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融资基金是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之一,它们的走势代表了市场上一类风格相对激进的投资者的态度。
2021年上半年,融资余额总体规模持续增长,创近6年新高。与此同时,证券借贷余额仍在增长。目前规模较一年前增长了5倍,6月初达到历史新高。
在行业选择上,与一年前相比,两家融资基金现在都在大力追逐生物医药、电子等热门行业,可见两家融资基金对市场的敏感度。
01
两融规模接近6年新高 半年增长超过1500亿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注:由于截至发稿时尚未获得2021年6月30日两笔金融交易数据,本文所述2021年上半年两笔金融交易数据截至2021年6月29日收盘),两市融资融券规模总体大幅增长,由2020年末的1.6万亿元增长至目前的约1.78万亿元。在过去的半年里,两家公司之间的余额增加了1500多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7月3日之后,两家公司的余额在过去六年中创下新高。
2015年,两家公司的余额超过2万亿元,是a股市场的一次大牛市。在那一轮牛市中,两枚融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超过2万亿元的规模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跌破了2万亿元。总的来说,金融一体化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上次牛市的平均水平。
代表各种力量的融资余额趋势与融资余额趋势相似。截至2021年6月29日,融资余额达1.62万亿元,也创下近6年新高。
从交易量来看,2021年上半年,两笔金融交易总额突破10万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0%以上,两笔金融交易日均交易量为867亿元。相比之下,2020年上半年,两家公司的总交易量为8.78万亿元,日均交易量为751亿元,今年较2020年同期更加活跃。但即使从绝对规模来看,2021年上半年的金融一体化活动也低于2020年下半年。2020年下半年,两次金融交易总交易额为11.6万亿元,两次金融交易日均交易额为920亿元。
要衡量这两项金融交易的活跃程度,我们需要看一些相对比例。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在2021年6月初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家公司的余额绝对值一直比较高,已经逐渐接近2015年7月的水平,但目前的数据要从多方面来看。
在接受采访时,桂认为,要衡量两个产业的融合程度,应该看一些具体的指标。一个是当日整合增量与当日市场成交额的比值,即两个行业每天整合带来多少交易,在当时是比较低的。第二,当时两家公司的余额占整个市场市值的比例并不高。从上述指标来看,这种情况与2015年的峰值并无可比性。
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两家公司的交易量占a股市场总成交额的比例平均为9.35%,略低于去年同期。2020年上半年,平均占比9.76%。
这意味着2021年上半年,两大金融市场的交易量总体上仍处于相对温和的水平,没有出现过热现象。
02
融券余额半年增长超百亿元 一年翻了近5倍
ng>作为硬币的另一方面,两融余额中代表空方力量的融券余额在上半年也有一定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融券余额已超过1500亿元。相较之下,2020年底,融券余额为1369.84亿元,一年前的2020年6月底,融券余额仅为323.94亿元,一年的时间里,融券余额则翻了近5倍!
6月1日,融券余额一度达到1573.75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自A股市场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以来,融券规模长期都比较低,在2019年7月之前,绝大多数时间都低于100亿元。
融券余额规模变化出现上述特点背后有一定历史背景,主要是科创板首日即可融券以及创业板落地注册制后首日即可融券,有力地推动了券源的扩张,使得2019年7月科创板开始交易、以及2020年8月首批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都成两市融券余额进一步大幅暴增的关键节点。

03
两融资金最偏好医药、电子股
Wind统计数据显示,按照申万一级行业统计,与2020年6月底相比,基本上所有行业的两融规模较一年前有所增长,比如非银金融行业融资融券余额从2020年6月底的1128亿元,增至目前的1689亿元,医药生物行业融资融券余额从2020年6月底的约990亿元,增至目前的1715亿元,电子行业融资融券余额从2020年6月底的1069亿元,增至目前的约1620亿元。
总体来看,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恰好是最近一年融资融券市场热门行业,上述行业最近一年来融资余额的增长规模居前,恰好是此时期最火热的一些行业板块,体现了两融资金对于市场热点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