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于红孙志文)
当这些只能在古装剧里看到的珠宝放在你面前,我相信没有一个女孩能拿得住。
7月26日晚,一场古玩秀在青岛CBD中央商务区亮相。作为工艺大师,陈杰和她的团队将历史经典中的冠袍带到了观众的眼前。跟随陈杰的作品,大家的思想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的汉唐盛世。
陈杰,青岛手工协会会员,2008年开始做手工饰品。也许她的祖先喜欢美食,不谈论任何艺术基础。凭借女性的审美直觉和与生俱来的动手能力,她成为了青岛珠宝圈的第一名。她做的古董头饰在婚庆市场很受欢迎,一双巧手一年就能实现60多万的营业额!
“买不起就自己做咯”
陈杰的工作室位于青岛著名的“901”。在马云的淘宝兴起之前,这个市场是所有青岛人心中的“白月光”。虽然“901”这几年的风光不如往昔,但实力可见一斑。
陈杰说:“说实话,我以前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
如果你翻看陈杰的简历,你会发现陈杰说的是真的。在她生命的前20年,她完全不接触珠宝这个词。电子学校毕业后,她离校后直接去了工厂。后来她辞职做了家庭主妇,在家照顾瘫痪的婆婆。
“那时候真的很难。如果你想给自己买些东西,你承受不了。”陈杰还记得,当时她看上了一对锆石耳环。虽然她只有100多元,却一下子花掉了近十分之一的生活费。她真的不敢。但这还是多少刺激了她。后来,陈杰在家伺候老人的时候,不忙的时候也会做一些小玩意。一是打发时间,二是安慰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甚至让自己表现得像个模特。
第一次下海她就成了青岛的“爆款”
2008年,陈杰送走了家里的老人。在她突然休息之后,她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想了想,陈杰选择了自己创业。这个项目是她最喜欢的珠宝。她用家里的5万启动资金,在“901”租了一个不到两平方米的摊位。
“我可能真的是那种适合这份工作的人。”陈杰仍然记得她第一次去温州装货的场景。长途汽车和各种各样的装饰品让她很兴奋。如果她赚了钱,她会把它放在一边,随意选择你喜欢的饰品。没有女人能抗拒这种经历。
“我的第一桶金就是那时候赚来的。”陈杰说,当她参观最后一家商店时,她看中了一套珍珠项链。当时的青岛没有这样的点缀。就像情侣之间的一见钟情。她的眼睛里充满了这条项链。
借钱、赊账,用尽一切办法,最后陈杰如愿以偿地把这条项链带回了青岛。于是,陈杰的眼光造就了青岛的“爆钱”,全职太太出海第一仗就赚了不少钱。
靠着黄晓明 她成了青岛古风婚庆饰品一姐
如上所述,陈杰喜欢在出海前制作小玩意。做了珠宝生意后,手里的材料多了,水平也提升了。
“有时候有的
积压的货我会进行二次加工,没想到大家还很认可。”陈杰说,当时有批胸花销量不佳,她把这些东西跟发带一结合做成头饰投放市场结果大受好评。尽管一双巧手什么都能做,但在众多饰品中,陈杰最爱的还是一些古风饰品,凤冠、珠钗、发带、团扇,都是她的最爱,没事儿她就会照着书中的样子来做实验,想办法复原出古代的饰品,无心插柳,陈杰也因此成了青岛最早一批做古风饰品的手艺人。
陈杰:“这点还真要谢谢咱青岛老乡黄晓明。”
2015年,黄晓明与杨颖婚礼的一场古风婚礼虽然没有邀请陈杰,但却让所有人看到,原来古风婚礼办起来可以这样有意思,借着明星效应,青岛的古风婚礼行情渐长,随之而来陈杰的生意也开始越来越好,凭借优良的手工和精美的样式,她成了青岛古风婚庆饰品行的“一姐”,兴许你周边的朋友就用过她的东西。

“学的越多你会越觉得珍惜”
现如今陈杰的工作室越做越大,她会定期自己设计版型,委托广州、深圳的打版师制作下单,每一单都是一阵潮流。除了自己设计制作,陈杰还面向全国招收学员,把自己的手艺教给更多的人。
记者:“您就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么?”
“这个不会,我们有太多好的东西都失传了,能传承这么手艺我觉得是种责任。”陈杰告诉记者,自己从事这行这十几年,无论是拜师也好,自己查古籍钻研也好,有太多好的工艺、技法都失传了,有些看着美轮美奂的饰品,我们今天很难再复原出来,她是个爱美的人,她不希望这些精美的东西在她这一代成了绝版。

做手工是个细致活,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

店里的各种原料经过陈杰双手的加工就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陈杰的灵感大多来自古代的饰品,为此她买了不少“大部头”。

自己的作品陈杰总会先试试,找找感觉。

这就是陈杰,一位901里的手工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