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跟随”,通过后台菜单查看更多投资经验分享
最近经常有网友问我,支付宝上有一款收益率5.58%的理财产品。1000元起,号称零风险。你能买吗?
当时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毕竟5.58%的理财产品很难找,更别说零风险了。
蔡明确表示找到了这位网友提到的产品。原来这是一种储蓄性金融保险,其实是年金保险。最重要的是5.58%的回报率和大家通常理解的回报率有很大的不同。
01
年金保险属于储蓄保险,是在约定时间支付生存保险费的人寿保险。既然保险合同规定了固定的未来收益保证,而且这个收益是确定的保证,‘零风险’是真的。但回报率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的那样。
年金保险属于金融保险,其功能不是保障,而是理财。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看看回报率是如何计算的:
连续3年每年交1000元,总共需要交3000元。
然后,5年后(也就是2025年),你开始领钱,每年领20元,期限15年。产品20年到期后,也就是2040年,可以一次性领取5894元。
15年总收入20元* 5894元=6194元。
投入本金3000元,共收到6194元,也就是说利息合计3194元,按20年计算,平均每年利息159.7元。
除以本金3000元,利率为5.32%。这个利率看起来挺好的,但是就是一个简单的利息。如果按照复利计算,复利收益率只有3.68%。
02
我们通常衡量理财产品的标准是复利。和买基金相比,年回报率是5%,所以如果今年投资1000元,到年底就是1050元。如果第二年还有5%,本金为1050元,第二年底为1102.5元。本金越大,未来年增长率越高。
但是,以上保险只是单纯的利息,也就是说在1000元以内,同样的利率是5%。未来每年只会增加50元,增长速度不会变。
单利是指本金固定,到期后结息一次,不再计算本金产生的利息。复利是指将上一期的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然后计算利息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复利法到期本息金额大于单利法计算值。期限越长,最终余额的差异越大。
为什么上述产品的单利和复利收益率差别这么大?
因为在过去的15年里,每
笔领出来的20元,一旦拿出来,就不再进行滚动计息了。简单地说,单利是没有实现利滚利。
03
我国国内银行的定期存款使用的都是单利计算方式。而大部分基金和保险产品使用的是复利计算方式。
1)银行存款是单利
现在银行存款的利息是单利,利息非常低。比如5年定期存款,钱存了5年,每年产生的利息都是一样的,没有自动的利滚利,因此也没有利息的增加。
如果可以把每年的利息拿出来,买一些活期的理财产品,像余额宝这类低收益的货币基金,也能把收益提升好几倍。
所以定期派息的存款更受欢迎。
2)定投基金,分红方式优选"红利再投"
如果投资于基金,那么建议大家选择红利再投。红利再投资之后,就会产生复利效应。这样就相当于把每次分红的钱,再次换成基金份额去投资,并且没有手续费 。
举个例子,如果投资1万元,收益率10%。第一年收益1千元,加上本金,基金余额是1万1元。
而第二年再将本金加上收益所得全部留存基金里继续投资,如果收益率还是10%,那么,第二年收益就是1100元。
若是从本金不变的角度来看的话,就相当于第一年收益10%,第二年收益11%。
但是,如果我们选择的是现金分红,这就和前面单利的产品类似,就是把分红的钱,取出来不再投资了。

04
今年,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小幅下行,延续了2018年以来总体下行的趋势。财说得明白认为,短期内理财收益率下行速度或将放慢。但是长期来看,未来随着净值化转型的推进,理财收益率预计会进一步下降。
就算是以前保本的产品,也慢慢开始变成净值型的产品,像基金一样,每天上下波动。
所以,投资者我要明白收益高和低风险,就像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一些保本和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3%-4%的收益会是常态,甚至未来会变得更低。所以,我们要对收益率有一个更合理的预期。
作为投资者,如果想跑赢通胀,得到不错的收益,那么就要学会去接受波动,了解一些偏股型基金和股票。
但是,股票市场波动较大,这让多数人远离了股票、基金,选择了债券或者风险相对较小的货币基金。
如果我们因为害怕波动,一直回避这类产品,就很难收到满意的回报。
接受一定风险,再通过合理的方式控制风险,才是最佳的选择。

财说得明白,带你看懂财经现象背后的真相。
关注微信公众号:“财说得明白”,还能看到更多的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产品的评测系列。还有购房方面的技巧分享。
关注财说得明白后,后台的菜单,可以更方便看到近期的精华文章与理财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