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的边缘。是著名的黄麻起义发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诞生在七里坪镇。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7处,主要是长胜街革命遗址,是名副其实的“红色乡镇”。
七里坪镇有3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真正的“红色之乡”。新华网发
然而,受交通、土地等自然条件的制约,贫困落后一直制约着七里坪镇的发展。“家乡把我培养成人才,致富不忘桑葚情怀。”近年来,走出“红色小镇”的有志之士纷纷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刘,七里坪人,1982年考入同济大学,后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他回到七里坪镇白林寺村承包土地,投资建设奶牛场。为了给奶牛提供饲料,刘动员农户种植饲用玉米和黑麦草,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并邀请专家对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
刘,一个有能力的返乡男子,建立了一个生态养殖基地来饲养牲畜。新华网发
一年之内,刘收获了3000多吨玉米青贮饲料,他充分利用了以前没有经济价值的花生秸秆。奶牛场吸纳了当地20多名工人,每年为村民增加收入200多万元。成功不仅坚定了刘发展生态农业的信心,也激发了当地村民致富的拼搏精神。
后来,刘创办的湖北福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红安县富家坳、方家荡、元英河、白林寺等村流转土地3500多亩,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养殖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文化乡村旅游基地,每年吸引80多名村民就业。基地蔬菜种植不使用农药,家禽养殖不使用饲料。“真正乡村味道”的食品成为福安公司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一批批“原生态”蔬菜、肉类畅销城市。
在家乡创业10多年后,刘整理了白林寺村主干道的路基,修建了两座淹桥。他发展生态农业、艰苦奋斗致富的思想深入人心。“能为家乡的改变做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我感到非常自豪。”刘对说道。
珍珠菜花是七里坪镇的农副特产,是一种名贵的野菜,但产量一直较低。七里坪镇马岗村企业家李先成看好珍珠菜花的市场前景,决心攻克珍珠菜花育苗技术,带动村民大面积种植。
回国的能人李先成,攻克了花椰菜珍珠育苗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新华网发
从2017年开始,在县农业农村局和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李先成继续开展良种繁育试验。“一年尝试十次。10月、冬季、腊月、正月、二月,这五个月育苗。场地不同,时间也不同。慢慢选择,慢慢探索。”几十次失败后,李显成终于找出了关键的养殖技术。
“珍珠菜花市场一磅有100多元。1亩地种300棵树,就是一笔大收入。”李显成介绍,珍珠菜花对土地的适应性强,不占用耕地,可以种植在田地和土地的边缘,包括荒山。两年来,李先成投资近200万元,流转开荒200余亩,珍珠花菜产品年产量超过2000公斤。
yle="font-size:15px;">在李显成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种植珍珠花菜。目前马岗村种植珍珠花菜规模500亩,还将再扩大种植500亩。根据珍珠花菜清明节之前采摘的特点,李显成又探索出珍珠花菜与菊花套种的模式,提高土地种植效益。“珍珠花菜既是绿色食品,也是特色旅游食品。下一步我们计划打造品牌,实现产业化发展。”李显成说。在七里坪镇白马嘶村,回乡能人明守安也在努力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离开家乡经过20多年拼搏,明守安在外事业有成,但他没有忘记助力家乡发展。2018年,明守安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的花椒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期建设在白马嘶村完成。一期建设流转土地3000余亩,涉及5个村14个组近500农户,其中大部分都是抛荒山地。

回乡能人明守安创办花椒田园综合体种植花椒。新华网发
“花椒色红味香,耐寒耐旱,土壤适应性强。它不仅用于调料,在医药、日化、保健等行业也得到广泛应用。”明守安说,当初经过考察,正是花椒这一独特秉性吸引了他回乡投资发展。明守安下决心要把花椒树种成家乡“致富树”,要让一粒粒花椒成为实现家乡“荒山变金山”的“金种子”。
按照进度,明守安的花椒园将于今年挂果,预计可收入100万元,2022年收入可达到500万元。虽然企业还处于培育发展期,但年累计用工量已达3万人次,长年用工150人。目前,花椒田园综合体项目二期规划的厂房、科研办公楼等,正在筹备建设。
未来,明守安计划带动附近村民以合作社的模式,扩大花椒种植面积,并套种黄精、百合中药材等,进一步提高土地收益;逐步建成集种植加工、科技研发、文旅休闲、健康养生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打造湖北省内花椒行业龙头企业。

航拍环境优美的七里坪镇张家湾村。新华网发
能人回乡创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七里坪镇党委书记阮元兵说,近年来,七里坪镇先后有200多名能人回乡发展,在多个生产行业都有建树。他们不但带回来了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带回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在带动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后,回乡能人已成为促进七里坪镇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连迅、李欢、毛红平)
来源:新华网