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禅城区季华五路万科金融中心A座,如果不受疫情影响,每天进出这座41层商业大厦的员工约有4000人,来自约150家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的背后,正月初七开工的企业被多次通知延期复工。第一次复工延期到2月3日,第二次延期到2月10日。2月10日,万科金融中心一楼大堂人头攒动,大部分是物业人员,部分企业人员陆续前来申请复工。
进大厦排队,人际距离保持1米
在平日正常进出的大楼正门,几扇玻璃门被锁上,只留下一条通道,围墙被挡在外面。门厅里的围栏大约有几十米。根据要求,所有进入大楼的人员都要进行体温测试。排队时,前后人员应保持1米的距离。两边围着,有六个保安,三个保安穿着白色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手里拿着温度计,阻止每个试图进入大楼的人。
通过体温检测后,李莉(化名)来到大厅临时设置的信息登记区。她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打算上楼拿公司公章和相关材料,申请复工。
楼内信息登记区四周是几张长桌,最左边是酒精消毒液和抗菌洗手液,其他桌子上有防新冠肺炎宣传册和禅城区疫情防范文件。信息登记区右侧放置回收桶,为医疗废物收集点。
李莉戴着口罩和护目镜,注册人员详细询问了她的情况。她工作的保险公司有10多名员工,大部分来自佛山,只有一名外省员工回来了。她的公司早在2月3日就开始了线上工作。信息登记完成后,工作人员递给她一张出入境证明,强调“15分钟内下来”,然后她走向电梯。
复工申请,各区指引不同企业表示为难
万科金融中心A座为41层商业建筑,每天约有150家企业、约4000名员工进出。约70%的企业入驻,包括电信、律师事务所等企业。万科金融中心物业负责人黄告诉记者,“预计返乡人数不会超过40%,60%左右会采取远程办公。”
2月3日,禅城区发布企业复工指引。根据指引,企业复工必须至少提前2天向企业所在地镇经贸部门提出申请,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核实备案。企业制定的预防应对方案必须满足“八个一”,即健康状况报告一份、体温测量一份、戴口罩一份、隔离观察室一份、呼叫一次、爱国卫生运动一次、健康教育一次、加强人文关怀一次,经政府部门现场核实后方可正式复工。
准备的口罩应为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黄表示,企业在楼宇复工至少要按照1: 7的比例准备口罩,“即一周内为员工准备口罩的数量,这是最低标准”。李莉说,她所在的公司已经采购了1000个口罩,预计这两天通过申请审核后就可以复工了。
楼内部分企业正准备复工,部分企业在佛山5区有多个营业网点。另一家保险公司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保险公司在佛山有30多个营业网点,公司将从2月3日开始远程办公。但是,目前企业复工申请的准备存在问题。不同区的指导方针和要求不同,有些镇街也有指导要求。因此,对于企业来说
在材料方面,建筑物业管理至少储存一个月的防护材料。温度计20个,楼正门6个,停车场4个,备用10个。
口罩起初4小时一换,但随着疫情发展,整个市场的口罩采购紧张起来,了解到紫外线可以杀毒后,大厦准备了紫外线消毒间,“比如我们给员工一个口罩,这个口罩使用几个小时后,可以去消毒间做30分钟的紫外线消毒,消毒完,用2次后可以换一个新口罩,这样能将使用量降下来,因为采购较为紧张。”目前,大厦配置了10个紫外线消毒设备。
大厦里的消毒工作也是重点。因员工多,上下电梯频繁,大厦电梯里放置了纸巾,按键处还贴了卡膜,一是避免人员直接接触,二是对于保洁而言,贴膜避免细菌进入卡位的缝隙中,更容易清洁擦拭。电梯、门把手、按键等凡是人直接接触的地方,每两小时消毒一次;普通的公共区域,每4小时做一次擦拭。
进入大厦的人员,如测量温度超过37.3摄氏度,大厦设置了隔离留观室,可在留观室先行歇坐。目前,保安仅在停车场测到一位车主体温过高,了解情况后,发现车主车里开着暖气,导致其体表温度升高,开窗通风再次测温后,该车主体温即正常。

错峰上班,凭健康卡进入大厦
尽管预计目前有40%的员工来现场办公,黄玲琴坦言还是会有一定的压力。按照往常,早上8点半到9点是上班高峰期,人流密集。防疫当前,为尽量分散拥挤的人流,大厦门口设置了数十米的围合,“地上有地标,我们用尺寸量好,一米站一个人,保持安全距离。”
物业还试着与各企业沟通,询问其能否错峰上班。在这座大厦里,物管配置了4位专职客服人员,负责与约150家企业沟通对接。一些企业表示配合,早上上班时间有所推迟,预计从8点到10点。也有一些企业不同意,说“不能影响企业正常上班”。
就在前一晚,部分物管人员忙到深夜一两点才下班,主要为准备健康卡。准备复工的企业,一方面要在政府部门进行复工申请报备,另一方面,还需要来大厦物业处提交资料,告知员工情况,物管人员会核实企业的员工是否为湖北籍、到过湖北等情况,确认没有相关情况,才会发放健康卡。企业复工后,每位员工凭借健康卡,即可出入大厦,“如果每次进出登记资料,可能要排队,比较费时。”
复工日的次日,约有10家企业办理申请报备后恢复上班。接下来的数日,其他企业也陆续复工。
采写/拍摄:南都记者刘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