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科技局公布了2021年度第一批西安“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包括“华为云(西北)联合创新中心”等在内的12家孵化器上榜。这些空间在空间运营、产业孵化、专业服务等领域表现突出。经过专家评审、现场评审和市科技局公示,突出重围终于得到认可。
2021年,Xi市首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认定
据统计,陕西省双创载体有1450家,能在层层考核中脱颖而出的,最终获得市级认可的屈指可数。考核类似于过筛子,筛选出运营不专业、服务不达标、资源实力弱的载体,筛选出运营专业、实力强、服务能力强的孵化器。
这无疑对企业选择入驻及选择孵化器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如果企业只需要办公场所和基础服务设施,名单上的孵化器可以随意进入,一般都能满足。但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尤其是正向运营的孵化器,对企业有要求。以华为云(西北)联合创新中心为例,年入驻率超过95%,入驻企业90%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倾向于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企业。因此,给予企业空间的政策也很有吸引力,实现了双赢。
因此,有必要自行打铁。企业不仅要衡量自身实力,一旦具备进入条件,还要选择与发展相匹配的孵化器,有利于长远发展。这就需要了解不同孵化器的优势,比如可以给予什么资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独特的政策.
边肖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了三到五年。先说说2021年首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特点。这些数据是基于网络收集和调查的,希望能为初创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以入围名单里有3家是高校孵化器,院校资源雄厚,更多聚焦校内项目。,为例,上榜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工大,科技实力雄厚,每年创先争优的产出项目有数百个,其中就有学生和教师的项目。但是很多学生的项目停留在初级阶段,更多的是一种想法。教师项目更倾向于生产、学习和研究,具有较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除了高校背景之外,初创企业的孵化器也比较多,这也是很多企业关注的焦点。从区域来看,高新区孵化器数量领先全市。其中,航天基地、碑林、雁塔各占一个名额。近年来,航天以人工智能、航天、大数据等尖端企业为抓手,一路追赶超越,创新创业新地标即将崛起。作为航天基地唯一上榜的华为云(西北)联合创新中心也是在此背景下被政府引进的,聚焦科技新兴产业领域。
航天基地数字基地示范区
就巨头而言,除了以地产起家的运营商,华为、科大讯飞、微软云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市。其中,华为及微软都以云资源补贴及云技术服务为入驻企业赋能,逐渐形成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及云计算等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对科技特别有吸引力,既能节约运营成本,又能实现转型升级。
/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09303899a48343548b917d58a0fb0a75" />在这批认定的孵化器中不乏有黑马脱颖而出,超标准完成考核。
据悉,华为云创场地面积6300多平方米,在孵企业50余家,其中,千万级以上企业5家、百万级以上1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90%,在孵企业本地累计投资额近亿元。
在技术与资源方面,通过华为云产业赋能平台,助力企业技术应用及转型发展近50家,资源补贴高达800多万。

华为云创部分活动
在品牌打造方面,华为云创成为得到大学西安校区第一落脚点,接待政府、高校、企业参观上千人次。一年来举办大中型创业交流活动近40场,为在孵企业累计提供数十次项目辅导。
此外,华为云创的孵化服务一直在迭代升级,陆续实施多项举措鼓励企业获取知识产权,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 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比如,对获得高企认定、科小认定及软著等的企业,孵化器予以近万元的真金白银奖励;
- 设立自有基金扶持企业,同时给予活动融资的企业补贴;
- 对产学研项目和高精尖企业实行减免与扶持双向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如果有优质的科技企业想借助孵化器的资源和实力,为自己发展加速,可以去考察一下这些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