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小城网红的茶叶店会去哪里?
文字|铅笔路记者张玉玉
在五线小城贵港,茶饮市场是个暗流涌动的江湖。
当Xi茶起源于广东,奈雪的茶和鹭鸶巷引领茶叶市场时,四五线的本土企业家并没有闲着,“本土蛇”茶品牌频频出现。起步于南宁的萃茶师,反其道而行,欲从三四线往一二线打,不到三年,已开50余家分店,落地上海、杭州、苏州。在贵港,它迅速成为头部品牌。
此外,“以食早尝”“处女座的茶”“画廊的茶”等品牌也相继破土而出,有的自开业不到半年就跻身顶级品牌行列,把工茶、大伟、CoCo等本土民族品牌甩在了后面。一个无人问津的小镇,茶市的春天正悄然来临。
“小城青年”才是消费升级的主流群体,类似萃茶师自下而上的打法,终果如何有待市场验证。
徐是茶叶市场的头部品牌,还没有下沉到四五线,给了本土品牌充足的野蛮生长空间,茶叶已经成为小城镇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投资者认为,仅仅因为他们能成为本土产品,并不意味着他们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扩张。他不看好从五线杀到三四线甚至一二线。
然而,有些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处女座茶”创始人李京,下一步想在乡镇开店。他计划今年在贵港开发几个大镇,将当地小吃和副食结合起来,降低售价,适应乡镇人口,逐步让乡镇市场充满商铺。
有人往上走,有人往下走。远离一线城市茶饮品牌腥风血雨般的厮杀,五线的网红店们,会走向哪里呢?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五线小城茶饮江湖
年进入茶业之前,处女座茶的创始人李京(化名)和妻子经营着两家线下服装店。过去五年积累的资源和人脉都没能打败淘宝的强大冲击力。2017年9月,他在著名的小吃街生活港贵港开了一家专门经营下午茶和夜宵的小吃店,就是“处女座茶”的前身。由于夫妻二人都是处女座,店名由此而来。32岁的李京再次创业。他着眼长远。准备茶叶只用了半年时间。为调试产品,他每月都会抽空跑一趟广州、长沙或南宁,参考各家头部茶饮的口味,调试出最适合当地居民的味道。
去年4月,李京自主研发的茶叶产品上线。“欢迎您说我们是贵港第一家引进红糖珍珠的店,也是第一家使用瓶装的。”到了6月,“处女座的茶”已经开始在朋友圈打卡了。
“处女座茶”被引入瓶子。
“处女座的茶”的出现和发展,是贵港这个五线城市茶饮市场的一个缩影。,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是广西重要的经济发展城市。随着喜茶抗雪的茶叶逐渐成为网络名人,其经久不衰的茶叶市场更加蓬勃。
在在贵港,茶饮占据线下餐饮消费市场的大半壁江山。.生活的主要商业广场和小吃街中,茶馆占30%~70%
港入口前800米路段,甚至达到了80%~90%,一连紧挨着十余家店。
2019年春,工作日晚的宏桂广场。
“每天一杯奶茶都已经成为习惯了,就跟固定的一日三餐那样”,李京如此形容贵港茶饮市场的前景。同样在贵港发现商机的,还有90年的徐星(化名)。
她原先在南宁的IT行业工作了五六年,常吃沙拉。因孩子太小,她决定回贵港发展,引入轻食沙拉茶饮。去年10月,她加盟的“随食尝鲜”在宏桂广场开业,沙拉单价25~35元,配以招牌芋泥牛乳,在买一送一的促销力度下,日入上万。不到半年,回头客不绝。

“随食尝鲜”的招牌茶饮黑糖芋泥。
“随食尝鲜”于2016年10月在南宁首创,如今已开10家门店。“贵港的茶饮市场太乱,高仿很多。”她希望以茶饮+轻食的健康方式切入。徐星透露,她很舍得在原料上投入,芋泥由自有供应商供货,采用市场上难以买到的荔浦芋,可追溯源头,比其他商家的冷冻芋头贵上一倍。

