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数据汇编:杨珊
最近,BAT停止招聘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互联网圈,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相关巨头纷纷出来反驳各种解释,但内部人士还是一片哗然。互联网真的要进入寒冬了吗?互联网巨头的大门真的要关上了吗?我的职业发展现在达到顶峰了吗?真的是一万匹草泥马。为什么十万只草泥马瞬间就跑到我们面前?
CareerLabs是美国的一个招聘求职平台,利用大数据全面看到企业,清晰展示求职者的企业文化、团队士气、盈利能力、财务健康、福利待遇、休假制度等信息。CareerLabs的服务宗旨是帮助求职者告别盲目投简历的烦恼。
近日,CareerLabs创始人Anthony Van Horn分享了创建求职平台的初衷、平台的运营模式以及大数据的应用。
霍恩建立CareerLabs的想法源于他几年前对金融危机的亲身经历。当时,他还在高盛工作,是纽约大学的客座教授。许多即将毕业的学生来找他抱怨,担心找不到喜欢的职位或雇主。通过与学生的交流,霍恩发现,人们在求职时,通常会使用与二十年前类似的过滤条件,如邮政编码、工作名称等。
Horne认为,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让求职者清晰地看到企业管理、福利待遇、企业文化甚至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那么求职者在应聘职位之前就可以对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求职成功率和匹配度。
针对这一需求,霍恩和他的团队开发了求职平台CareerLabs。同时,随着经济复苏和就业市场的逐渐繁荣,霍恩认为这是一个改变求职方式的绝佳机会。经过半年的测试,CareerLabs正式上线。网站为求职者提供财务健康、发展前景、福利待遇、医疗保险、职业发展、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信息,让求职者尽可能全面了解企业及其员工。当然,大数据所反映的企业信息与公众的想法有时会有差距。
Data Ape注:《纽约时报》今年8月曝光了亚马逊糟糕的企业文化,指出亚马逊不仅无视员工健康,还拼命压榨员工,几乎所有员工都曾偷偷哭过。一直以来,美国最大的电商公司都有着良好的形象和网络口碑。
CareerLabs目前跟踪和监控美国70%的企业,大约有2200万个企业和1000多万个数据点。它的操作方式非常简单。求职者通过脸书或领英账户免费注册后,可以浏览从其他招聘网站收集的求职信息列表。CareerLabs的基本服务是免费的,但是如果求职者想了解更多,他们需要为订阅信息付费。求职者每月支付19美元就可以看到更多的企业信息,比如雇主是否为外籍员工提供担保,而每月支付49美元就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
CareerLabs有很多数据源,收集所有企业财务文档和记录,清理和整合企业效益数据。如果一个企业有401,000美元的投资计划,那么它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一些相关数据。CareerLabs会收集这些数据,并建立快速索引,方便求职者查询企业的投资效益。
然而,准确的企业内部信息并不容易获得。Glassdoor等平台鼓励前员工和现任员工匿名评论企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求职者提供参考。但一些别有用心的员工发表不实言论,导致数据偏差,或直接掩盖对企业有利的言论,也导致求职者无法获得客观信息。
为了获得尽可能准确的企业信息,CareerLabs对主要企业的员工进行独立调查,收集前员工和现任员工的满意度调查数据,并对其进行整合和分析,建立数万个数据点,以确保仅显示具有统计意义的分析结果。
CareerLabs还通过研究员工的整体政治贡献来判断企业文化倾向于自由主义还是保守主义。Horn认为,职场和谐是反映企业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劳资双方的诉讼纠纷也是CareerLabs了解企业和谐的途径。然而,相关的搜索工具要到明年才能提供。
ize:15px;">据霍恩透露,CareerLabs的用户注册量和访问量的环比增速均好于预期。CareerLabs的用户群体主要是生活在城市及郊区、年龄25-45岁、年薪7万-15万美元的求职者。目前,用户特别关注雇员工作生活平衡状况、福利待遇、医疗保险、产假政策、性别种族多样化及其他相关信息。有些用户已经在平台的帮助下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职位大多分布在管理、销售、设计及金融领域。霍恩还强调,大数据是判断一份工作是否适合求职者的有效手段。在求职者看来,他们要就职的初创公司前景光明,但或许事实并非如此。霍恩认为,利用大数据能暴露初创企业的“阴暗面”,让求职者清楚地了解其财务健康状况等信息,从而避免后续风险。
比如,科技行业从业者最看重企业员工士气、工作生活平衡状况,但他们往往却最终选择了士气低迷或雇员工作与生活平衡状况差的大企业。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职位搜索中,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依然是第一指标。而CareerLabs能改变这种状况,引导求职者最终找到心仪的职位和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