二。

陈大强说:“我这辈子最感谢三个人:一个是当学徒的厂长,他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知识;另外两位是上海和吴江的合作者。他们教会了我太多太深的东西。”

从那时起,陈大强就非常重视人的道德。“一个人必须心存感激。如果一个人紧紧抓住自己的利益,那么社会公共资源永远不会被这样的人分享。以怨报德,肯定会让人生气。”

坚守工匠精神 传承红木文化

1999年,陈大强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MBA,通过深造,他对企业的未来有了新的思考。他认为红木是一种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资源,红木家具的魅力在于其无与伦比的欣赏潜力和收藏价值,从1999年底开始,从低端到中端再到完全高端,产品风格从实用到实用再到观赏,一步一个脚印

变。到2005年,永华彻底完成产业升级改造,这一步,比国家提出实施产业升级改造的政策整整快了5年。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很多同行受到巨大冲击,有的濒于倒闭、有的关门大吉,未雨绸缪的陈达强却因提前完成产业升级改造,安然着陆,逆市上扬。


“永华红木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每一根红木都满是情怀。如果你问我现在求什么,我只求它在风风雨雨中健康平稳发展,企业发展不能靠规模扩张,而是靠资金、公司人员、产品定位和质量的提升,以及文化的传承。”他坚定地说。


如今,永华家具有限公司占地十万多平方米,拥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永华红木艺术馆,古建风格的展厅、标准化管理的工厂、错落有致的园林与瓜果飘香的农场,成为行业标杆品牌。现代化的专业设备、强大的设计和技术工人队伍、电脑数据化的生产管理系统,是永华家具高品质的最有力保障。


2018年,“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达强也被命名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达强始终坚信用“匠心”做产品、做品牌,追求极致的价值追求,必定能使永华红木日渐升华为一种让全社会为之推崇和尊重的文化“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