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药学课题题目,医学科研课题设计题目

最近,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期刊《配位化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治疗剂组装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粒用于肿瘤治疗》(基于治疗剂的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药物用于肿瘤治疗)的评论文章。

该刊由国际知名学术出版集团爱思唯尔出版,是化学综合类1区TOP期刊,CiteScore影响因子为29.3,在《物理与理论化学》169种期刊中排名第一。

配位聚合物是由有机配体和无机金属离子反复配位和自组装形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一般可制备成具有晶体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或无定形无限配位聚合物。ICPs具有易剪裁、孔隙率化学可调、热稳定性好、水溶性好、制备条件温和、易于深度加工等优点。

治疗剂分子与金属离子化学直接配位形成的无载体材料的无限配位聚合物简称ICP纳米药物。与传统的由治疗剂组成的无载体纳米药物相比,作为治疗剂递送系统应用于肿瘤治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可改变治疗剂的特性,如提高水溶性和热稳定性,改变荧光特性和光热转换效率,剂量高,毒副作用低,可通过多药协同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并具有pH智能响应特性。由于ICP纳米药物仅由药物和金属离子组成,未来很容易进入临床。然而,ICP nanomedicines具有很大的治疗优势和潜力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涉及材料科学、化学、药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尚未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很少。

2018年,在肿瘤治疗方面拥有非常光明的应用前景,提出肿瘤治疗剂AQ4N和棉酚与Cu2双配位的策略,制备了透明质酸修饰的HA @ AQ4N-Cu(II)-棉酚ICP纳米药物。ICP纳米药物的总载药量高达77.41%。AQ4N和棉酚不仅可以用于协同治疗,而且AQ4N的荧光开关变化可以实现药物在体内释放和分布的实时自我监测,西安交通大学吴道澄教授课题组.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天然抗肿瘤药物棉酚和绿茶多酚(EGCG)以及金属离子的无限配位聚合物颜色变深,吸收光谱发生变化,具有一定的光热转换能力。掺杂小比例的光热剂IR780后,其光热效率从16%大幅提升至47.8%,使得这种ICP纳米药物同时具备光热治疗和ICPs双药化疗的能力,具有多种用途。为不同类型肿瘤提供诊疗一体化治疗

鉴于ICP纳米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光明前景,为了吸引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参与ICP纳米医学的研究。基于多年来在该领域的持续研究,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影像与应用研究所吴道成教授综述了与治疗剂组装的ICP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图1)。综述系统总结了制备方法及其各自的特点。动物实验表明该ICP nanomedicines的肿瘤抑制率高达98.7%,60天后肿瘤的复发率仅为12.5%。提出“金属离子的毒性不能完全降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治疗药物功能单一,缺乏对治疗药物多功能协同作用的系统探索。”

作用”“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数过于单一”“ICP nanomedicines结构及理论研究不足”等这一领域未来仍需进一步解决的四个问题。提出拟重点研究的方向:多重靶向修饰提高ICP nanomedicines的利用率;拓展治疗剂的类型和功能,构建一物多用的多功能治疗体系;拓展多种肿瘤治疗方法之间的协同治疗策略;ICP nanomedicines的理化和生物学机制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扩展ICP nanomedicines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图1. ICP nanomedicines的制备、特性、肿瘤治疗及应用前景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博士生张帅,吴道澄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为该论文第一和唯一通讯作者单位。该论文是吴道澄教授课题组在无限配位聚合物应用于肿瘤治疗系列成果之后(Int J Nanomedicine 2017,12; 4085–4109, ESI高被引论文,Biomaterials 2018, 154;197-212,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1 10.1002/adfm.202100954)的又一重要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项目的资助。


吴道澄,博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大分子与药物载体。代表性研究成果:棉酚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超声药物控释系统与设备;生物医学纳米温度计等。


欢迎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深造,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头条号


部分素材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西安交通大学教师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