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业材料成本的上升,农民的农业收入正在下降。虽然国家仍在实施粮食直补政策,但农业收入低仍然影响着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因此,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国家对各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采取了补贴和促进发展的措施。家庭农场是管理模式之一。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家庭农场虽然与现有的耕作方式不同,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太大,而且操作简单,补贴多,这是家庭农场最大的优势。所以今天我们就从家庭农场的申请条件、补贴项目、资金等方面进行科普,方便农民更好地加入其中。
如何申请家庭农场?
申请家庭农场时,需要满足经营规模、劳动力、收入、申请者、土地等要求。首先在经营规模上,如果种植粮食,其种植面积一般在100亩以上;如果养牛的话,牛的存栏一般应该在100头以上。在劳动力问题上,原则是以家庭内部员工为主,短期雇佣劳动力为辅,长期雇佣劳动力的数量不应超过家庭中的工人数量。同时,在收入方面,申请家庭农场的农户日常收入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关于申请人的身份,他们应该有农村户口,并接受过相应的技能培训。最后,在土地要求方面,土地的租赁期或承包期必须在5年以上,有明确的土地租赁协议,并尽量保证土地集中连片。
这些都是农民申请家庭农场需要满足的一些客观条件。如果这些条件都能满足,农民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土地流转合同等证件到自己所在县或区的工商行政管理分局进行后续登记审核。一旦考试通过,农民可以享受相应的补贴。但不同地区对家庭农场的申请要求存在细微差异,建议农户以当地要求为标准。
家庭农场的补贴项目和资金有多少?
目前国家对家庭农场的补贴力度很大,对应的补贴项目大致分为现金补贴和物化补贴。现金补贴中,农资综合直补每亩约76元,水稻种植补贴每亩约150元。此外,还有土地出让金补贴、生产管理考核补贴和绿肥种植补贴。物化补贴中,药品补贴约为每亩22.5元,大麦和小麦种子补贴约为每亩35元。然而,补贴金额因地区而异。可见国家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非常大,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不断开展,未来国家对家庭农场的补贴很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此外,随着疫情对全球农产品流通的制约,未来依靠“进口粮食”满足国内需求的方式将受到考验。所以,把“饭碗”握在自己手里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应对方式。
对于开展家庭农场,农民应注意什么?
首先,了解家庭农场的经营范围。一般情况下,家庭农场对经营范围有一定的要求,相应的经营项目主要包括果蔬种植、花卉种植、农产品初加工、畜禽水产养殖、农业观光休闲、农副产品销售等。建议农民提前了解这些家庭农场的经营范围,以便更顺利地完成登记。第二,不要错过一次性启动补贴。目前,国家设立了一次性创业补贴,以支持返乡下乡的创业者。这种补贴不仅没有户籍限制,而且与家庭农场补贴也不冲突。因此,建议打算建立家庭农场的农民不要错过一次性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