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策划方案怎么做,创业书怎么写

在创业、做生意这件事上,大概率会遇到瓶颈问题,比如以下情况:

现有的业务、产品、服务、管理、运营已经趋于稳定,包括营收、成本、利润的同质化竞争严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很难超越对手,想通过扩大规模、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优化管理来打破瓶颈。但是,缺乏资金靠利润积累进行投资升级是杯水车薪,他们会错过一个依靠自筹资金或融资的好机会,担心失败会亏本。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依靠借款,我更害怕如果我做不好,不仅原有的盈利项目会荡然无存,而且我还会有一笔巨大的债务面对这种情况,乐观的创业者,往往是盲目的;真正聪明的创业者,反倒会骑虎难下。

本文,子禾将从策划的角度,分享“遇到创业瓶颈,做好这5点,再追加投入”,供大家参考。

制定追投计划

为打破瓶颈,制定升级产品、服务、团队、模式及投入的详细计划

制定追加投入计划,不能拍脑门:

创业和创业遇到瓶颈,而一些老板,尤其是“绝对大股东”和拥有绝对话语权的老板,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

凭着自己的一厢情愿,我决定什么时候拍脑袋。即使卖了房子,借了钱,也会和一些人沟通,向一些人请教。但事实上,我验证了我的想法本质上是我自己的心。当机立断,不管风险有多大,不管难度有多大,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老板即便是在为舆论推波助澜也会去做,而这种为自己鼓足的勇气在创业者和商人第一次创业的时候还是很受感动的。

一旦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企业家和商人就会把这些事情抛在脑后,喜欢做出拍脑门的决定,这是非常危险的。

对创业项目、生意追加大额投入,存在巨大的风险。

创业老板要在这个时候,摆正自己的位置,重新做回初次创业者,去缜密的制定计划,不能拍脑袋做决策。

追投计划中,必须包含这些内容:

追加投资计划的具体内容必须包括产品升级、服务升级、团队升级、模式升级等详细计划。基于这些升级、产品重新定价、业务流程重新创建以及整个投资的财务预算,必须综合考虑。做细节的时候,要找到关键的价值点、引爆点、瓶颈等。对于新计划,就像做BP(商业计划)一样。

子禾提醒:

这件事上,损失和失败会产生沉没成本,收获和成功会滋生决策盲区,这需要创业者警惕、慎重。


换个角度想,第一次创业做BP是给投资人看的,创业者会非常认真;


而对自己已经成功的创业项目或生意追加投入,自己作为投资人,也要看到满意的BP才可以,不是么!


找到类似案例

为追投计划找到类似的案例,总结参考他们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

了解整个社会的创业史,避免闭门造车:


有了第一次做BP给投资人看的认真态度,接下来顺理成章会顺利很多。


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地做自己追加投资的商业计划书,一方面我们要把眼光放到整个行业,甚至是曾经的创业历史中:


  1. 在这十几年的创业大潮中,在很多领域、行业、细分赛道,出现过很多波次的创业浪潮
  2. 有些行业和细分赛道,包括商业模式,在历史上已经被反复证明是不成立的
  3. 有些行业和细分赛道,已经有了头部企业、甚至是寡头的存在
  4. 有些行业和细分赛道,离某些寡头的商业核心地带过近,一旦惊动他们,会引发他们利用自身资源,通过借鉴、抄袭抄了创业者的后路
  5. 年轻的创业者,或对创业历史了解不多的创业者,不妨多了解下创业历史,避免闭门造车

找到类似的案例,包括失败的和成功的:


创业者、生意人要相信一点,在今天,在创业这件事上,无论你想到什么创意、点子,都会有大量的类似案例和项目,你能想到的,大概率别人早就想到了,并且已经做出来的。


那么,为新升级的商业计划找到类似的案例,包括失败的和成功的,都是有借鉴意义和必要性的。


以前失败的,我们要去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以前成功的,我们要去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


子禾提醒: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创业,也要以古为鉴,知道创业项目和生意的兴盛、衰亡和更替的规律,为自己的新项目找到替代旧项目的优势和契机。


明确自身情况

明确自身团队实力、管理运营水平、人才储备等情况,做到不盲目

把追投计划需要自己具备什么,和自己有什么区分开: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新的商业计划再好,自己也要有与之匹配的实力,才能挑战。


