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的依据和意义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牲畜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畜禽粪便含水量高,体积大,处理成本高。一些养殖业主经常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湖,导致河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但随意倾倒粪便等固体废弃物,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堆放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恶臭物质和硝酸盐,污染大气和地下水。下雨天,污水外溢往往会引起附近居民的极大不满。一些养殖业主直接将这些排泄物作为有机肥出售给附近的农户,不经任何处理就施入农田,往往造成人畜疾病、病虫害等的发生和蔓延。而养殖业的污水排放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的一大难题。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属于日本的一项环保农业技术,主要以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肥料科学和植物营养学为基础。以发酵床为载体,畜禽粪便在微生物(特种养殖菌)的作用下降解转化,同时多阶段发展,变废为宝,节粮、零污染、零排放,从根本上消除了粪便对环境的污染。2005年,北京绿大源科技有限公司引进这一技术,吸收创新,使其更符合中国国情,非常适合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无排放、无异味、无污染。猪粪和猪尿可以长期存放在猪舍里,不排放,不四处流动。它们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转化,没有气味。同时,粪尿转化为饲料资源后,被猪吃掉,无需清除;二是可以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由于猪粪和猪尿被分解成猪可以食用的无机物和细菌蛋白,锯末中的木质纤维和半纤维也可以被降解转化成易于发酵的糖类,猪可以通过翻拱向猪提供蛋白质等一定的营养物质,从而减少了浓缩饲料的供应。此外,在发酵床养猪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清理粪肥、冲洗猪床、清理圈舍,一方面可以减少饲养人员数量,节省人工费用,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水费。三是降低发病率,减少用药,提高猪肉品质。我们县是一个畜牧业大县。就养猪而言,存栏17万头,出栏10万头。养猪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但截至目前,广大农村仍延续着千百年来的传统圈养模式,条件差、管理粗放、生产性能差、产品质量低,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同时养猪造成粪便堆积,臭气散发,周围空气和水环境受到污染,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不相称。
洛宁东松生态养猪场位于东松农村宋瑶村,占地10余亩,交通便利。东面为山坡,环境优越。是建设生态猪场的理想之地。经过多次调研,洛宁东松生态猪场引进了北京绿大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计划在现有猪场的基础上改建扩建1000多平方米的微生态发酵床猪舍,发展生态养猪示范。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是养猪史上的突破,对废弃物资源的利用和再开发具有历史意义。该项目的实施对全县生态农业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将会产生巨大的
主要包括:(1)改造现有猪舍;(2)扩建新猪舍;(3)猪场辅助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2.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介绍及示范。主要包括:(1)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介绍;(2)床料配置和发酵床铺设;(3)微生物培养箱的引入和益生菌的自繁殖;(4)微生态发酵床管理和科学养猪。3.“猪护理”模型试验。
>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改建现有猪舍250㎡;新建大棚微生态发酵床猪舍500㎡;新建饲料加工及储存房养猪场等配套设施100㎡;新建职工宿舍及办公场所等养猪场辅助设施100㎡;新建养猪场供水设施一套。养猪场养殖规模:年存栏育肥猪500头,年出栏商品猪1000头。2、建设微生态发酵床750㎡。通过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引进应用,冬季室内温度也达到20度左右,不用清圈的情况下,无臭味、零排放;节粮30%,节水90%,省工50%,每公斤生猪综合饲养成本降低2元左右。生产出的猪肉富有弹性,光泽.口感俱在。生猪饲养周期5个月,平均出栏单体重100公斤,效益400元/头。3、与本村20户农户签订“生猪托养”协议,进行农村生猪饲养新模式试验,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之路。年为农户托养生猪100头,农户每头猪托养净效益200元以上。
三、项目具备的优势条件 洛宁县地处浅山区,是传统的农业县,无工业污染,水质优良,且养殖饲料资源丰富(据统计全县年产小麦10万吨、玉米5万吨、豆类2万吨上),同时洛宁县地域面积较大,农户居住相对分散,为养猪业提供天然防疫隔离区,另外发达的县乡村公路网为畜禽养殖及加工销售提供快捷便利交通条件。为此,发展生态养殖,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另外,洛宁县是个畜牧大县,发展养殖业群众基础良好。同时,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也是目前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为此该项目的实施社会环境良好。

