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Sooc瘦学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了解更多创新创业教育信息。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编者按
通过对马永斌、白哲文章《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的分析,剖析了创新创业的内涵,探讨了当前高校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双创教学的经验,为读者提出双创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马永斌,白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06):99-103。
摘要
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展示了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介绍“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络模式的理论体系,辅以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双创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综合运用生态网络模式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具体思路。
1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常被称为“双创教育”,是指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规划的需要,以培养创业、创业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模式。本文认为,高校双创教育应强调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高校双创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解决就业问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把学生塑造成创新型的综合型人才。
第二,大学创业教育的范围不仅仅指本科、硕士、博士,还包括毕业几年、立志创业的大学生。
2
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举办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从这个节点开始,被称为“第三张教育护照”的创业教育逐渐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年来,高校不断整合校内外丰富资源,改进教育方向,积极推动双创教育健康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双创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基础仍然薄弱,主要存在几大问题:1. 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匮乏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双创教育的目标定位并不明确,只关注专业学科和就业教育,忽视了双创教育,或将两者割裂开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双创教育课程的设置多以校内讲座、选修课等第二课堂模式进行,尚未正式纳入学校必修课;二是主要依托高校不同学科教师条件开展双创教育,部分高校创业教育甚至局限于就业指导部门;三是实践仅限于创业竞赛、商业模式竞赛等形式,单纯依靠这些形式远远不够。
2.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有待改善
通过对国内十所高校双创教育课程的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借鉴了国外重点大学的课程设计。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双创教育课程的开发设计比较分散,数量有限。不同学科之间的创业课程缺乏渗透,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大学数量很少。调查还发现了以下问题:第一
e="font-size:15px;">我国大学教授创业教育课程的大多是从事经济、管理教学工作或者是负责指导学生就业工作的就业办教师,这些教师从未有过创业的实践经历,又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此外,师资的范围也比较窄。部分大学会邀请风投、企 业高管、杰出校友等成功人士以召开讲座等形式来校与学生互动,普及创业知识。4.创新创业教育评估模式需要改进
目前,我国大学关于创业教育的评价标准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于学生而言,大学还是以企业是否成功创办或企业是否盈利为评判标准;二是对于教师而言,大学和政府没有 区分创业教师与传统教师的评价机制。
5.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建设不健全
首先,政府与大学对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其次,创业资金短缺。大学、政府等机构设立的创业基金非常有限,解决不了学生创业的资金需求;最后,创业园设施不健全。创业园的场地、运营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发展受限,制约了学生创业实践和项目成果的成功转化。
3
“大学 政府 企业”的双创教育生态网模式
1.生态网模式的概念界定
“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是指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之中的任一类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健 康发展,通过信息、人才、资金、政策等资源的充分流动以及举办研讨会、商务洽谈等网络交流方式与其余 两类组织及利益相关的组织和个体共同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系统。
2.清华深圳研究生院i-Space创业平台的生态网模式发展现状
清华深圳研究生院承继了深圳开拓创新与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时代精神,与南山区政府合作创建i-Space创新创业平台,其在生态网模式方面的发展卓有成效。
大学方面,i-Space依托清华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与顶尖的科研优势,全面整合校内外资源,协同创新。深研院率先运用“大学—政府—企业”的生态网模式,引进先进的办学条件、聘用各界优秀的师资力量、出台较为完善的创业规章制度,致力于全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政府方面,i-Space自承建以来,获得深圳市政府、南山区政府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政策方面,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已毕业大学生进行创业,资金、场地方面,政府为i-Space提供了南山智园的办公地点;企业方面,i-Space创新创业平台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积极推动。清华深研院培训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成功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组织企业 家积极参与学院的科技成果与学生的创业成果转化,不断促进学校与企业、政府间的交流合作。
4
生态网模式如何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大学双创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以及对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发展生态网模式解决双创教育问题具体实践经验的研讨,认为可以从中借鉴优势,突破瓶颈,在全国范围内运用“大学—政府—企业”的生态网模式,解决双创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具体的解决策略如图:

1.开创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全面的创新合作模式要求必须充分利用潜在的教育资源。首先,双创教育的基础课程须纳入大学的必修课;其次,将专业学科和基础学科相结合,面向所有学科领域形成培训的辐射模式;最后,联合构建“大学—政府—企业”的生态网模式,形成产学研合作联盟。
2.开发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生态网模式要求双创教育课程的开发需根据学生的需求融合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首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对学生的创业理论与实践进行引导、教育和培训;其次,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互相融合,开发权威统一的双创教育教材;最后,梯级性开设不同教育阶段的双创教育课程,在专业能力方面各有侧重。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解决双创教育问题的关键。首先,各专业教师要做到积极开展双创教育方面的理 论、案例研究和行业创新实践,不断提升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其次,引入拥有创业背景和实践经 历的创业导师为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最后,在上述基础工作之上,各大学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实操培训与交流活动,检查教师所开设课程与学生实际需求的融合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4.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估标准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生态网模式保障双创教育健康运行的屏障。根据双创教育存在的系列问题,大学、政府应合作制定针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规则。
5.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建设
支撑体系是生态网模式解决双创教育问题的高效助手。首先,创建良好的创业氛围;其次,拓展大学的经费渠道;最后,加强研究与交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