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无人售货机骗了我32800 支付宝无人售货机怎么合作

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21君~

融入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导读:无人零售商店的橱窗毫无征兆地出现了。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

作 者丨陶力、林铉

“这几天我每天都接到四五十个电话。我只是接了电话,没做错什么。”当记者拨通盒子东北区徐经理的电话时,电话那头的他表现出抑制不住的喜悦。

7月3日,公司刚刚完成超1亿元的A系列融资,GGV ggv资本为主要投资方,祁鸣创投、源资本、银泰资本紧随其后。虽然它的第一家无人便利店与欧尚合作,但其商品在上海上线后短短几天就被撤回并停止销售。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郭斌盒子是第一家进入商业用途的无人零售店。无论是亚马逊的实体超市AmazonGo,还是阿里巴巴的无人零售计划“淘咖啡”,都还在测试阶段。郭斌盒子的布局并不令人不快。8月底,200个郭斌箱正式落地全国,预计今年全国铺设5000箱。

亚马逊购物示意图

郭斌盒子相关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郭斌盒子于6月5日开始试运行。由于上海持续高温,箱体位置被揭开,由于西部阳光强烈,室温过高。出于用户体验和安全考虑,7月7日暂停盒子业务进行调整。“当前调试即将结束,将在未来几天内重新打开。”

技术仍需完善

记者了解到,郭斌盒子第一家网点于2016年8月在广东中山开业,今年6月广东以外第一家网点落户上海。欧尚集团完成了华东无人便利店的铺设和全球业务的落地。公司官方透露,经过十个月的试运行,郭斌盒子接待了上万名客户,用户回购率接近80%。

郭斌和伍兹仁便利店

类似的项目不断涌现。便利蜂、F5、带走等。由曾陈超创立,曾是屈谦的高级行政人员,已经出现。尤其是在第二届淘宝创造节上,阿里巴巴推出了无人便利店项目“淘咖啡”,立刻引爆了无人零售的整个概念。

记者在创世节体验到,发现用户进入时,需要将手机的入口码对着入口处的传感器刷一下。传感器感应进入密码,也识别顾客的脸。经过识别,他可以进入商店。但记者在店内刷卡进入密码时,遇到了三次人脸识别失败,最终在认证成功前调整了与感应线的距离。鉴于此,人脸识别技术对于验证来说还不完善。

/>

或许这也是阿里的无人零售方案尚未商用的原因。缤果盒子的商品SK U数约在300个以内,也并不算多。但是,贸然的激进还是面临着不少技术障碍。


“试运营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次事情对我们以后的选址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以后的铺点会防西晒。”前述缤果盒子相关人士称。


一名技术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无人便利店对于微型超市是一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全新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和规模推广性。技术含量不算高,也意味着造价低。“正是因为技术含量不高,客人购买的商品超过5件,还得分批结算,用户体验并不算好。商品、客人并没有被联网,因此也就没有数据回流和沉淀。对商家来说,除了可以省掉请收银员的成本,没别的了。”


商业模式待验证


目前,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无人零售方案,还没有面世。


记者了解到,技术用在无人超市主流的物体识别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标签,一种是视觉。从趋势上来看,视觉算法在未来会成为主流。但是,缺点是技术成本太高。


蚂蚁金服技术试验室高级技术专家曾晓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从成本来说,一个茶叶蛋估计要卖100美元才能回本,这也是迟迟没法实现商用的重要原因;无人超市的背后,应该是提高超市效率,降低成本,让超市变得更加智能。”


此外,纯计算机视觉对于识别精准度,尤其在人数较多的场所、客流密集的货架前识别人带来很大难度,技术改造成本也是传统零售业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从实际经营来看,销售收入与管理成本是无人便利店的两道坎。第一,无人便利店的客单价比传统便利店略低,所以就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吸引消费者到店购买。第二,若1个人可以维护6-10家无人便利店,同时设备损耗率保持较低的状态,管理成本便可控。


目前,缤果盒子的盈利模式为加盟费用和销售提成。前述东北区域经理徐先生透露,加盟一家店的成本在10万-15万元左右,东北区域大概在12万元左右,上海区域加盟一家店则需要15万元左右。“主要是通过招收代理商的形式来开店,单个个人加盟的现在还没有开放。”


如果按照全国铺开5000家店来算,仅此一项收益,缤果盒子或能获得5亿-6亿元的收益。


资深互联网行业观察人士刘兴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无人零售店可以作为传统零售的补充,但是不能取代对方,尤其是大型的线下超市。“实质还是无人售货机的一种升级,在后期的维护和扩张上,也十分考验公司从线上到线下的管理能力。”


无独有偶,4月10日,京东商城宣布,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借此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亚马逊,其提供无人零售解决方案的目的,都不在于开设线下超市,而是完成线下商业闭环,扩大新零售的战场。


