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防城港招商引资骗局 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群

北海

广西北海:特色农业全面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旅游观光等5大领域!

一.概况

北海市位于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南濒北部湾,东接粤港澳,后接西南,面向东南亚。这是一座三面环海的美丽海滨城市。北海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陆地面积333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68.98公里。辖一县三区,人口176万。

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70毫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肥沃,耕地面积186万亩。北海适合种植亚热带农、林、经济作物,常年发展水产养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北海市合浦县沙岗镇七星岛风光。温璜/照片

北海有四个重要称号: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的特色可以用“八句评价”来概括:区位优势突出、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底蕴丰厚、开放历史悠久、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基础扎实、生态环境优美。同时,北海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交汇点,处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多项国家发展战略的交汇点。北海是西南地区和华南、华中部分地区走向世界最便捷、最重要的海上通道和门户。

二、农业产业的优势

近年来,北海市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以优化供给、提高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等十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全市农业产业正在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95家,家庭农场428家,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433个,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旅游五大领域。

北海市十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

(一)优质食品产业。主要围绕合浦县南柳江流域发展优质高产水稻,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优化粮食结构。2020年全市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100.08万亩,总产量30.37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7.07万亩,产量21.29万吨。

陈,北海市涠洲岛海水稻收获/图

(二)以红薯为代表的新兴高效经济作物产业。近两年,北海市引进新一代品种“南竹1号”促旱

地覆膜免培土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在高产基础上实现了优质高效的目标。“南珠一号”香芋亩产5000斤以上,产值可达1.5万元左右,每亩纯收益近万元。2020年底全市旱种香芋推广至1.2万亩,计划5年内发展至10万亩、年产量25万吨,产值近20亿元。


(三)优质水果产业。北海是广西最大西甜瓜产区,年种植西瓜、哈密瓜等近6万亩,产量达19万吨。北海西甜瓜反季节栽培弥补了国内西甜瓜的市场缺口,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香山鸡嘴荔枝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是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目前,全市共种植2.4万亩,年产量7000吨,产值超亿元。涠洲岛香蕉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全岛香蕉种植面积6000亩,年产量1.2万吨,深受游客和全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三)优质蔬菜产业。北海秋冬种蔬菜面积40万亩,是我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北海蔬菜品种丰富,高产优质,是豇豆、辣椒、南瓜等蔬菜的重要产地。


北海市合浦县石湾镇桥头村油行坡自然村,当地农民在装运豇豆。


超20万亩,产量达4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豇豆产区。2020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66.78万亩、113.12万吨,总产值31.65亿元。


(五)特色林业产业。北海市的罗汉松种植面积达3万亩,是全国罗汉松种植面积最大、保有量最多的城市,被誉为“中国罗汉松之都”。北海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为沙壤土,疏松透气,十分适宜罗汉松生长,罗汉松在国内其他地区的地径生长速度为年均0.5-1厘米,在北海可达2厘米。产品有精品盆景、桩材、景观树和工程绿化树等,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全市金花茶种植面积近万亩,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花茶人工无性繁殖种植基地,荣获国家首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金花茶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


(六)生态畜禽养殖业。北海市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养殖,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推进特色产业升级,全市畜牧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支柱产业,奶水牛、奶山羊、鸡、鹅、鸭等畜禽良种养殖已初步形成规模效应。出产的优质凤翔桂香鸡、合浦鹅、海鸭和海鸭蛋、优质肉牛都享誉国内外。“合浦鹅”、“涠洲黄牛”已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被农业部授予地理标志产品。“公馆猪”正在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北海市党江镇木案村村民利用滩涂养殖海鸭。 邱家忠/摄


(七)特色水产养殖业。北海市拥有海岸线668.98公里,0~15米等深线浅海面积346.1万亩,自然条件优越,渔业资源丰富,海淡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全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目前,全市从事水产养殖捕捞的人员21.4万人。近年来,北海市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实施节能减排循环水养殖,促进了水产养殖业整体稳步发展,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规模养殖基地。养殖品种有对虾、罗非鱼、文蛤、大蚝、象鼻螺、金鲳鱼、锯缘青蟹、龟鳖、石斑鱼等20多个品种。北海正在努力打造海上“蓝色粮仓”,水产养殖逐渐走向深蓝,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正成为广西渔业新的强劲增长点。


(八)发展南珠产业。北海素有“南珠之乡”的美誉,2004年“合浦南珠”被列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17年以来,北海市多措并举推动南珠产业振兴,古老的南珠重新焕发勃勃生机。2020年,南珠养殖面积约1.5万亩,年产量达1000公斤。北海是北部湾地区最大的海水珍珠及珍珠制品集散中心,每年珍珠及制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


(九)特色滨海乡村旅游业。北海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北海紧紧围绕“建设北部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现代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拓展和延伸了北海旅游的发展空间,乡村旅游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目前,全市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1处,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13处(其中,五星级4处,四星级8处),广西三星级汽车旅游营地1处,广西星级农家乐38家(其中,五星级12家,四星级13家)。


