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100棵普通果树要9900元,每棵果树每天至少产生4.5元的收入。在一年的使用期限内,100棵果树至少可以产生16万元的收入”.在年化收入超过1600%的诱惑下,一款名为“阳光果园”的手机应用以“为果树买单”的方式受到了部分用户的青睐。
但实际上,这个应用只是一个“碰瓷”植树软件的“金盘”,通过传销、庞氏骗局等手段与互联网噱头相结合。投资者投入资金后,不产生任何价值,收益来自后期进入游戏的玩家。这类软件都有哪些特点?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辨别、防范?
把果实包装成可交易的虚拟货币
拉人头诱导用户入局
“阳光果园”的规则很简单,用户下载App后即可购买果树。果树的使用寿命为一年,一颗普通果树的售价为100元,每天可收取3公斤果实,每公斤果实可卖出1.5元。不同果树的产量也不同。投资越高,收益越大。300元一棵金果树日产量10斤,388元一棵钻石果树日产量15斤。
阳光果园App界面,来源:网络
有人专门宣传这个,把播放方法录下来,发布到网上。
“下载App后,需要实名认证,然后系统会给用户一棵7天期限的果树。”据出版者介绍,“这种果树每天可以产3公斤水果,水果可以出售。感觉很好玩,大家都可以去探索,很简单。”
投资用户可以在收获后立即出售水果。根据但是账户金额积累至100元后方能提现。's计算,普通果树年化收益率超过1600%,而388元的钻采果树年化收益率超过2100%。
阳光果园App界面,来源:今日北京商报
此外,发展下线“拉人头”,也能层层收取“人头费”。
碰瓷水果品牌 收割用户后携款跑路
用户:知道是骗局 只是心存侥幸
这种虚拟果树真的是“摇钱树”吗?
其实《阳光果园》的设计师是不会让参与者“衰老”的。本月初,“阳光果园”关掉App,卷钱跑路了。
经查询,阳光果园运营商——广州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无法联系。该公司又与知名水果品牌“百果园”撞名,而百果园集团声明,自己与广州百果园无任何关联。
深圳百国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发布声明
像“种果树”这样的骗局种类很多,比如网上的“卖猫换钱”“养猪换钱”,都是空对空的“钱盘”。投资者投入资金后,不产生任何价值,收益来自后期进入游戏的玩家,相当于是“互联网+庞氏骗局”的新形态。
参加过此类比赛的李先生说,虽然不愿意,但他承认看到这么高的利息,心里嘀咕,甚至意识到可能是骗局,但他很幸运。
>李先生:其实知道这个随时会崩盘,只是没有想到自己成了最后一波“韭菜”,怪自己贪心。最气愤的是平台的操盘人,明知道这回要崩,还让我们继续预约购买,让我们上当受骗。另一名“米奇乐园”的用户也表示,以为自己能从资金盘里“分一杯羹”,没想到跑路的速度这么快,“从开始到崩盘还不到3个月。我朋友说有内部消息,让我放心玩,跟‘捡钱’一样。他让我再拉点人进来,因为玩的人越多,平台就越不会崩盘。”
专家:属于典型庞氏骗局
受害者可提起民事诉讼
江苏徐州市公安局泉山分局经侦大队侦查员叶汉祥曾破获此类案件,他表示,类似的虚拟币、虚拟产品传销,其特征基本一致:用后入局者的钱补前入局者的收益。为了加快“返本”速度,用户不得不“拉下线”。而所谓的币值、收购价格,都是由操盘者随意控制的。

阳光果园App界面,来源:网络
消费金融专家苏筱芮告诉记者,正规的涉及资金类的软件监管非常严格,一般都是持牌经营,而这类问题软件一般没有任何资金监管,“为了逃避监管,他们一般通过微信、支付宝等较隐蔽的方式转账。”
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指出,“阳光果园”通过建立虚拟的挖矿模式平台,吸引公众投资,并推动投资者拉动新的投资者进入平台。从其没有实际经营产品、组织层级分明、需要发展下线的基本运营模式来看,属于典型的“庞氏骗局”型金融陷阱。
韩骁:非法集资行为一旦触犯刑法,构成非法集资类犯罪,也应承担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责任。在刑事程序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行为人有主动退赃、退赔的部分,投资者可以由此弥补部分损失。涉及民事责任的部分,在刑事程序结束后,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损失,提起民事诉讼。
(来源: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