贵港部分人气茶饮品牌数据。
其实此前,贵港的茶饮市场几经易主。十余年前,“地下铁”奶茶一家独大。后来,菜茶茉、大维、贡茶杀出。如今,前两年火热的益禾堂、察理王子,仍占据着部分市场,“百萬”等腰部品牌正在发力,头部品牌诸如萃茶师、随食尝鲜、处女座的茶、画廊的茶,则四分天下。
网红的扩店打法
当品牌有了一定知名度,下一步棋必然是扩店。开设直营分店,或招募加盟商。
2012年从校园打开市场的“益禾堂”,如今已在湖北、湖南、海南、广西、四川、河南等省市开设了上千家门店,以传统木炭焙茶技术横向扩张。
“察理王子”的打法如出一辙。它的创始团队来自台湾,其总经理与铅笔道透露,他们原先就在台湾开了400余家茶饮分店,因看中大陆市场,遂选址南宁,于同年5月打造了新品牌“察理王子”,冲击大陆南部市场。

“察理王子”的果茶。
“南宁毗邻东南亚,是打开这块市场的绝佳窗口。我们目前还没往一二线发展的打算,北京天高皇帝远,管理起来比较麻烦。”2013年夏,“察理王子”进驻贵港,如今已有5家门店,单店最高可售五六千杯,平日营收额约为1.1万元。近年来,其180余家店面已铺满广西、广东、贵州、湖南、云南,仅广西就有130余家,均以统一标准运营,主推果茶。
在当地渐入头部的“画廊的茶”,选择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其总店在所属贵港的桂平市,从城镇起步,现已在贵港、玉林共开了7家门店。贵港万达广场店剪彩后,它的清新装潢风格成为女孩们的打卡盛地。

“画廊的茶”贵港万达广场店。
模式相同的,还有在贵港一炮而红的“萃茶师”。2017年6月,萃茶师在贵港唐人街开业,以新生网红之姿在半月内售出上万杯,一跃成为贵港的茶饮新星。其现已在贵港开了3家门店,风头更胜同期广受青睐的益禾堂、察理王子等品牌。

“萃茶师”茶饮。
萃茶师的首家门店,落座南宁七星新民路。搭上外卖渠道的顺风快车,它填上了喜茶搅动的茶饮市场空白处,线上线下单量激增。它欲从三四线往一二线打,不到三年,已开50余家分店,包括一二线的上海、杭州、苏州。
萃茶源自欧洲,即用萃茶机经60秒高速撞击后,压力萃取富含汤花的茶汤,现萃现饮,既可去掉苦涩,又可留存茶汤的口感。茶面再附上一层芝士雪盖,加以日式宇治抹茶粉点缀,一杯成品即出。其四季春茶原产台湾南投,芝士来自澳洲,含3种奶制品。杯盖的半封设计,方便食客倾斜45°饮下,一口品到和了芝士的茶。