北京绿达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在中关村注册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该公司开发的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成熟可靠,是目前国内第一家将专业化、标准化菌种技术应用于生态养猪的企业,生产的菌种发酵功能强,适用范围广,在制作发酵垫床时可采用各种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达到循环利用。在使用生物发酵垫床的同时,配套使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同时,公司提供配套专利产品“微生物培养器”,用户可自行生产微生物制剂,从而降低规模养殖场的菌种使用成本。目前,已与北京绿达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协作协议,在提供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及配套产品的同时,常年免费提供跟踪技术服务。洛宁东宋生态养猪场位于东宋乡下宋窑村北边的山坡上,猪舍座东朝西,自上而下呈梯状排列,通风向阳,邻近公路和村庄,通水通电,交通便利,自然环境良好。现有大棚猪舍250平方米,生产管理用房4间,饲料库一间,饲养人员4人,生猪存栏200余头。该场饲养人员都具有多年养殖经验,均能种猪饲养、配种、仔猪繁育、商品猪饲养、饲料配伍加工、疫病防治等养殖技术。为规模化微生态发酵床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和技术条件。我国生猪市场存在较大的潜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我国肉类消费还存在着成倍增长的空间。2008年生猪存栏不足,养猪业仍处于高盈利区,今年政府给了养猪业大力支持,引种的、扩群的也很多,但是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生产,在未来的两年内生猪市场行情不会大幅度下跌。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1、产值:商品猪饲养五个月出栏,平均单体重100公斤,如果以当前猪价5元/公斤计算,每饲养一头商品猪产值2000元,出栏1000头商品猪年产值200万元。2、支出:每饲养一头商品猪共需开支1600元/头。其中:(1)、仔猪600元/头;(2)、饲料780元(6.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示范可行性报告5包×120元/包);(3)、疫苗及用药、水电费、人工及其它杂费等200元/头;(4)、猪舍及辅助设施分摊20元/头。出栏1000头商品猪年总支出160万元。
3、效益:
理论上计算每头大约能挣400元左右,常规情况下以养十头仔猪可能会死掉一头推算最少每头也能赚300元。出栏1000头商品猪年效益30万元。

4、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效益:
微生态发酵床养猪环境接近原生态自然环境,饲养的生猪肉色红润,纹理清晰,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生猪价格高出常规生猪0.2元/公斤,每饲养一头商品猪可多赚20元;另外,采用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每头生猪可节约用料、用水、用电、用煤成本约60元,节约兽药、疫苗费用大约10元,节约劳动力成本大约30元,节支总量可达100元。两项合计共增收节支120元/头。如果扣除微生态发酵床垫分摊20元/头,采用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理论每头猪仍有400元左右的利润空间。年出栏1000头商品猪效益可达40万元。
社会效益
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是生猪养殖史上的一个突破,对废弃资源利用与再开发方面具有历史意义。该项目的实施对全县生态养殖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必将大幅度推动我县传统农业向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化,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效益
无臭味,无污染,是规模化猪场粪便就地无害化处理的最佳模式。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菌,粪便的臭味明显减少,地面填满干净的有机垫料,及时翻埋,没有污水、粪便;圈底有机垫料干净卫生,铲起来松软适度,放到鼻边轻嗅没有普通猪舍的过度臭味。3至5年后起出来的垫料成为优质有机肥,可直接用于种植。
五、项目的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投资概算
该项目共需投资100万元。其中:改建现有猪舍需2.5万元(250㎡×100元/㎡);新建大棚猪舍需5万元(500㎡×100元/㎡);新建饲料加工及储存房养猪场等配套设施需4万元(100㎡×400元/㎡);新建职工宿舍及办公场所等养猪场辅助设施需5万元(100㎡×500元/㎡);建设微生态发酵床7.5万元(750㎡×100元/㎡);新建养猪场供水设施一套需1万元;猪舍配套设施需1万元;饲料加工设备需2万元;运输工具需2万元;购买良种仔猪(500头×600元/头)和饲料(500头×780元/头)等流动资金需70万元。
资金筹措
该项目共需资金100万元。其中:新建改建大棚猪舍及生态发酵床的15万元申请县科技三费解决;流动资金50万元申请农行贷款解决;养猪场配套设施、辅助设施、运输工具和其余流动资金等35万元由养猪场自筹解决。
六、项目计划进度
该项目计划两年完成,2008年完成现有250㎡猪舍改建、配套辅助建设和微生态发酵床建设,生猪存栏200头,出栏400头。2009年完成500㎡猪舍新建、配套辅助建设和微生态发酵床建设,生猪存栏达500头,出栏1000头。年底申请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