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国吉林网记者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看到,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1.9%,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度回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企业规模方面,大、中、小企业PMI分别为52.7%、51.6%、50.4%,较上月分别上升0.5、2.0、2.1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标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子指标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员工指数均高于临界点,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处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研究中心高级统计师赵清河解释了本月PMI的运行特征。
“春节过后,企业生产恢复较快,3月份制造业景气明显回升。在接受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PMI位于门槛以上,景气度较上月有所扩大。”关于特色,赵清河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一是供需两端同步回升。's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9%和53.6%,分别比上月高2.0和2.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和需求扩张加快。从行业情况看,非金属矿物制品、特种设备、机电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两项指标均高于55.0%,相关行业产需两端景气度上升较快。
二是进出口重返景气区间。,春节后,国内市场生产和需求加速释放,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持续复苏。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1.2%和51.1%,分别较上月上升2.4和1.5个百分点,进口指数升至近年高点。
三是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有所回升。大、中、小企业PMI分别为52.7%、51.6%、50.4%,分别比上月高0.5%、2.0%、2.1%,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改善。虽然小企业景气水平低于大中型企业,但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至58.4%,说明小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的信心有所增强。
从四是新动能引领态势良好。,重点行业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PMI分别为53.9%和52.9%,分别比制造业整体高出2.0和1.0个百分点。新动能在制造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持续显现。同时,两个行业的就业指数分别上升至51.2%和50.5%,表明相关行业的就业需求有所增加。
受五是价格指数升至近年高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影响,本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9.4%和59.8%,分别比上月高2.7和1.3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纤及橡塑制品、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等行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均高于75.0%,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出厂价格指数均高于70.0%,从而加大了相关行业的价格压力。同时,部分受访企业反映,由于海外疫情反复、国际贸易不畅等因素,近期部分进口原材料供应不足,价格上涨明显,交货周期延长。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