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村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 重庆农民工反乡创业

阅读技巧

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无法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在当地发展小店经济政策的推动下,要么成立小店自主创业,要么进入小店打工就业。截至目前,重庆已建立经济实体38万个,吸引就业人口172万人。专家认为,激发小店经济活力,可以畅通城市经济活动的“毛细血管”,也是稳定就业、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途径。

重庆兴德顺五金店老板黄厚顺最近很忙。在小商店经济的热潮中,他正在扩大店里的产品种类,从以前的家用锅碗瓢盆扩大到锅碗瓢盆等。同时,他对网店的产品进行了批量调整,从100件调整到10件,适合小商店的购买需求。

黄厚顺是重庆农民工创业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重庆已建立经济实体38万个,吸引就业人口172万人。“疫情之下,大量的小店让这座城市更具烟火气息,成为一群人梦想的‘创造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现有820万农民工,有一半以上在重庆本地就业。对于这些因疫情无法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来说,有国家政策的经验和支持,加入小店经济成为他们温暖家园、点亮城市烟火的新选择。

疫情之下,小店拯救了新的生命

11月22日上午10点,在重庆以南四公里的一个卖杭州丝绸的小店里,附近十几个居民周末都来店里挑衣服。摊主刘女士很忙:“从39元起,这一件59元,穿起来凉爽透气。”

35岁的刘女士来自重庆丰都农村,她曾在浙江杭州的一家丝绸纺织企业工作。受疫情影响,她无法回去工作。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她和丈夫拿出多年的积蓄,于今年3月初来到重庆主城开了这家丝绸店。

“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9点,营业额可以达到3000元到4000元。”刘女士笑着说,她既是老板又是店员。她在附近工作的丈夫偶尔会帮忙采购商品,她的收入确实比原来的工作好很多。

今年7月,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中放宽准入条件、降低经营成本、打击融资难、融资贵等措施,成为小店经济发展的新福音。与小店经济相关的政策,不仅解决了农民工个体经营的迫切需求,也让更多无法外出的农民工留下来,成为小店的打工人。

今年9月,重庆丰都人李会贤在重庆观音桥豪池街看到招聘电话,在一家小面馆当起了洗碗工。疫情期间无法外出工作,店员成了她找工作的首选。“在小店打工很容易上手,也是打包盖的,生活够用。”李会贤说。

据了解,重庆市支持引导小店采取兼职、招用兼职人员、共享就业等方式,更好地满足小店的就业需求,鼓励地方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小店按规定提供稳定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

“我们店全是农村来的。我们不能出去工作。这么小的店,还不错。”李会贤说,她住的宿舍里有20-50岁的人,大部分来自重庆偏远的农村地区。

“我想回家”,这家小店掀起了新的创业热潮

“我还是想回来,毕竟这是我的家。”刘明,重庆人,在新疆学习烹饪近十年。重庆渝北区的这家小面馆是他今年开的第一家新店。

“这次申请工商营业执照非常方便,基本上一天就能办完。”刘明说。重庆要求放宽小店经济发展准入条件。具体措施包括优化许可流程和程序

此外,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重庆市在8月份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号文件中规定,对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首次创办并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按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的20%给予创业补贴,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在担保贷款方面,也鼓励各区县因地制宜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按规定合理提高贷款额度上限或贴息比例。

每个小店都因为梦想而亮起来。“我听说了关于贷款的帮助信息,这对我们新创业者来说非常有意义。”30岁的刘明如说。

根据《重庆市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该市提出,到2025年,全市返乡创业市场主体达到40万人,城乡劳动力累计就业率达到1.5%

80万人左右。


花样百出,返乡创业就业出新招


除了鼓励农民工通过发展小店经济解决就业、创业难题,重庆市还推出一系列活动和措施助推农民工返乡创业新潮流。11月初,在第14个“重庆农民工日”重庆市各地举办的各类专场招聘会上,营业员、服务员等各类小店经济工作岗位与普工、焊工、文员等各项专项岗位为农民工求职提供了多种选择。


“我还是享受到了很多优惠的,首先就是好吃街给不营业的店铺两个月补贴了1万多元。”重庆观音桥好吃街“蹄花汤”店主佘女士对记者说。老家合川的她曾和丈夫在餐饮行业打杂多年,后来自己开店,疫情对他们影响很大。从今年3月重新开业以来,在政策鼓励下,好吃街不仅对他们进行了补贴,还将近几个月的店铺租金征收方式改为收取营业额的15%。


记者了解到,在重庆返乡创业人员大多能获得一定的就业补贴。政府部门鼓励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创办各类企业,对招用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等群体就业,还会按照具体规定给予一定社保补贴和政策支持。


“为推动小店经济发展,降低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国家有必要引导上游企业服务好小店经济,提升小店话语权。”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王继祥说,发展小店经济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大举措。要通过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激发小店经济活力,畅通城市经济活动的“毛细血管”。


重庆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莫远明研究员也认为,不同于大型商场、写字楼的现代化和“国际范儿”,小店体量小、业务简单,更多是承载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盘活小店经济,成为稳就业、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途径。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