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村发展致富项目大全 乡村季风致富项目

贵州黔西南州“两江一河”流域属于老少边穷地区,是“十三五”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之一。该地区日照长,温度高,湿度大,适合发展热带水果和蔬菜。国家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库首席专家陈业源研究员是贵州省委组织部认定的贵州省“百名领军人才”之一。他长期带领研究团队在黔西南开展芒果扶贫。

食用菌种植是河北省阜平县扶贫的主导产业之一。国家菌种资源数据库专家开发的香菇菌种质量控制技术已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全县食用菌产业年产量可达5.8万吨以上,辐射带动贫困户8600余户,户均收入2万元左右。

在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专家团队的努力下,“珠穆朗玛峰脚下种水果”计划取得了重大突破,“珠穆朗玛峰仙桃”取得了丰硕成果,创造了珠穆朗玛峰脚下产桃成熟的奇迹。

……

来自国家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库、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国家菌种资源库的专家,在贵州、西藏、河北留下了足迹,成为扶贫路上贴心的“智库”。

坚守与乡亲的“甜蜜契约”

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酸性和微酸性红黄壤以及喀斯特地貌,导致黔西南“两江一河”流域普通百姓收入来源匮乏,生活水平极低。

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组织专家进行了认真调查。专家发现,“两江一河”流域发展芒果、澳洲坚果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我们与贵州省科技厅、黔西南政府、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等进行了合作。近年来,我们在黔西南兴义、望谟等地开展了贵妃、黄金、红象牙、红宝石等10多个芒果品种和10多个澳洲坚果试种筛选,初步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OC、788、南亚系列等红宝石、黄金等芒果品种和澳洲坚果。这些品种品质优良,产量高且稳定。”陈业源说。

“平台服务示范推广芒果品种技术2万多亩,澳洲坚果1万多亩,户均年纯收入达1.5万元左右,带动4000户家庭脱贫致富。”陈业源说。

在珠穆朗玛峰脚下种植水果

我国园艺种质资源丰富,是世界园艺种质资源大国。2003年以来,在科技部、财政部的支持下,我国主要园艺种质资源被纳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持续收集保存,并向社会开放。

为了让西藏人民吃上土生土长的新鲜水果,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专家曹永胜研究开展了对西藏的桃科技援助,并与西藏农科院合作,创造性地实施了“珠峰脚下种水果”计划。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丽荣研究员承担了这项任务。

“定日县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年平均气温2.8-3.9,极端低温-27.7。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家在藏区开展科研和资源服务,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因地制宜为群众解决水果种植问题。“珠穆朗玛峰脚下种植水果”项目的突破将保护生态环境,带来经济效益

国家菌种资源库利用独特的食用菌资源,针对目前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首要技术瓶颈————菌种问题,开展了有效的科技资源专项服务。

国家种质资源库专家开展了“食用菌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及广适品种选育”研究,创建了菌种、信息同步的种质资源库,育种周期由5-7年缩短至3年。适合我国园艺设施生产的平菇、金针菇、毛木耳等31个适应性广的新品种,在全国19个省(市、区)推广,近三年累计新增利润129.45亿元。

“资源库还利用馆内丰富的菌种资源,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的组织下,为贫困地区食用菌种植户提供菌种筛选、种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效果非常明显。”国家菌种资源库常务副主任张瑞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