北海市涠洲岛五彩滩清晨太阳初升。


(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近年来,北海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以果香园、田野创新等为代表的果蔬加工业,以合天宝龙、开元蛋品厂、许三娘等为代表的海鸭蛋加工业,以麦香皇、黄家月等为代表的休闲食品加工业,以正五、玖嘉久食品等为代表的水产品加工业,以森源林业、钦廉木本香料等为代表的香料加工业,以冠华人造板、洪森木业等为代表的林木加工业,形成以南珠宫、旺海等为代表的珍珠工艺品加工业,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和集聚区正在逐步形成。据统计,目前全市2000万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超12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2020年全市建成5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其中自治区级1个,市级4个,涵盖粮油加工、糖料蔗加工、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等。


三、招商政策


北海已出台十余项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印发实施后将有力助推我市乡村产业快速发展。如加快大棚果蔬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等等。


联系人:王金明,联系电话:13367592260。




防城港


广西防城港:全力打造“海边山”现代特色农业产业!


一、总体情况


防城港市1968年建港,1993年建市,下辖上思县、东兴市、港口区和防城区,总面积623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0万,既沿海又沿边,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河相连的城市、内陆腹地进入东盟最便捷的主门户和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的陆海交汇门户和陆路干线的关键节点,是一座极具特色的港口工业城市、边关国门城市、全海景生态城市。


夜色下灯火通明的防城港码头。


2020年,防城港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32.8亿元,是2015年的1.5倍,“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7%,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人均GDP率先在广西突破1万美元。防城港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和5个边民互市贸易点,以及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东兴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6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支持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2020年以来,全市集中签约、开竣工总投资645亿元28个医学项目。边境旅游试验区加快推进,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的60多个文旅康养项目加快建设。


广西防城港南山风景区。


防城港是西部第一大港和全国主枢纽港之一,2020年吞吐量超1.2亿吨,防东铁路、防城港机场、南宁经上思至防城港高速公路以及一批20-30万吨级泊位加快建设。“五纵五横”主干路网不断完善,荣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0%以上,连续 3 年通过国家考核标准,是全区唯一空气质量达标区。


二、农业产业优势


近年来,防城港临港现代产业体系加速育成,现代特色农业扎实推进,拥有白龙国家级海洋牧场、11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深水网箱突破1000口,海洋渔业生产总值已占到大农业总产值一半以上。


防城港市东兴京族三岛滨海虾塘成方连片。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率先在国内实现东盟海产品冷链公铁海联运,东湾物流园入选国家陆海新通道重点培育物流园区,东兴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县域20强、西部第一。2020年全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174、同比增长4%,第一产业增加值111.1亿元,增速3.9%,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总量继续排全区前列并且首次全国平均水平。


防城港市上思县稻田。


粮食生产实现“五连丰”,“菜篮子”产品供给有力,生猪出栏、肉类产量增速全区第一。水产品产量增速和贡献率排在全区前列,成为广西最大网箱养殖示范基地,率先创建广西首个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快速增长,养殖水体达15万平方米,建成“渔光互补”项目基地3个,养殖面积达5000亩。全市获评“广西好嘢”农业区域公用品牌3个、企业品牌2个、产品品牌7个;“三品一标”绿色优质农产品52个,防城火龙果和东兴红姑娘饼进入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


三、重点发展方向及招商政策


防城港同时享有沿边开发、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等多项国家优惠政策,下一步,防城港将紧紧围绕“稳粮食、强渔业、保供给、促加工、创品牌”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六个一”〔一粒米(上思香糯)、一条鱼(防城港金鲳)、一个贝(防城港金蚝)、一头猪、一朵花(防城金花茶)〕优势产业,做好基础设施和产业提质增效双提升,全力打造“海边山”现代特色农业产业。


防城港市东兴京族三岛澫尾海滩上拉大网的渔民。


(一)坚持项目为王,抓好渔港经济区建设。以防城港渔港经济区为主要抓手,按照“规划带项目,项目带资金”的工作思路,加快编制《防城港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和《防城港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做好防城港国家级渔港经济区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向国家农业农村部争取2021年渔业发展补助政策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及有关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和融资力度,积极对接国开行、农发行,落实项目建设资金。


(二)坚持精准招商,补齐现代农业短板。以国家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为平台,重点围绕渔港经济区项目、海洋渔业养殖、畜禽养殖、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配送、休闲农业及田园综合体等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等企业和项目,补齐我市农业发展的短板。


(三)坚持政策引领,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争取和用好国家、自治区、市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出台我市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落实专班专人专责抓好项目落地工作,建立项目落地保障机制,保障投资项目顺利实施。联动部门做好要素保障,建立长效顺畅的项目信息对接机制,及时解决已签约项目和准备签约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到服务有温度、推进有速度、解决有力度,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投资环境。


(四)坚持资金先行,畅通融资渠道。加大农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努力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抓手,做好涉农金融和保险支持保障,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投保规模,增加投保险种及数量,做到“一企一策”,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产业做大做强。


联系人:林明,联系电话:19977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