那么,对于追投计划,就需要明确自己:


  1. 团队实力:从团队结构、规模、凝聚力、战斗力等方面,看实力提升空间有多大
  2. 运营、管理能力:从运营效率、管理流程、规范、标准等细节能力,看存在的问题
  3. 关键人才:从追投计划看,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业务培训、服务培训等方面,关键人才是否齐备

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找到差距和解决方案:


如果自身不够硬,一旦计划展开,遇到问题而自己又缺乏关键人才,那时候靠临时培养肯定来不及,靠临时挖角一未必能挖到,二成本会很高。


简单地说,在制定追投计划和明确自身实力之后,重点在于解决那些“将来用钱也临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而那些将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能用资金换取时间的问题,可以暂缓解决。


子禾提醒:


我想做什么事儿,和我能做什么事儿,这是两回事。


“无所不能,一切皆有可能”固然是创业者优秀的品质,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料敌在先和预案在前,避免将来临时抱佛脚而花费巨大的、不必要的成本。


验证商业闭环

小规模、多点、多次实验新产品、新服务,验证商业闭环的可靠性

一定要通过实践探索新计划的可行性:


现有的创业项目或生意能够正常运转,那后续升级产品和服务以后,新业务一定更好做吗?营收一定更高吗?盈利一定更多吗?答案是,未必!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在创业这件事上,更是如此,所有的投入都是真金白银,创业容不得一点想当然。


那么,这时候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验证追投计划的可行性:


  1. 小规模、多点、多次地实验新产品、新服务
  2. 从想法,到产品升级、服务升级,到业务推广、客户成交、交付、客户反馈等整个商业闭环,要反复摸索、反复实验
  3. 把新的成本、营收、利润核算出来,验证追投计划的商业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验证追投计划商业闭环的可靠性,比如:


  1. 升级产品的内容,是客户真实、迫切需要的吗,足以让客户产生排他性购买吗
  2. 升级服务的内容,是客户愿意接受和买单的吗,足以形成客户粘性和更好的口碑吗
  3. 升级后的业务、产品、服务一旦投放市场,如果竞争对手不升级、而是通过降价来提升竞争力,客户还会坚持选择涨价后的我们吗,如果客户选择竞争对手,我们有什么应对办法
  4. 如果竞争对手降价,带动我们必须降价,那么我们的升级无异于制造了一次行业竞争的内卷,损了竞争对手,还不利己

子禾提醒:


验证商业闭环,是让追投计划落地、接地气,经受落地执行的检验。


在创业、做生意这件事上,我们既要追求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但也要同竞争对手形成“行业的默契”,不搞无意义的内卷。


灵活二次创业

鼓励内部创业或二次创业等方式,把升级计划当成新项目重新创业

经过前四步,如果追投计划通过考验依旧可行、要上马,那么在开启模式上,我们还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


鼓励内部创业的方式,来孵化升级计划:


  1. 把追投计划,转化为内部创业的项目,让现有团队自动、自愿地加入
  2. 可以给予内部转化的员工新项目的股份,新的待遇、福利等等
  3. 可以通过股权激励,期权设计,借助追投计划绑定团队骨干、优秀人才
  4. 通过内部创业的方式,转换员工角色,激活团队潜力

采用二次创业的方式,来独立创业追投计划:


  1. 如果现有的业务非常稳定,而现有大多数的团队成员缺乏再创业的动力,那么不妨采用二次创业的方式
  2. 独立创业追投计划,成立新的创业团队,吸收新的合伙人、人才、资金加入
  3. 让老业务和追投计划的新项目形成两架马车的竞争局面,把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分散风险,验证成功后、或验证某个彻底失败以后,再全力投入成功的那一个

子禾提醒:


创业者、生意人,不论遭遇过多少失败、收获多少次成功,下一次创业无论机遇、资源、团队有多好,也都有失败的风险,也都是新的挑战。


智慧的创业者和生意人,是让自己始终保持创业者的心态、谨慎度、适度紧张感、热情迸发感,去迎接一次次新的挑战;而这正是创业、做生意真正的魅力所在!



头条号作者:策划人子禾,灵魂人物创始人,15年商业策划人,做企业家幕后的辅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