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6日电(杨雨奇)近日,一些培训机构发布广告,开发大脑潜能,可以让孩子拥有盲识、加速记忆甚至难忘记忆的特殊能力。类似的“神童班”也受到一些家长的追捧。
这些培训机构的“技能”是什么?他们宣传的培训效果能实现吗?带着这些疑问,一位来自Zhongxin.com的记者最近走访了几家培训机构。
资料图中的中新网张畅摄
听音乐,睡一觉,打开孩子“松果体”?
“右脑开发”、蒙眼、超强记忆、什么都不忘……你听说过那些在家长中引人入胜的“神童班”吗?
一家位于云南昆明的私人培训机构在网上发布了“大脑潜能开发”的广告。经咨询,记者了解到,该机构主要从事“蒙眼”和高速记忆训练,为期10天,每天授课7小时,费用19800元。训练的原则是开发儿童大脑中的“松果体”。
所谓蒙眼,就是遮住孩子的眼睛,盲目地看周围的东西,比如辨别颜色、阅读、形状等等。高速记忆使孩子读完一遍后,至少能背诵70%的文章。
据该机构一位名叫彭的老师介绍,孩子的松果体一旦发育起来,不仅可以“蒙眼识物”,还能实现左右脑的协调,促进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图为云南昆明一家民办培训机构赠送的宣传册。杨雨奇
什么是松果体?彭老师称之为“宇宙能量进入人体的入口”。
他介绍,人脑中的松果体是连接左脑和右脑的桥梁,不能自动开发利用。但只要能激活该区域,孩子就能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发展出第三只眼睛,即闭眼,也能感知周围物体的形状。
怎样才能开发孩子的松果体?其实课堂训练的方式很简单。——孩子戴上可以改变声波的耳机,听一段由机构调试的有特殊波频的音乐,孩子入睡,在老师的指导辅助下,可以激活脑波音频共振过程中的松果体。
据说这种方法已经被业内人士“试了又试”,不管孩子的体质如何,反复训练10次就能达到100%的刺激。
一旦学成,蒙眼识物本领至少能保持到30岁
从训练的过程和效果来看,孩子在正式学习之前需要进行一次记忆力测试,也就是看完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能记住多少。
完成10天的专项训练后,家长会检查成绩,看看孩子读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能记住多少。
老师说,只要孩子接受专门的训练,读完、复述、再看,至少能记住70%的内容。然而,文章的来源应该从机构给出的文章中选择。
此外,孩子和老师将为家长表演蒙眼技巧。彭老师承诺,这项技能至少可以储存在孩子的大脑里到30岁,而超强的记忆力则可以终身受益。
图为云南昆明某民办培训机构,展示儿童盲识教学成果。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加盟费10万,3天上手“蒙眼识物”课
面对如此“神秘”的课程效果,如果真如机构所述,从事松果体发育的教师是否也具备普通教师所不具备的“魔法技能”?带着这样的疑惑,记者联系了北京一家“脑潜能开发”培训机构的业务员作为加盟。
事实上,从这个机构网站的介绍来看,
并不能直接找到关于“蒙眼识物”等课程内容,大多为早教的课程介绍。该机构一名钟姓工作人员解释:“因为很多家长不相信了,所以机构不敢公开做,要做也是通过夏令营的形式,针对内部学员进行”。
而当了解到记者对蒙眼识物等潜脑开发课程的加盟有明显兴趣时,钟某表示,只要给出10万的加盟费,就能在3天时间内,让负责人学会“蒙眼识物”的本领。且此课程的加盟事项只能直接和培训机构的总负责人谈,对加盟者的培训也由总负责人亲自教授,并表示能学习这个课程的只能是加盟人本身。
当记者质疑技能的真实性时,钟某立刻称自己就拥有这一技能:“你随便给我一本书,无论德语或日语,我不用看,摸一下就知道这个书大概讲了什么。”
而加盟后机构的做法,目前“蒙眼识物”培训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动内部进行早教的学员参加冬、夏令营,在其他省市一边旅游一边上课。
“大概10余天,你收50个学员,每个人收2-3万的学费,能挣到钱。”这位老师说。

图为云南昆明一家民办培训机构展示孩子和老师蒙眼识物的学习成果。 受访者供图
另一种形式被钟某称为“游击战”,他介绍这类人员没有固定的培训地点和课程,准备进入一个城市前,先做宣传,等学员凑够5、6个,每个人收取3-4万的培训费,租一间酒店就上课,上几天就去下一个城市。
钟某建议记者选择前一种培训方式,“你主要做早教培训,中间夹杂蒙眼识物的课程,赚的稳定也更多。”
专家:“松果体”和记忆力没任何关系
被各大培训机构捧上神坛的“松果体开发”到底有没有效果?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曝光此类培训,并揭露真相。

中国新闻网网页截图
对此,大部分网友也提出,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可信:

中国新闻网微博截图
类似的“脑潜力开发”科学吗?对此,延安大学神经外科教授周志武也给出了完全否定的答案,他说,“科学上并不存在任何专门开发孩子脑潜力的技术。”
对于所谓“松果体”激活脑潜能的说法,周志武解释说,连接左右大脑桥梁、协调两半球成为一个整体运作的,并非是松果体,而是胼胝体。
至于松果体,它的存在也非作用于记忆力。周志武介绍,松果体主要在人类性发育方面发挥作用,若松果体提早发育,则会导致孩子性早熟。此外,松果体另一功能是充当人体“生物钟”,如分泌褪黑素等助眠,与记忆力毫无关系,也不具备任何特殊功能值得被开发。
而所谓“蒙眼识物”等类似的潜能开发,周志武称,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能证明人类有这些特殊能力,更无从谈及开发和利用。
在周志武看来,家长不可拔苗助长,过早给孩子太多的学业压力,应当顺其自然,在合适的年龄段做合适的事情。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律师:机构涉嫌虚假宣传,家长可通过“消协”维权
类似培训机构的存在,有网友质疑,是否是监管上出了问题?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州市律协教育法律业务委员会主任余苏律师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主要针对文化课培训,以提高语文数学成绩为目的,这种机构需申请办学许可证,方可公开招生。
而“脑潜力开发”性质的教育机构,打的是素质教育培训的擦边球。余苏解释,类似的机构不具备办学资质,若具备盈利性质,则只需在当地工商局做公司登记即可。因此,对培训内容的监督,可能不在教育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
但这并不意味着,类似的教育机构能游离在“法外之地”。余苏称,如果机构的宣传内容缺乏科学根据,且效果最终没能实现,那么机构就存在虚假宣传的性质,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
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换言之,若教育机构存在夸大教学效果等行为,余苏律师建议,家长应通过“消协”维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