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还有什么平台可以借钱 可分36期的借款软件

编者按:

近年来,借贷营销席卷互联网,引发了许多社会和金融问题。追根溯源,《各种APP都告诉我:你没钱,你得借钱,跟我借!》 《当心!借贷APP,正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等一系列报道获得网友的热烈反馈,Zhongxin.com将继续关注和报道“APP借贷乱象”。

中国新闻。中国网客户端北京5月10日电借贷APP的“低利率”,是用数学在玩你

记者谢

“1000元的日费低至2分钱”、“日利率最低为0.02%”、“免息券最高为30天”、“借款前利息费为0天”.

看着各种应用上广告的贷款利率,你激动吗?

某平台宣传页面截图。

借千元每天只还2毛钱,真香?

通过在各种线上消费场景下营销贷款产品,借贷平台利用贷款手续简单、放款快、利率低的噱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借钱消费。

Zhongxin.com记者下载了市场上十余款提供借贷服务的常见app,发现借贷平台相比年利率更倾向于在宣传页面显示日利率,提供的最低日利率在0.01%-0.05%之间。

具体来说,大部分软件把最低日利率定在0.02%,比如生活费和美团借钱,携程、金山金融、滴滴借贷服务借钱,微博借钱。在十余款软件中,360借方把日利率最低放在最“尴尬”的位置,“1000元借12期的日成本至少是1毛。”

看到这一点,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在APP上借款很划算。别担心,我们得看看年利率。

以常见的最低日利率0.02%为例,通过“年利率=日利率*365”的简单计息方法,最低年利率为7.3%。

据了解,大型商业银行消费贷款和信用贷款的年化利率一般在5.22%至5.88%左右,优惠期间仍有机会进行利率贴现。与银行贷款相比,借贷APP宣传的最低贷款利率没有优势。

所以,不要被各种“低利率”宣传所迷惑,借钱过度消费。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璇也指出,“消费者可能没有完整的金融知识。一些宣传和一些包装让你有一种错觉,这种兴趣似乎没有多少钱,一天可能要花两三块钱。三四块钱,但如果用金融知识,尽量年化一下(利率是计算出来的),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

新规下,部分APP宣传仍未展示年利率

以往APP借贷产品往往利用日利率、月利率和免息优惠制造“低利率假象”,但对年化利率标注不太清晰。

为防止误导借款人,3月,央行发布2021年第3号公告,责令“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通过网站、移动应用、海报等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且在签订借款合同时,还应根据需要同时显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根据Zhongxin.com记者近期的调查结果,很多APP借贷产品还没有在宣传页面标注年化利率。

比如金山金融宣传“利息低至1000元,日费低至2毛”;只有提花提现显示“最低日利率3000”;水滴借贷服务显示“最低日利率为0.02%”;JD.COM金条是“5

0000元免费用15天,借款前15天0息费”。


截图自金山金融页面。


标示了年化利率,背后也有套路


一些软件虽会标注“年利率7.2%起”,但实际利率以客户申请时风险评级而定或实际授信结果为准。也就是说,你需要先进行贷款操作,授权APP获取个人征信报告,并审核通过后,才能知晓具体的贷款利率。


体验发现,不少借贷产品的实际贷款利率与宣传的最低贷款利率差别较大。


如,记者分别使用借呗和微粒贷进行贷款操作,显示的实际年化利率分别是16.425%和18.25%。一些软件未通过记者的贷款申请,但有网友投诉微博借钱、美团借钱以及携程·借去花等产品年化利率能高达30%以上。


部分专门从事金融借贷业务的平台,会给出明确的利率范围。记者注意到,一些借贷产品年化利率最高可达35.99%


借贷平台编织的利率“陷阱”,已让不少人上当。在黑猫投诉上,关于“年利率”的投诉有4万多条,投诉内容大多为“借贷后发现年利率过高”。有投诉人反映,一些借贷平台年利率甚至超36%。


截图自黑猫投诉页面。


而根据最高法公布的2020年8月20日起施行的新版《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4月20日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85%,已连续12个月保持不变。即,如果双方约定的利率超15.4%(年利率)将不被法院支持。


不过,“金融机构的互联网APP不受民间借贷的限制。”有法律人士告诉中新网记者,“但也有一些法院会参照民间借贷的规定来判决。”


借钱花得一时爽,小心还款愁断肠


除了年利率偏高,借贷APP在“年利率”计算方法上也暗含猫腻。


虽然上述央行公告称,贷款年化利率可采用复利或单利方法计算,采用单利计算方法的,应说明是单利。但央行也提到,计算贷款年化利率较为公允的方法是,根据借款人的借款本金、每期还款金额、贷款期数等要素,考虑复利后计算得出的年化内部收益率(IRR)。而现在借呗、微粒贷等借贷产品使用的多为单利计算方法,且一些产品未按要求说明。


同时,在利率展示上,“年化利率”、“年化费率”、“年综合费率”、“年化综合息费率”、“综合年化利率”、“期利率”,借贷平台各种的包装都有,让很多人分不清有啥区别,反正就是想着法子,要你本金之外还更多钱。


截图自360借条页面。


另,不少借贷平台推出的限期0息、免息等,亦或是一个免费的“陷阱”。其实,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借贷平台营销故意模糊借贷实际成本,实际是以高额利息盘剥借款人。消费者一旦逾期,影响自身征信,还可能遭到暴力催收。


2020年底,银保监会就发布《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消费者应了解网络平台贷款等借贷产品,知悉借贷息费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警惕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同时,不要过度依赖借贷消费,更不要“以贷养贷”“多头借贷”。过度借贷往往导致资金断流,最终会使消费者个人甚至家庭陷入困境。


你在借贷平台上借过钱吗?利息高不高?(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