“萃茶师”贵港万达广场店。
两个月前,其新店入驻万达广场,店面装潢风格正朝喜茶靠拢。即便有着12天破万杯的成绩,一些本土创业者对大多茶饮店的网红路线却持怀疑态度。
“很多网红店都靠资本打开市场,为赚快钱炒红,虽一时风头正盛,持续发展的核心还是产品。” “百萬”品牌创始人杨阳(化名)称,两广人民不喜浮夸,急功近利式的网红营销其实不可取。
他的“百萬”宏桂广场店,投入了54万,一年的营业额为80万,利润率约为40%~45%。“茶饮很好上手,投入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但淘汰率高,还得看经营。其他茶饮店的利润通常能有七八成,我们的成本花在原料上了。”杨阳介绍。
有消费赛道的投资人表示,国内一线网红茶存在雇人排队炒热度的现象。据有关数据显示,近3成被访消费者愿为网红饮品排上2小时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网红市场盆满钵满。
李京也对所谓的“网红店”深有感触。拓疆贵港的答案茶、泡面小食堂,只红了一阵就没影了。他的朋友曾在泡面小食堂兴盛时加盟,秋风扫过,以亏损十余万告终。“我特别害怕别人说我们是网红店,它做不长久,往往一阵风就没了。”
李京还曾把萃茶师视作最强的竞争对手,他有野心做到第一,霸占贵港三分之一的茶饮市场。但如今在他看来,萃茶师起步便跑,产品更新能力不足,已在慢慢走下坡路。
为了差异化竞争,他将客群定位于对价格不敏感的白领、政企客户。为夺取他们的依赖感,在原料上重下血本。
贵港的奶茶旺季在5月~11月,冬季仍有盈利。因打高端市场,“处女座的茶”日均单量近400单,营收额也可过万,茶饮占据总营业额的三分之二。
即便“处女座”已小有名气,李京还欲在乡镇布局。许多慕名而来的小镇食客,千里迢迢赶来尝鲜,李京想就近满足这类人群的需求。他计划今年开发桂平、平南、覃塘、桥圩、八塘等贵港较大的城镇,结合当地口味的小吃副食,把售价降低,适应乡镇人群,逐步把店铺满乡镇市场。
在他看来,“小城青年”的茶饮消费市场是商家必争之地。网红茶饮全国定价统一,北上广的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过高,在三四五线铺开压力会小得多。“贵港是个慢节奏的休闲城市,不是‘娱乐至死’,茶饮前景广阔。”他不打算做加盟,觉着不利于管理,现已谈下个别资源,着手冲刺南宁,随后在广西全面铺开。
小城头部品牌离钱还远
李京分享了一组数据:2017年的茶饮消费市场,开店数量30万家,倒店数量30万家,生死处于平衡状态。“用贵港话来讲就是,一只鸡死,一只鸡鸣。倒了的店别人换个牌子就能做,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市场。”
他直言,用料健康、性价比高、店面舒适,就能成为准网红店。他提前嗅到了黑糖系列能火,但没预料到能火那么久。90%的茶饮店,招牌奶茶都有黑糖脏脏茶。它源自台湾十几年前陈三鼎研发的“青蛙撞奶”,鹿角巷和乐乐茶稍改做法,将其再次翻红。
英敏特数据显示,中国茶饮市场在2017~2018年达到峰值,以1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至485亿元。今年春节黄金周,零售餐饮消费首破万亿。从天猫数据的城市维度消费力来看,三四线城市的年货消费增速均达55%,超过一二线城市;五线城市增长势头明显,增速达53%。
消费大环境同时带动了茶饮市场。五线小城贵港,迎来茶饮盛世。新起的萃茶师、随食尝鲜、处女座的茶、画廊的茶,一举挤掉老牌贡茶、大维、CoCo等在当地的位置。
但在投资人眼中,小城市的头部称不上真正的头部。某消费赛道的投资人认为,它们的品牌力还达不到,先天存在瓶颈,很难跳脱出城市界线,没法迅速扩张,确有投资难度。贡茶和CoCo都为连锁,喜茶是自营,模式限制给了小城市发展的空间。创业者多将其当作一桩现金流很好的生意来做,街边摊通常4个月回本,茶饮2~12个月不等。
该投资人还表示,“地头蛇”能探头或因其当地资源优渥,产品味道符合地区习惯,多走抽取加盟流水、赚取加盟管理费的路线扩张,因而延展性有所限制,异地扩张属性弱。大众消费品都是从高往低走,一二线往三四线延伸,目前还未出现过逆行者。
据不完全统计,在茶饮赛道,目前已获融资的项目共有24个,融到B轮的有喜茶和乐乐茶,过亿的项目有5个。在2018年,还有11个茶饮项目相继获得融资,今年2月,乐乐茶与煮叶再次获投。茶饮算是为数不多的冬日风口。

杨阳认为,喜茶正是依托于数亿融资将寸土寸金的地段拿下,维持高坪效,实现快速扩张。它每年上新的10~12款新茶已成为标杆,给小众茶饮追随者滋长的温床。作为茶饮龙头,喜茶更新迭代速度快,业内首创的多元化产品让其迅速长成国民品牌。“它的网红产品至少领先我们3年,有别于其他品牌加盟店每天等着新品下发开张。”
早期项目投人,这是投资圈深谙的定律。“小城市创业者在营销、品牌调性和供应链上,面临很大的局限性,他们往往想着先赚钱。”该投资人直言,奶茶在后端供应链缺角,原材料很难从源头进行把控,且迭代速度过慢,不是一种好的投资方式。
他坦言,四五线城市的人口基数就摆在那,不缺消费市场。茶饮市场作为“第三空间”,头部品牌分散,很难横向扩充,且茶饮产品相差无几,最终还会是品牌辐射力强的一线茶饮占据下沉市场,毕竟餐饮龙头海底捞的市场占有率都只有0.3%。
贵港喜慢,大多小城青年也只想着能赚点小钱便好。层出不穷的茶饮品牌挤破脑袋霸占市场,他们或许不关心发展模式,不关心融资计划,但李京是个例外。他计划以手上资源将“处女座的茶”扩张后,逐步走向融资之路。
得益于人口红利,五线小城的茶饮盛景短时间内不会谢幕。这个市场也在等待着首位往一线城市飞驰的逆行者。
编辑 | 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