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鹏伟达五金冲压厂 五金制品冲压加工厂

红网时刻 记者 龙琦 株洲报道

9月21日,由来自中部六省和湖南省的20余名网络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来到株洲,通过带企业、进园区等方式,实地体验株洲在智能制造、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的魅力。

百万辆级“智”造基地铸就中国动力谷新名片

站在发展的“窗口”,以创新为驱动,以政策为护航,中国动力谷三大动力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如火如荼。而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株洲分公司”)无疑是这个千亿汽车产业集群的强大引擎。

经过11年的跨越式发展,BAIC株洲分公司累计产量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0万辆,已成长为亚洲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制造基地之一。

北汽株洲基地二厂焊接车间,机器人比比皆是。

走进北汽株洲分公司生产基地,环顾四周,5400吨全自动冲压线、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引人注目;630多个机器人排列成“机械代理”,穿行于“数字工厂”;MES系统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车辆进行自动跟踪和识别,LES系统对物流需求的精准计算以及无限的智能化让AI触手可及。

此外,株洲基地还拥有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应用的机器人远程一键睡眠和一键热身技术;“株洲智造”,首次应用纯电动调漆系统,首次应用智能管理中心……“株洲制造”,正在引领行业新标准。

北汽株洲分公司生产车间的新能源汽车BEJING-EU5。

2009年,北汽集团与株洲携手,开启株洲汽车产业新篇章。——北汽集团南方生产基地位于株洲高新区。11年来,BAIC株洲分公司建设了两座现代化工厂,引进了15个平台车型,成为BAIC制造业的中坚力量,产品畅销全国、德、墨、斯、南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汽车电气化、智能化、共享化、网络化的浪潮正在到来。在智能网络和纯电领域深耕多年的BAIC已经准备好出发了。BAIC株洲分公司再次锚定航向,吹响“二次创业”的集结号,向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升级。2019年,北汽株洲基地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6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作为株洲汽车产业的“领头羊”,BAIC株洲分公司全力抗击疫情、稳定经营,2月中旬率先复工复产,有效带动300多家汽配配套企业和物流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其中湖南省42家配套企业2月复工复产。

未来,BAIC株洲分公司将从“生产基地”升级为产业链功能齐全的“汽车产业园”,全力打造“立足株洲、辐射湖南、影响全国”的行业领先智能汽车生态圈。北汽株洲分公司将紧紧围绕北汽自有品牌供应商发展规划,聚焦株洲,努力打造行业领先、市场竞争激烈、配套半径不足百公里、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的核心供应商团队,携手打造株洲汽车千亿产业集群。

从“量变”到“质变”,推动产业加速迈上价值链中高端

目前所有行业都难,但危机是有机的,只有创新者赢。

面对疫情冲击,株洲市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和战略制高点。一批战略性产业相继壮大,赢得了发展机遇。依靠

核心技术,大批株洲企业在两个市场“斩旌夺旗”,在逆境中强势崛起。


国产首艘装载“中国芯”的近海豪华游轮“大湾区一号”在深圳成功交付,自主研制的自动捣固系统顺利完成首套装车——继高铁、地铁列车之后,中车株洲所的核心系统和部件,又在新领域得到了应用。


中车时代电气制造中心工作人员向采访团成员介绍产品信息。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株洲市依托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航发集团等龙头企业,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城市轨道交通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开发、功率半导体器件、航空发动机研制、先进硬质合金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全面促进优势产业创新发展。


鼓点铿锵,催人奋进。近年来,株洲市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产品创新项目,聚焦解决“卡脖子”环节,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融入创新基因。依托技术创新,还推动产业加速迈上价值链中高端,凝聚最大力量顶风行船、抢占制高点,探索出产业链链长办公室、产业协会、企业联合党委的联动机制,迅速在全市17个新兴优势产业链中全部铺开。


中车株洲所研制的地铁牵引变流器。


一个个创新驱动的“强磁场”在株洲聚合,上半年,株洲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016.3亿元,增长8.4%;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7.2亿元,增长8.2%,增幅排名全省第一。


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而技术创新,则带来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从内到外,从“量变”到“质变”,不断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株洲“高速列车”,正向着“世界级现代轨道交通城、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城、中国动力产业自主创新中心”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