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巍峰镇,冬天靠近鱼塘,寒风凛冽。49岁的朱登虎指着750亩的鱼塘说,塘里的鱼虾价值近500万元,过几天就能钓上来。卖钱还清贷款后,估计还有100多万元的净收入。
朱登虎向农村商业银行借款100万元。"从申请贷款到拿到钱只用了两天时间。"他说。朱登虎以前在供销社工作,2013年开始从事水产养殖。他流转水面240亩开展鱼虾间作,每亩水面年纯收入超过3000元。后来养殖规模逐渐扩大,所有的鱼塘都使用了物联网。因为投资大,他向灌云农村商业银行借钱。贷款前银行给他授信,授信规模从最初的30万元增加到50万元,到现在的100万元,利率也是优惠的,年化率只有7.92%。“有了信用,你可以随时使用它。在信用范围内,缺钱可以借钱。如果你有钱,就很方便。”
鱼塘不远处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是孙,他正忙着给村民晒米。"这两款干衣机是今年新增的,售价30万元."老孙说,他种了800亩粮,家里有30多台农机,其中有几台大型农机。他忙于在自己的地里干活,主要为其他农民提供农机服务。今年新购置的烘干机需要配套工厂、装载机等。而且资金缺口比较大。他记得自己在灌云农村商业银行有一笔20万的授信,申请了贷款。银行工作人员得知他购买了新农机后,告诉他信贷额度可以提高到40万元。“成功贷款到40万!”老孙说,这钱用得很大,不用再通过民间借贷向别人借钱了。
灌云农村商业银行卫风支行行长陈豪告诉记者,支行将全镇划分为三个区,贷款员对每户进行信用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户发放信贷。信用是动态的,一般每三年调整一次。近年来,许多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如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扩大了业务规模,增加了资本投资需求。农村商业银行密切关注这些变化,灵活变更(主要是提高)授信额度,让资金不足的经营者及时得到资金支持。
信用是如何授予的?记者走进威峰镇志亭村村部。村党支部书记黄说,全村406户,320多户评定了信用额度,从5万元到30万元不等,低收入户、五保户和少数信用不良户除外。村民朱登买了100多亩浅水荷花,在荷塘里养龙虾,年收入30-40万元。明年他要扩大规模,最近借了30万。“每个家庭的信贷额度由村干部、村代表、村水管工和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评估。”黄说,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对村民比较熟悉,村里的水电工人对每家每户的经济情况都有特别的了解,所以信用等级是公正的。信用额度固定后,贴在村部,大家都信服了。“我在家种了60多亩大棚韭菜,还贷了20万元。我想明年扩大规模,估计授信额度也能提高一点。”
为确保信用贷款平稳发展,灌云农商银行提供了“家庭担保”,即贷款人只需找一个亲属担保,亲属可以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贷款人的直系亲属。东王集镇何润稻麦种植园主马世河种植粮食800亩,大棚蔬菜480亩。不久前,他在信贷范围内贷款20万元,担保人是他经营农业的女儿
灌云县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尚秀国说,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农村信用社,每个乡镇都有网点。贷款人对当地农民普遍比较熟悉,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征信基础数据,为开展信用贷款奠定了基础。为了让有资金需求的农民不再难以贷款,农村商业银行采用了网格化承包的方式。每个贷款员负责对几个村的农民进行信用评估。评估宣传结束后,贷款员还挨家挨户走访,积极向农户宣传信贷政策。“很多农民原本以为贷款需要找在银行工作的熟人。贷款人员上门宣传后,才意识到贷款这么简单。”尚秀国表示,网格化入户调查不仅方便了农户贷款,也为银行自身积累了储备客户。
我们的记者王珂张海荣
本报记者朱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