7月8日,杭州,阿里巴巴在2017淘宝造物节上推出阿里无人超市“淘咖啡”


评论丨零售无人化的社会挑战


林铉


日前,零售行业在中国突然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先是阿里7月8日推出中国首家无人超市“淘咖啡”,7月10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发表署名文章《第四次零售革命》,7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成立“五新执行委员会”,全力投入建设“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此前,亚马逊推出的无人商店AmazonGo已经实现通过视觉识别,定时捕捉人和物的关系将支付环节省略。


无人商店、新零售、第四次零售革命等概念在不同层面揭示了未来零售的变革方向,刘强东给出了非常系统的说明,他认为零售业公认的革命有三次:百货商店、连锁商店和超级市场,每一次零售革命都是由两股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这两股力量第一是消费的改变,第二是技术的更新。现在, 消费端的变化以及智能技术的支撑使得消费与技术两股力量绞合在一起,带来第四次零售革命。


在中国,零售革命揭竿而起的原因在于两点,一个随着技术进步与数据积累,互联网时代正在落幕,智能时代即将来临;其次,互联网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导致零售革命提前爆发,加速商业模式的更新换代。


在互联网时代早期,中国企业处于模仿者地位,随后利用庞大的单一市场优势,中国互联网企业逐步追赶,甚至推出一些赶超式创新,当智能时代来临之时,已经呈现中美并驾齐驱的格局。中国企业力争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领先地位,因此在各种领域积极投入研发并尝试人工智能的应用,政府也支持各种创新与探索,这对于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有利。


中国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竞争也迫使他们敢于投资新技术、利用新技术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否则,一旦在某个领域落后半步,可能整个企业会全盘皆输,因为互联网时代拼的是速度。比如阿里热衷于新零售,主要是想巩固自己移动支付与电子商务的地位。因为阿里的支付宝受到基于社交应用的微信支付的威胁,如果阿里在线下零售方面扩大市场,相当于绑定了更多支付宝用户;同样,阿里的天猫业务也在受到京东的巨大冲击,阿里如果快速占领线下百货零售市场,也会削弱京东的增长潜力。也因此,京东也在致力于“零售革命”,寄望在新的赛道与阿里并驾齐驱。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互联网创新起始于商业领域。在世纪之初,中国商业非常落后,商品成本高且可选择性很低,这给电子商务创造了机会。


电子商务为顾客提供了更便宜以及更多的商品,逐渐形成了一个拥有数亿用户的巨大市场,诞生了网络支付并演化为目前全民使用的移动支付。


现在,中国的商业依然在经济转型中面临巨大的冲击,持续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电子商务不仅冲击了百货商店、家电卖场、专卖店等,还对大型超市构成了威胁,线下的便利店也在急剧扩张。在这个时代,数亿人口的消费习惯开始多元化与个性化,也就是消费升级,与此同时,电商企业积累了天文数字般的数据,消费变化与技术进步使得商业领域继续革命成为可能,但可能暂时无法结束混乱。


我们该如何看待资本驱动下的所谓商业革命呢?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赢家通吃的时代,这是因为他们不仅具有丰厚的利润并有能力大规模投资于技术研发,关键是他们几乎垄断了市场数据这一稀缺资源,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垄断地位。


与美国硅谷新贵主要着眼于上游技术研发与创新不同,他们是创造经济增量的原动力,中国互联网企业则主要利用中国人口规模带来的市场优势,在下游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这或许能够提升一些市场效率,有利于资源的配置,但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当然,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创造性毁灭,会带来其他产业的变革与效率的提升。但是,我们需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无人商店的本质是企业希望获取消费者更多更精准的消费数据。当企业垄断数据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上游制造业,当然另一方面,对大数据的挖掘也可为制造业的精准生产、定制化、柔性生产服务。


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提高服务业所占比例,但是,在整体效率上,中国服务业远远低于制造业,因此,必须提高中国服务业效率才让经济持续增长成为可能,这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目前,中国服务业呈现出高端服务领域因为开放与竞争不充分等原因导致效率比较低,而低端服务业因为过度市场化导致中小企业和就业者还无法得到普遍的公平对待,这种扭曲的局面必须改变。


考虑到中国人口中低端劳动力人口比例较高,如果大规模推动以无人化为标志的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就业问题,如何在人工智能与包容性增长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挑战。我们鼓励创新,但是,也要关注社会是否受到伤害。


21君


对于无人化零售,你又有什么看法呢?你认为这项业务的发展将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推荐


阅读



图说融创的并购版图:孙宏斌的钱从哪来?632亿交易或另有图谋...


董明珠又开炮:说家电企业搞地产是不务正业,那格力地产咋回事?


为什么BAT的注册地不是中国,而是加勒比海上一个岛?

本期编辑 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