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阳新县刘全仁村的老先生刘登楼正在家里做豆腐。据悉,这位老刘已经61岁了。他继承父亲的手艺,从1982年开始做豆腐,至今已经35年了。(图片来自集成电路照片)
老刘说:“他三代以前就开始做豆腐了。他遵循祖先和父亲的手艺,不断创新。他做的豆腐需要经过泡豆、电磨豆、煮豆汁、煮豆汁、抹豆、成型豆脑、磨浆豆脑、涂片等十几道工序。(图片来自集成电路照片)
只有每道工序达到十分,生产出来的豆腐才能有细腻的口感和完美的色相。图为老刘用木板和砖头压豆腐,开始下沉。豆腐中的水分通过底部的竹板转移,开始形成块状!(图片来自集成电路照片)
记者了解到,老刘每天把自己做的豆腐拿到镇上的市场上卖,3块钱一公斤的价格让他的豆腐很快就上市了。(图片来自集成电路照片)
老刘每天做两块豆腐,每块重70斤左右。除去每件接近50元的成本,他每天能赚350元左右,每个月能赚一万多元!(图片来自集成电路照片)
不过,刘老汉对这门手艺的未来并不看好。目前儿子在国外工作,后继无人继承这门手艺,但他还是希望有人能继承。(图片来自集成电路照片)
图为老刘清理电磨磨出来的磨好的豆渣做进一步处理!(图片来自集成电路照片)
现在能吃到刘登楼先生那样好吃的豆腐的人少了。(图片来自集成电路照片)
每一门手艺真的不容易传播和传承。现在做豆腐很累,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做。(图片来自集成电路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